马家窑类型的彩绘陶器,在纹样装饰手法上不同于中原地区。这是马家窑彩陶在装饰上成功与进步的表现。马家窑彩陶图案层出不穷的丰富变化,充分显示出陶工们在图案设计方面的杰出成就。......
2023-11-29
第四节 齐家、辛店、火烧沟、寺洼、卡窑、沙井彩陶
一、齐家、辛店彩陶
齐家文化距今约4200—3900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在马家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进而向西推进,分布在东起泾渭上游、西至河西走廊以及青海东部的广大地区。陶器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类,制作有手制和轮制两种,以手制为主,轮制较少。纹饰有绳纹、篮纹、划纹、印纹、附加堆纹等。彩陶数量较少,彩绘以黑色为主,红色较少。彩纹有宽带纹、三角纹、网纹、菱形纹等,以斜线构成的菱形带状花纹和两边对称的方格纹为其特点,图案规整。齐家文化的陶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敛口高颈深腹罐为主体,器物表面饰以白色陶衣,腹部印篮纹,基本上不见双耳罐和陶鬲;另一种是以器形较大的小口双耳罐和盂类为主,陶鬲较多。罐有单耳、双耳、三耳,其中最具特征的器形为双大耳罐、侈口高颈深腹双耳罐、侈口鼓腹罐,制作相当优美,工艺十分精致。陶罐大都有发达的颈部和显著的棱角。彩陶多为罐类,口沿下有对称的双耳。
辛店彩陶在时间上晚于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承接的是齐家文化,属于中原已经进入青铜时代的一种文化。它是西北地区彩陶艺术衰退时期的制作。彩陶粗糙简单,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和橙黄陶为主,在陶土中一般掺入碎陶末或石英砂砾。陶器多为手制,表面磨光,器表一般涂以白色或紫红色的陶衣。典型器物主要为颈部或腹部有双耳的彩陶罐、瓮及肩部有双耳或双钮的鬲等。
辛店红陶鬲
辛店的纹饰有回涡纹、“兀”纹、动物纹、绳纹和附加堆纹。回涡纹在马厂是很普遍的纹饰,在甘肃永靖和东乡县唐汪川发现的辛店类型的陶罐和圈足盘,上面的回涡纹与安特生所搜集的马厂类型陶器完全相同。安志敏把这类彩陶归为“唐汪川文化”。但不管把它归在辛店类型或唐汪川类型,都是属于西北地区晚期的彩绘陶器。这一类型的纹饰是和马厂类型一脉相承的。此外,在辛店类型彩陶上有两类很别致的也是最能代表辛店类型彩陶纹饰的,一种是类似羊角的“兀”纹。这种纹饰装饰在平行竖直线的两旁时就像多足的爬虫似的;另一种是象形的动物纹饰,如人、羊、狗、鸟之类。在这类彩陶上还往往画上和“兀”纹有关而经过变形的曲折纹,如同蚯蚓似的,也有像“W”字装饰的。彩陶上绘有犬、羊、鹿等动物的象形纹饰,形象逼真生动,为甘肃彩陶纹饰中出现的新的形式。
从辛店类型的彩陶器形来看,它和上述西北地区其他的几种类型彩陶形制比较显得更为纤巧,制作和纹饰相反却愈变愈草率。羊、狗等象形纹饰,说明畜牧业是其主要经济生活。
辛店文化分为张家嘴类型和姬家川类型:张家嘴类型的陶器以平底器为主,三足器与圈足器次之,圜底器较少。典型器物为折腹盆、束腰杯、双大耳罐、豆、鬲等,其中耳端高出口沿的盆、豆与底部有三足的陶罐、饰有彩绘的陶鬲为独具风格的器形。花纹多用黑彩,主要纹饰有多线双勾纹、连续回纹、涡形纹、三角纹、太阳纹以及变体鱼纹等。姬家川类型以凹底器为主,圜底器与三足器次之,平底器较少,以双耳罐、单耳杯、折腹罐与双耳袋足鬲为典型器物。纹饰主要有粗线双勾纹、波折纹、锯齿纹、云雷纹、连勾纹和象形的犬形纹。在纹饰方面,姬家川绳纹占多数,素面较少,附加堆纹多作锯齿状,而张家咀却素面多,绳纹较少。在彩绘花纹方面也都别具风格。这两个类型,反映了辛店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出现的差异性。
彩陶豆
二、火烧沟、寺洼、卡窑、沙井彩陶
火烧沟彩陶在花纹装饰上承袭马厂类型风格,黑彩多而红彩少,一些陶器的形式又接近齐家文化的风格。火烧沟遗址又有早中晚期的地层关系,说明它曾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考古工作者依据火烧沟遗址文化自身的特点,将它命名为“火烧沟文化类型”。四耳带盖的彩陶和较多的粗陶罐是其特征。
寺洼彩陶全部用泥条盘筑法制成,主要以泥质陶和夹砂陶为主,其中夹砂陶最多。夹砂陶陶土内一般掺入大量粗砂和碎陶末,质地疏松粗糙,烧制火候不足,器表往往有不同颜色的斑点,颜色以橙黄色和红褐色居多,黑色和砖红色少见,灰色稀少,一般为素陶。器形主要有瓮、鼎、豆、鬲、盂、罐等,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为双耳马鞍式口罐。除以马鞍口形为特征外,还有平口罐,典型的寺洼文化多以罐、鼎、豆等为组合,并有陶铃、陶纺轮等。安国类型以口耳部均呈马鞍口为特征,以罐、鬲、豆、盂、杯等为组合,不见鼎器。少数陶器还用红色或黑白色彩绘,或刻有指甲纹、凹弦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器表不仅饰以“十”字形或“人”字形、“个”形纹,而且还刻画有众多的符号和字形,被学术界认为是汉字的前文字形态。
