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曲女城里的戒日王公元7世纪初,印度大地四分五裂,散布着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其中,在今天德里北面的恒河边,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羯若鞠国,首都曲女城。在这危急时刻,戒日王的哥哥曷罗伐弹那继承王位,率兵进攻曲女城,戒日王留守国内。哥哥遇害了,戒日王继承王位。凭着强大的军队,戒日王收复了曲女城,救出了他的姐姐,并与他的姐姐联合统治穆克里王国。这是玄奘的胜利,也是戒日王的胜利。......
2023-11-29
19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是一种用皮肤颜色决定社会地位的高低、划分社会等级的制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制度呢?原来,公元前2000年左右,有一支中亚的游牧民族南下,进入印度河中游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这些征服者皮肤较白,自称“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因为是白人,有天生的种族优越感,于是他们将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视为劣等民族,不断地对他们进行奴役;再加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
按照种姓制度,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阶层。它掌握神权,主管宗教祭祀,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武士。包括各级官吏和军队首领,把持着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舍是平民。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向神庙进贡,供养第一、二等级。他们虽然地位低下些,却还是自由民。
首陀罗是奴隶。他们大多数都是达罗毗荼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儿,原本是这块土地的主人,雅利安人入侵后,就被打入社会最底层,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只能低着脑袋干最低贱的工作,当仆人、抬死人、掏粪、养猪、当刽子手、掘墓人,永远抬不起头。
各个种姓之间等级森严,界限分明,职业世袭。各种姓之间绝对不能通婚。如果不同种姓的男女通婚,他们和他们所生的子女被称为贱民,也叫做“不可接触者”,连挨一下也不行。贱民在四个等级之外,地位最低,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为了维护这种不合理的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一部《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
《摩奴法典》规定,高种姓的人可以随意打骂低种姓的人,低种姓的人绝对不能还口,也不能还手。
低种姓的人,特别是首陀罗不小心碰了一下高种姓的人,什么部位碰了,就要砍掉什么部位。(www.chuimin.cn)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帕那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只罚款12帕那。高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在这部法典里,对不同种姓阶层的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规定,一点也不能乱套。不同种姓阶层的人,不能住在一个房子里,不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不能坐在一排看戏,不能进同一个寺庙和学校,甚至不能喝同一口井里的水。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被开除出种姓的人也称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在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种姓的人及时躲避。婆罗门如果接触了贱民,则认为是一件非常倒霉的事,回去之后要举行净身仪式。
【知识点】
种姓制度
印度低种姓人民的生活状况
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一级的种姓是婆罗门。婆罗门编造说:以手生出刹帝利,以腿生出吠舍,以脚生出首陀罗。这就给种姓制度罩上了神圣的色彩。
这个种姓制度太不公平,太不人道了。它造成了劳动人民之间的隔阂和对立,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彻底推翻。可这就是当时印度社会的残酷现实。在黑暗落后的奴隶制社会里,有什么公平可言呢!
【历史小讲坛】
《摩奴法典》
《摩奴法典》是古代印度法典,内容驳杂,大约编成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一说为公元后的头几个世纪)。传至今日的《摩奴法典》共12章,2684条。第1章讲述创世纪的神话;第2~6 章论述婆罗门教徒的行为规范;第7~9 章主要包括民法、刑法、婚姻制度、继承法;第10章是关于种姓的法律;第11章是赎罪法;第12章包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之说。其中,纯粹法律的篇幅约占全书的1/4,表现了婆罗门教为了维护高级种姓制度的利益和特权的愿望。这部法典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研究古代印度历史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其影响远及缅甸、泰国、爪哇和巴厘等地。
有关你该知道的世界历史. 古代的文章
55曲女城里的戒日王公元7世纪初,印度大地四分五裂,散布着大大小小许多国家,其中,在今天德里北面的恒河边,有一个很有名气的羯若鞠国,首都曲女城。在这危急时刻,戒日王的哥哥曷罗伐弹那继承王位,率兵进攻曲女城,戒日王留守国内。哥哥遇害了,戒日王继承王位。凭着强大的军队,戒日王收复了曲女城,救出了他的姐姐,并与他的姐姐联合统治穆克里王国。这是玄奘的胜利,也是戒日王的胜利。......
2023-11-29
57印度的阿克巴大帝康熙是中国清王朝第三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的、为数不多的封建政治家。阿克巴掌权后,第一件大事就是统一印度。为了表示他尊重印度教教徒的信仰,阿克巴同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国公主结了婚,并娶了30个来自不同教派的女子为后妃。阿克巴的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宽容大度的作风,使不同教派和平相处,大大缓和了民族和宗教矛盾。史学家称赞他为“阿克巴大帝”、“伊斯兰东方最贤明、正义的伟大君主”。......
2023-11-29
42西罗马帝国的丧钟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原先那个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的罗马帝国不复存在,昔日的繁华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了。帝国分裂后,西罗马帝国民怨沸腾,奴隶起义风起云涌,最著名的是高卢人掀起的“巴高达”运动。继西哥特人之后,匈奴人于452年侵入意大利,给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476年,帝国军队最高统帅日耳曼人奥多亚克举兵反叛,推翻了只有6岁的西罗马末代皇帝罗慕卢斯。......
2023-11-29
36恺撒大帝地中海的强盗们高兴极了,因为这次他们钓了一条“大鱼”。在西方,他的影响及声望几乎仅次于上帝,而在全球,有不相信上帝的人,但没有怀疑恺撒大帝的力量和其征服的姿态的人。恺撒进入罗马,成为罗马的“独裁者”,随后又得到统治整个意大利半岛的权力。公元前44年,恺撒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这部以恺撒命名的历法就是现在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的前身。......
2023-11-29
25民主的雅典与尚武的斯巴达古希腊是由很多城邦组成的。雅典和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可它们却完全不一样。投票结束后,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进行统计。如果某个人的票数超过了规定的大多数,他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按照雅典城邦的规定,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男性公民参加,每9天在雅典城广场上召开。......
2023-11-29
6犹太圣贤大卫和所罗门公元前2000年初,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在族长亚伯拉罕的率领下,渡过两河流域来到了迦南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扫罗死后,希伯来长老们经过商议,推举犹太人的首领大卫为国王。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所罗门深深明白,在这个三大洲交接的地方,有好处,也有隐患。所罗门在犹太人的历史上以富有著称。所罗门实行一种课税制度。......
2023-11-29
56印度的莫卧儿王朝蒙古和印度原本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国家,可在16世纪的时候,蒙古人却入侵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起强大的帝国。1526年,印度德里苏丹国的洛迪王朝一片混乱。1562年,被莫卧儿王朝所取代。1369年,他杀死西察合台的苏丹,宣称自己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建立了帖木尔王朝。他写的回忆录《巴卑尔纳玛》是研究15~16世纪中亚史和印度史的第一手资料。莫卧儿帝国国王沙贾汗为他死去的皇妃修建的陵墓。......
2023-11-29
30“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公元前400多年,在意大利南部塔林敦海湾岸边的高地上,一座新的坟墓面向着大海。成年后的希罗多德随叔叔等人积极参与推翻篡位者的斗争。斗争遭到镇压,他的叔叔被杀,希罗多德被放逐。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希罗多德就于公元前425年离开了人间。希罗多德歌颂希腊的爱国热情,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但并没有对波斯一概否定。希罗多德比较重视古代东方的文明和它对希腊的影响。......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