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易卜生戏剧《建筑师》中的尖顶塔楼角色分析

易卜生戏剧《建筑师》中的尖顶塔楼角色分析

【摘要】:三幕剧《建筑师》是一部相当杰出的作品,“是易卜生在国外生活了二十七年,重返挪威定居奥斯陆后写作的第一个剧本”。具体而言,剧中形成了以“尖顶塔楼”为轴线的宗教地理空间。其余的附属性建筑,将被附着性地分布在轴线之上或轴线的两侧。而“空中楼阁”是与“尖顶塔楼”相对应的,是教堂空间中所蕴含的灵魂;同时,他一次又一次执意朝向“尖顶塔楼”最高处爬上去,此过程中出现的“梯子”意象,成为建筑师朝圣之路的一种象征。

三幕剧《建筑师》是一部相当杰出的作品,“是易卜生在国外生活了二十七年,重返挪威定居奥斯陆后写作的第一个剧本”。[27]1892年12月27日,易卜生在致勃兰兑斯信中,要求人们正确解释与阐明此剧中的人物形象,“即是要把他们的特性作为现实的人加以强调”。[28]挪威学者比约恩·海默尔认为:“此类饰有尖顶塔楼的住宅是19世纪90年代建筑学的一个特征,在当时克里斯钦尼亚的每个上层阶级住宅区都可以见得到。(该剧发生在首都,这已经由苏尔纳斯询问希尔达是不是到这个城市来念书的问题所挑明。)因此这位营造商想要盖造带有尖顶塔楼的住宅的愿望,其出发点既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非现实主义’,也并无特别的‘象征主义’。”[29]也有学者认为:“当此剧初次问世的时候,有许多人按照隐喻或象征来解释它的含意,而且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不过,艾德瓦·勃朗德斯驳斥了一切象征的解释,并且极力强调剧中的人物,‘都有真实人物的性质’,易卜生因此而感谢他。这并不表示,易卜生想要把他们限制在一个狭义的写实主义范围以内。事实上正好相反,他认为灵魂的复杂与非理性生命,也是真实的部分。”[30]笔者认为剧中所执意表现“灵魂的复杂与非理性生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其中出现的“教堂”、“尖顶”、“塔楼”、“风标”,甚至与“住宅”相关的众多地理意象及地理空间,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并且具有某种象征意蕴以及浓厚的宗教内涵,同时指向的是索尔尼斯复杂而“有毛病”的“良心”(83)。具体而言,剧中形成了以“尖顶塔楼”为轴线的宗教地理空间。何谓“轴线”?《建筑大辞典》中有详细解释:“轴线与中心相并列,是最基本的形态秩序之一。可以发现,轴线适用于各种各样的阶段之中。如一般地被称为巴西利卡式的教堂形式,大空间由于轴所具有的方向性与运动的效果而被统一;又如丹下健三的东京规划,城市尺度的造型被道路所形成的轴线所统辖等。因人在轴线上是否可以移动,其实际效果大不相同。”[31]于此,“轴线”应与“中轴线”、“中心线”相对应,是一条可以把平面或立体分成对称部分的直线。正如学者所说的那样:

在建筑的空间组合中,轴线可以由一条街道,一系列的门殿厅堂,一座或数座牌楼或凯旋门所组成。轴线一经形成,一个制约力场条件的骨骼也就形成了。其余的附属性建筑,将被附着性地分布在轴线之上或轴线的两侧。然而,这一轴线骨骼的形成,则取决于某种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民俗的,习惯的以及地理的,气候的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诸多的因素也就造成了建筑空间形式的多样性与复杂性。[32](www.chuimin.cn)

可见,一座建筑物,轴线是处于其中心的位置,是其构成的基础,是与支撑的梁与柱相对应的一道直线。“尖顶塔楼”对于一座教堂或一幢住宅相当重要,对于索尔尼斯更是具有重要的象征内涵,是其现实世界与内在世界的中轴线,其建筑生涯的开始是以此作为基础,建筑生命的辉煌是以此作为中心,自身性命的结束是以此作为原由,标志着其人生的方向与灵魂的归宿。而“空中楼阁”是与“尖顶塔楼”相对应的,是教堂空间中所蕴含的灵魂;同时,他一次又一次执意朝向“尖顶塔楼”最高处爬上去,此过程中出现的“梯子”意象,成为建筑师朝圣之路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