寺洼双耳马鞍式口罐(www.chuimin.cn)
卡窑文化是在齐家文化与寺洼文化之后,在甘肃省与青海省的交界地带发展起来的另一支文化,因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亦称之为卡约文化。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上游沿岸及其支流湟水流域,时间约为公元前900年—公元前600年。卡窑文化的陶器多为手制,以夹砂红陶与褐陶为主,一般在颈部及口沿内侧施加一层赭色陶衣。纹饰主要有划纹、附加堆纹与彩绘。彩绘纹饰主要为曲折纹、三角纹与变形回纹。以底部内凹成假圈足的双耳罐、双大耳罐、粗陶罐、四耳罐和瓮为典型陶器,器表腹部一般有一对环形耳。
沙井文化陶器多为手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一般多在上半部施一层红色陶衣,器表饰有绳纹、锥刺纹、弦纹和彩绘等。彩绘纹饰主要有连续三角纹、窄长三角纹、菱格纹、波折纹与鸟纹等,其中鸟纹多以一组组一排排地绘在同一条彩色宽带上,所有鸟头方向一致,姿态生动栩栩如生。器形主要为平底器与圜底器,也有一些三足器。以单耳筒状杯、单耳圜底罐、双耳平底罐和双耳圜底罐为典型器形。
沙井文化之后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化表征——陶器已逐渐地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此后不仅彩陶数量减少,陶器在甘肃境内也逐渐地衰落。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陶器不久以后便逐渐隐失在了历史岁月的漫漫长河之中,从而意味着陶器时代的结束。
三、甘肃彩陶的文化意蕴
原始社会的文化艺术创造,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设计烧制上。甘肃的彩陶艺术,以其丰富精美和绚丽多彩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对美好生活的珍爱。彩陶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尤其反映了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崇尚、愿望和韵律、节奏感。甘肃彩陶中的一些图案,是生产活动直接而生动的写照。
甘肃彩陶的图案花纹,由于各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进程不同各具特征。甘肃半坡、庙底沟、石岭下类型的彩陶纹样,基本上是取自于自然界的写实图案,其中以植物纹样为主,有各种叶纹、花瓣纹等;动物纹样也占一定比重,有鸟、鱼、蛙等;此外还有水波纹、网纹等。在甘肃的庙底沟、石岭下类型彩陶图案中,还出现了人面鲵鱼纹,这已是一种人格化的神灵。这些题材和纹饰正是当时人们从事农业及渔猎生产活动的反映。马家窑早期仍有不少自然写实的图案,以植物纹为主,动物纹仅存少量,而且多被神化了。有些是人面鱼身等被人格化的神灵,有些则是不同动物的某些部分的混合,如无头或二足的蛙状纹、双头六足的兽纹、不对称多足爬虫纹等。这类图案的增多说明,随着农业的发达和父系社会的形成,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得到加强,作为氏族神的图腾崇拜已经衰落,祖先崇拜已经出现。但发展到晚期大多逐渐抽象化,变成了各种几何形图案。半山、马厂的彩陶花纹就是以几何图案为主,有少量的叶纹、谷纹、荚实纹、花纹、树纹等植物形纹样,动物纹样则非常少见,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活。这时期还出现一种作播种状的人格化了的神灵,这种纹样从半山发展到马厂,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长期演变过程。在早期是一人叉腿直立,双手举伸做撒种状,发展到马厂中期头部消失而肢节增多,但有的仍做撒种状,到马厂晚期纹样已变形仅残留爪指的三角折线纹。这种做撒种状神人的纹样和变体纹样,是农业相对发达的结果和反映。这种类似农神、谷神的神灵,大约要到父系社会才出现,这也和半山、马厂的社会发展情况相吻合。
甘肃彩陶的图案造型在不同时期是由当时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审美感决定的。马家窑类型以前的甘肃彩陶花纹主要是以弧线造型。这是人们从农业有关的植物形状和摆动摇曳中与渔猎有关的动物的奔跃、飞翔、回泳的各种姿态以及水的流转涡旋中,经常与反复地获得对弧线的审美感。马厂中期以后是以直线为主来造型的。这种直线感的加强也是和生产条件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因为这时人们已经在使用简单的铜刀。铜工具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在大量增多力求精确的切割划分等生产劳动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整齐严正的直线感。人们带着兴奋而喜悦的心情,把这种审美感反映到彩陶花纹的造型中去。
