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索尔薇格以及她所居住的茅屋,是圣洁的象征,是任何的山妖与邪恶的东西所不能侵犯的,这恰恰是培尔为自己留下的人生的最后归宿。“索尔薇格的茅屋”,正是纯净而善良的宗教力量的象征。......
2023-11-29
如果说“尖顶塔楼”是索尔尼斯世界的中轴线,是其人生在没有获得幸福的情况下,内心对于上帝态度的离与合,与其现实的生活有关联,也与其对待宗教的态度相链接,那么,“空中楼阁”则是比“尖顶塔楼”更为虚无的一重境界,与其理想与信念相联系,是他人到中年后对于青春与幸福的极力追寻,是其内在灵魂中最为核心的元素。
毫无疑问,“空中楼阁”是与希尔达分不开的。1893年2月13日,易卜生在克里斯蒂阿尼亚致奥古斯特·林德伯格信中,认为希尔达是一个绝对真实可信而且必要的人物:“在我剧本(指《建筑大师》)中,希尔达在所有方面都是绝对正确的,而且对于这个作品具有本质上的重要性。”[37]不可否认,希尔达在索尔尼斯的生命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她引导索尔尼斯去找回青春的梦想,并诱导他去建造人间所没有的“空中楼阁”,最后成为他从塔楼顶上摔下来死亡的主要原因。十年之后,当希尔达再次找到索尔尼斯,向他索要“桌面上的王国”[38]的时候,索尔尼斯问希尔达,她想象中的城堡到底是什么样子?
希尔达:(慢慢地)我的城堡必须盖在高地上——一片极高的地方——四面都没有遮拦——可以使我望见周围很远的地区!
索尔尼斯:不用说,一定得有一座高塔楼喽!
希尔达:一座极高的塔楼。塔楼顶上还得有个阳台!我站在阳台上——
索尔尼斯:(不由自主地抓抓前额)你怎么偏喜欢站在那么个叫人头晕的高处?
希尔达:我站在上面,瞧底下的人——瞧那些盖教堂和给父母儿女盖住宅的人。你也不妨上来瞧瞧。(《建筑师》,82)
接下来,索尔尼斯又问:
索尔尼斯:你说咱们一同去盖世上最可爱的东西,那究竟是什么?
希尔达:(沉默片刻,然后带着难以形容的眼神)空中楼阁。
索尔尼斯:空中楼阁?(《建筑师》,82)
接着,希尔达对“空中楼阁”做进一步的阐释:(www.chuimin.cn)
希尔达:(愤然起立,做一个嫌恶的手势)噢,当然是喽!空中楼阁——是极容易藏身的地方。并且也容易盖——(用嘲笑的目光瞧他)——尤其是良心有毛病的建筑师盖空中楼阁最省事。
索尔尼斯:(起身)从今以后,咱们俩一同盖房子吧,希尔达。
希尔达:(半信半疑地一笑)盖一个真的空中楼阁?
索尔尼斯:是。底下有个结实的基础。(《建筑师》,83)
三段对话有着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段对话,希尔达所指的“城堡”是一幢真实存在的建筑,也许是与尖顶塔楼的教堂相类似的建筑,同样处于一个极高的地理位置,是一般人所不能达到的地方,城堡的四周视野非常开阔,目光能够望向很远的地方;更为重要的是,城堡上面有一座极高的塔楼,塔楼顶上还有一块阳台空地,从上面可以俯瞰人间众生。天上与地下的空间彼此相接,而形成一重辽阔而远大的空间,站在其上可以达致一种实在而高远的境界。第二段对话,希尔达所说的“空中楼阁”,也许并不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去处,是对真实“城堡”的进一步阐释,也许在“城堡”之上能够俯视芸芸众生,能够获得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满足,能够与自己的上帝接近并进行对话,然而“城堡”能够遮蔽一时自然世界的风雨,但精神之上的风雨如何能够荫蔽?第三段对话,希尔达对此作了进一步阐述,“空中楼阁”是比“城堡”更容易藏身的地方,也是一座更容易盖的居所,而且认为“良心有毛病的建筑师盖空中楼阁最省事”,“空中楼阁”实际上是与人的精神相关。为什么良心有毛病的建筑师更容易修建这座阁楼?因为每个人的心中本就有一座“楼阁”,只是有的“楼阁”保存完好不需要修建,而有的“楼阁”却千疮百孔需要反复修缮,索尔尼斯就是属于后者;于此,“空中楼阁”实际上指向虚无而漂渺的思想境界,是人的精神所要达到的高远与完好的境界。
“空中楼阁”是索尔尼斯内在灵魂的核心元素。如果说站在“尖顶塔楼”上,索尔尼斯能够自由地与上帝对话,那么,“空中楼阁”的存在,则是其内心不安灵魂的栖居之处,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对自我心理的一种安慰。故事结束之时,希尔达在了解索尔尼斯有严重的眩晕症之后,仍然坚持要他爬向尖顶塔楼的最高处:“让我看你自由而伟大地站在高处!”(92)她有两种意愿:一是想满足自己再次看见索尔尼斯一如十年前那样,风光无限站在最高处的愿望;二是她希望引导索尔尼斯走向一条更为高远而空灵的境界,以此来平复他时刻处于不安之中的内在灵魂。听到这样的鼓励,索尔尼斯静静地凝神注视着她:
索尔尼斯:希尔达,如果我上得去的话,我要站在高处,像上次一样跟他说话。
希尔达:(越来越兴奋)你想对他说什么?
