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与甘肃历史文化

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与甘肃历史文化

【摘要】:彩陶逐渐减少,而白色和朱红色的彩绘陶器开始出现,以变体蛙纹、二方连续旋纹为主,形成了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

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与甘肃历史文化

第二节 大地湾彩陶

经过约1800年的发展,到了距今约6000—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代表这一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主要是“仰韶文化”,它是承袭“老官台文化”发展而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地湾遗址正处于这一阶段,它的彩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彩陶之一。陶器种类多,形制各异,有圜底盆、小口瓶、直口钵、三足钵、三足罐、尖底瓶、条形盘、深腹罐等首次发现的仰韶文化器形,还有大量的彩陶制品,绘画图案多,呈棕色或紫褐色。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存有早、中、晚之分。

早期属半坡类型,出土的陶器皆为手制,火候较低,以彩陶为多,质地以细泥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直口钵、叠唇盆、葫芦瓶和侈口垂腹罐为典型器形。纹饰以绳纹为主,少量为弦纹和剔刺纹,彩陶纹饰主要为宽带纹、鱼纹和直边三角纹。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www.chuimin.cn)

中期以敛口钵、卷沿盆、双唇口和葫芦口的尖底瓶为主要器形。纹饰仍然以绳纹为主。这一时期彩陶特别发达,器身上绘有变体鱼纹、鸟纹、钩叶纹等,其中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最具代表性。器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质地为细泥红陶,器形两头小、中间大,器腹上部饰以浅淡的红彩,腹部饰以黑彩的三层斜线与弧线三角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器口为一圆雕的人头像,头像的造型细致生动,头发发式刻画细腻,前额覆垂着整齐的短发,头部的左右和后部头发较长。眼睛和鼻子透雕成孔,因而显得目光深邃,鼻翼鼓鼓有生气。嘴唇微张,神情生动。两耳皆有一垂系饰物的小耳孔。在制作工艺上,头像运用了不同的雕塑方法,头发和嘴部雕刻而成,鼻子、额部和脸部为塑成。在头像器官部位的布置上,五官安排均匀恰当,整体布局和谐完满,并且头像的体、面的区分和转折关系明显,因此头像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都使人感到自然和谐。

晚期陶器中红陶大为减少,新出现了夹砂灰陶,器形大为增加,其中的敛口罐和尊形器为独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器形。这一时期盛行的是绳纹和附加堆纹。彩陶逐渐减少,而白色和朱红色的彩绘陶器开始出现,以变体蛙纹、二方连续旋纹为主,形成了大地湾遗址彩陶的特点。

在陶器中还有二件全国罕见的彩陶器,一是圜底鱼纹彩陶盆,制作正规,图案精美,笔法流畅;二是四虎护鱼纹壶,腹部一侧绘二虎凝目对峙,另一侧绘二虎仔相互跃起嬉闹,生动有趣,动态感强。这不仅是陶器中的精品,而且是优美的绘画艺术品,作为虎画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