马家窑类型呈现的是浓厚的水乡气息,半山和马厂是高度发展了的编织纹样,辛店所反映的是畜牧部落的生活情景。不仅如此,在表现手法方面也有它的特殊之点,马家窑图案偏重于自由的放射性的单独模样,半山是以严整的二方连续组织为主,马厂是接近半山的纹式而变得开放粗壮,辛店是好用左右对称的便化装饰和实物写生。同时,这四种不同类型的西北彩陶,也都包含有动物、植物、编织、几何纹等方面的纹样属性,但所占的比重不像中原地区的半坡和庙底沟类型那样有所偏重,但装饰手法各类型却很有自己的特色。
甘肃彩陶艺术发展过程是系统而完整的,一些主要花纹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具有深刻的含意。甘肃彩陶中常见的旋纹和锯齿纹就经过了2000余年的复杂演变过程。半坡彩陶纹样中,在人面纹两侧的相向着而带有齿状鳍的写实的鱼纹,经过庙底沟和石岭下类型长期的提炼、概括、变形,成为一对斜向而共用着一个头的图案化了的鱼纹,鱼鳍也变为大锯齿纹。这种纹样到马家窑时期共用的鱼头变为旋心,斜对的鱼身简化为旋线形成旋纹,锯齿纹也逐渐成为单独的纹样。半山旋纹和锯齿纹发展成熟,成为抽象的几何纹样,马厂旋纹演变为四大圈纹,锯齿纹也逐渐衰退消失。
总之,甘肃仰韶文化的彩陶经历了2000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结束进入以素陶为主的龙山文化时,而在甘青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仰韶文化仍在继续发展,并给甘青地区以后出现的各类型文化的彩陶以深远的影响。甘肃彩陶文化在空间上遍布于陇原大地的各个角落,时间上从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了约26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整个彩陶文化萌芽、中兴、鼎盛和衰落的全过程,从东向西在陇原大地得到了完整的演示和发展。
【注释】
有关甘肃历史文化的文章
马家窑类型的彩绘陶器,在纹样装饰手法上不同于中原地区。这是马家窑彩陶在装饰上成功与进步的表现。马家窑彩陶图案层出不穷的丰富变化,充分显示出陶工们在图案设计方面的杰出成就。......
2023-11-29
寺儿湾石窟又称红罗寺,位于靖远县城西南北湾乡离城约20公里的红罗山口。法泉寺石窟位于靖远县东湾乡杨梢沟口,四周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据有关文献记载,石窟创建于北魏。炳灵寺石窟卧佛陇中地区石窟群中最著名的是地处丝绸古道上的炳灵寺石窟。......
2023-11-29
三、马蹄寺石窟马蹄寺石窟位于今张掖地区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境内的临松山下的薤谷一带,马蹄寺石窟群最早的名称为“薤谷石窟”,是以其所在地的名称而命名的。......
2023-11-29
第一节甘肃石窟寺的结构与内容一、石窟寺佛教亦称“象教”,它既有深奥的教义,也有具体生动的形象,并且非常注重和善于将那些抽象的教义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人们习惯把这种石窟称之为石窟寺。......
2023-11-29
作为小沙街道王家村宗族祠堂,探究其来源,在舟山发展史上却有其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王国祚认为翁洲兴废关系到海疆安全,海疆弃守则海盗骚扰沿海,内地的盗贼亦易流窜海上。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期间,村民们在村对面、马岙至小沙公路北侧的外桩墩挖坟时无意中发现。槐花井在紫微侯家,有老槐树;潭陈井在小沙潭陈村,有老香樟树,故民间有“南有槐花井,北有潭陈井”之称。井是潭的组成部分,或潭井相通。......
2023-10-15
PJ2-001沟(井)开挖质量要求1.1 沟(井)开挖1.1.1 沟体挖出的土方应及时外运,不得随意堆放。基坑(槽)和沟(井)不加支撑开挖的允许深度如表6-1所示。质量要求1.6 非开挖电缆管道1.6.1 入钻点和出钻点的选取:根据设计要求,入钻点宜设在行人车辆稀少且有足够空间摆放设备处,出钻点则宜设置在能够摆放管材、方便拖管的另一端。......
2023-06-29
后经秦穆公、献公的向西开拓,至秦昭王二十八年置陇西郡,三十五年又置北地郡,这是甘肃郡一级最早的行政建制。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划全国为36郡,后增为40郡,甘肃黄河以东地区仍沿用北地、陇西二郡行政建制。蜀汉在甘肃境内辖有武都郡、阴平郡,二郡辖区大部在今陇南地区。甘肃全境属秦凤、永兴、利州3路管辖。分置以后的甘肃省辖8府6直......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