索尔尼斯:我要对他说:听我告诉你,伟大的上帝,你喜欢怎么裁判我,就怎么裁判我。然而从今以后,别的东西我都不盖了,我只盖世上最可爱的东西——(《建筑师》,92)
此时索尔尼斯已经下定决心走向“尖顶塔楼”,并且要像从前一样站在最高处与上帝说话,向他忏悔自己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在索尔尼斯的生命里,希尔达实际扮演的是一个年轻上帝的角色,索尔尼斯自从见到她之后,他情愿将所有的人生创伤袒露给她看,并在她面前不停地忏悔,同时通过她的引导试图走出人生的困惑。此时,他人生的这块土地上已是一片荒芜,有意识或无意识之间他做过很多错事。现实的“城堡”是可以修砌的,教堂塔楼也是可以建造的,然而“空中楼阁”却是人工所不能建造的;“空中楼阁”之路,正是希尔达引导他走向的一条道路,也是能够拯救其痛苦与罪恶灵魂最后的选择,唯有以自己的性命作为代价,才能够真正的向上帝赎罪,才能够找回曾经失去的青春梦想。剧中结尾,希尔达用欢呼鼓掌的方式,对他进行赞赏与鼓励:“啊,索尔尼斯先生!我的可爱的、十分可爱的城堡!咱们的空中楼阁!”(93)从现实的“城堡”走向虚幻的“空中楼阁”,即从“尖顶塔楼”走向“空中楼阁”,建筑师走上了一条精神的赎罪之路,也是一条朝圣的不归之路。
有关易卜生戏剧地理空间研究的文章
由此可见,索尔薇格以及她所居住的茅屋,是圣洁的象征,是任何的山妖与邪恶的东西所不能侵犯的,这恰恰是培尔为自己留下的人生的最后归宿。“索尔薇格的茅屋”,正是纯净而善良的宗教力量的象征。......
2023-11-29
因此,易卜生戏剧中的五重地理空间,最终形成一幅立体球状的艺术图式,即“五重地理空间示意图”。易卜生及其戏剧中存在着丰富的北欧与世界自然地理因子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因而建构了多种形态的地理空间,与剧作家本人也有着密切联系。......
2023-11-29
于此,易卜生不仅是站在挪威的角度来进行创作的,而且也是站在北欧的立场上来进行思考的,更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来观察的,并以此为基础来观察人类、剖析人类;因此,可以说易卜生是一位以全球为视野的、具有博大胸怀的诗人及剧作家,其剧作往往超越了自身的局限,超越了地域的界限,超越了民族的界限。......
2023-11-29
《布朗德》产生于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1865年1月,易卜生在访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时,突然想起过去写的“史诗”,因而,将五首诗与此高大雄伟的建筑、虔诚肃穆的教民联系起来,那时就计划将“史诗”改编成为诗剧,从而建造一座精神上的大教堂。虽然易卜生认为此剧的产生与宗教没有任何关联,但其剧中描绘的多重形式的教堂,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宗教意义,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2023-11-29
此幅示意图的生成,是其他四重地理空间建构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一方面是易卜生人生体悟的外在展现,剧作家在“南方”与“北方”地理的不停辗转中,其心绪始终无法保持平静与安宁;另一方面是两种不同人生观念的反映,在其内心不停地斗争,剧中人物往往也有激烈情绪之下的不得已。......
2023-11-29
于此,易卜生的剧作中存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挪威、北欧与世界地理空间的环环相扣组合而成三维一体的地理空间,从而形成“‘挪威·北欧·世界’三维一体示意图”,如图3.9所示。此处所说的“三维一体”,即指易卜生的剧作中,“挪威”、“北欧”、“世界”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维度,最终组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023-11-29
(一)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一,研究思路的突破。本书首次集中深入地探讨易卜生25部戏剧中建构的地理空间问题,扩展了其戏剧研究的范围与思路;以其诗歌、书信等作为参照,以中外所有与其相关的研究资料作为参考,从广度与深度方面力求对前人的研究有所超越。......
2023-11-29
值得指出的是,易卜生剧作里并非所有与地理相关的地理物象都是地理意象,有的只是客观存在的地理景观;然而,地理景观与地理意象共同构成地理空间,因此,地理意象与地理景观都是地理空间构成的基本元素与物质基础。......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