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填的他们每天使用App的时长大概是3小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最常用的5个App是:UC浏览器、新浪微博、微信、iReader和QQ。学生最常使用的移动设备中App的安装数量为16个。有24%的学生花钱购买过App,他们平均每月在App上的花费为17元左右,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90后大学生最常用的5个推荐App的网站是安卓市场、App Store、百度、腾讯、UC。有62%的学生表示会向亲友推荐自己正在使用的App。......
2023-10-02
相关知识点:需求层次理论、购买决策、市场调查、“90后”消费者
大学新生,尤其是非高校所在地本地的大学新生来到一个新的城市,闲来无聊时必定要去逛街购物。一些大学生能购买到性价比较高的商品,而另外一些大学生则随机进行盲目的消费。
1.第一个问题
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为什么要逛街?其实,来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总是要了解基本的生活环境,而商业配套设施及环境必然是与大学生的生活无法分割的。无论是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还是社会性需求,逛街都成为购买和消费行为的主要初级形式之一。不仅因为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和信息的获取,在“货比三家”之后才会有购买决策,还因为大多数消费者70%的购买决策是在消费现场做出的。
2.第二个问题
在获取“逛街”信息的过程中,大学新生,尤其是女生往往会了解的信息有:
(1)商业中心在哪里?批发市场在哪里?高档百货店在哪里?平价集贸市场又在哪里?
(2)来回可乘坐的最便利交通工具和路线。而且,这些大学女生一般会在军训期间先把学校门口的小商业街逛个遍,确认哪些东西确实要到市区去购买。这几乎是在做一个“非典型性”的市场调研,其运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询问法、试销法等,获取到她们需要的“逛街”信息。
3.第三个问题
如果需要购买大件商品或是当地的特色商品,学生们也会寻求本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或是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本地特色商品?或是询问哪个档次的特色产品一般多少钱?或是询问如何挑选质量合格的特色商品?
4.第四个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前就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掌握了“逛街攻略”“学习攻略”“吃货攻略”等,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这些学生只需“按图索骥”即可获得逛街消费行为的最大化满足。(www.chuimin.cn)
5.第五个问题
有人可能会以为“90后”的大学生肯定都是去品牌店购物,但以赣东北某高校的大学生为例,他们不仅会去逛购物中心,更会去浙江商城这样的批发市场。
有人可能会以为“90后”的大学生只逛商业中心,其实他们也会逛校区周边的夜市,淘心仪的小商品。
6.第六个问题
大学生在学校所在的市区逛街主要购买什么?通过对赣东北某高校的调查,一般大学生在校园周边逛街主要是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吃的需求;而到市区逛街则主要是其他需求的满足。
7.第七个问题
“90后”大学生的网购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尤以购买在本地购买不到的商品为主。
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来自于大城市,对于小城市的消费环境和商品不满意,导致其几乎不在学校所在地购买服装等商品。与之对应的一些来自落后地区的学生也会因为诸多原因而几乎不到学校所在城市的市区逛街购物。
所以,“90后”消费者虽然有共同的一些特点,但由于其他因素的不同,他们是可以被细分为不同的子市场的。
理论知识点补充:
大学生消费者在逛街消费的过程中,其购买决策,不仅只有其个人参与,还包括其他角色和人员。一般而言,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包括发起者、影响者、决定者、购买者、使用者。以女大学生A逛街买衣服为例,买衣服这一消费行为的提议人也许并非A本人,而是由另外一个女大学生B课间闲聊偶然提起的。于是几个女大学生便在课后一起去市区逛街。当A在一服装店试穿一件衣服之后,这几个陪同其逛街的女同学均是其购物的影响者,几个女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件衣服好与不好?穿在A身上是否好看?是否显身材、显皮肤?是否能与A的其他服饰相搭配?……最后A也不知道是否购买?于是就向随行同学中穿衣打扮最权威的女生C征求意见,所以这件衣服购买的决策者并非A,也不是B,而是C。在此过程中女大学生A只是购买者和使用者。而若将服装换成餐巾纸这样的快速流通品,则女大学生A无须询问任何人,也无须征求任何人的意见,自行提出、决策、购买和使用。所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际消费过程,多个购买决策参与者的角色同时存在,但并非由五个不同的个人承担五个不同的角色。
有关大学校园市场营销若干问题研究的文章
调研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自填的他们每天使用App的时长大概是3小时。调查结果显示,90后最常用的5个App是:UC浏览器、新浪微博、微信、iReader和QQ。学生最常使用的移动设备中App的安装数量为16个。有24%的学生花钱购买过App,他们平均每月在App上的花费为17元左右,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90后大学生最常用的5个推荐App的网站是安卓市场、App Store、百度、腾讯、UC。有62%的学生表示会向亲友推荐自己正在使用的App。......
2023-10-02
表11-5 媒体接触行为对比媒体信任度:对于手机上网迷来说,信任互联网、电视、报纸的比例高于非手机上网迷,其中对于报纸的信任人数高出4.5%,而电影、广播、杂志则相反,信任此三类媒体的手机上网迷少于非手机上网迷,对于电影的信任人数低了3.8%。......
2023-10-02
从上面的数据中能够发现,90后比较喜欢通过电脑上网看电影,而他们一般都在宿舍上网,因此大多数90后会在宿舍看电影。上文提到,90后看电影可能是独自娱乐或者是同他人一起获取娱乐,90后去电影院看电影,大多数时候并不是独自一人,所选择的影片需要达成共识,而在宿舍中,大多数是90后独自一人观看,他们更加喜欢独自一人安静地享受电影。......
2023-10-02
最欣赏的异性和最期望的自我。但是现在女孩的自我意识和对自我的要求正在加强。就是两个强大的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追求。我最讨厌大男子主义的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章子怡的性格、个性,还有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一直打拼出来的态度,吃得了苦。不知你看过前一阵网上流传的汤唯在纽约的生活了没有。我觉得我的性格有些遗传我妈妈,该是自己的,就要努力争取。......
2023-10-02
90后是很重视个性化的群体,音乐电台能够帮助他们省下不少挑选音乐的时间,这也成为90后喜欢音乐电台的重要原因。而90后大多都是微博、人人网和QQ空间的用户,他们频繁地使用一个或者多个社交网络,而这些社交网络的音乐电台也就变得很受欢迎。90后比年长的群体更加偏好移动互联网,因此使用这些App来收听音乐电台也成为了一些人的习惯。......
2023-10-02
图10-13 分享视频的频率分享视频是视频实现传播的一大动力,而在社交网络中分享视频尤为重要。目前来看,在90后大学生中关注度和使用率相对较高的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平台中,视频的分享都是重要部分,视频的种类多,讨论度也比较高。被问及为何种服务而付费时,51.0%的学生选择高速下载,33.6%的学生选择无广告,20.3%的学生选择提前观看,19.8%的学生选择其他。......
2023-10-02
而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作为技术和内容的媒介,研究的是媒介形态和内容的变化。媒介融合一词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葛洛庞帝首先提出的。而詹金斯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引入多伦多学派的理论在于解释,媒介技术的变化将会改变大众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10-02
被问及在QQ上经常联系的人时,92.2%的学生选择朋友,27.6%的学生选择父母,10.1%的学生选择陌生人。豆瓣和其他网站相比较而言,和陌生人的联系频率高于父母。值得注意的是,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与父母联系的也不少。图10-16 通过社交网站和谁联系●一般就是用人人和QQ跟以前的同学联系,特别是人人,大学以后用的比较多了,QQ的话就主要是聊天,人人就发发状态什么的。......
2023-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