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金丝编饰1990年洛阳邙山宋代壁画墓出土长7.2厘米,高6.2厘米,厚0.3厘米,重22.4克。出土金丝编饰的宋代墓葬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中随葬品丰富,所出金银器就有十余件之多,其中,金丝编饰、金簪出土于墓主头骨上部。出土“宝钿”——金丝编饰的这座北宋壁画墓,所出文物数量和质量都是以往宋墓出土器物不能比拟的,墓内丰富的壁画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和北宋妇女服饰提供了难得资料。......
2023-11-29
宋代 瓷质象棋子
1997年
洛阳西工区宋墓出土
直径2.5厘米,厚0.3—0.5厘米。圆饼形,均为瓷土烧制,表面不施釉。黑色、白色棋子各半,双面阴刻将、士、象、马、车、炮、卒等字,字内填朱砂,未见有棋盘,出土于棺内死者头部右侧。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象棋”之名早在战国时期已有记载。《楚辞 · 招魂》中有“菎蔽象棋,有六簙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的记载。《说苑》上记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时曾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远在战国时期,象棋已经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早期象棋的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箸相当于骰子,走棋之前先要投箸,“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制胜于对方。当时的象棋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有些模仿春秋战国的兵制,是象征战斗的一种游戏。秦汉时期盛行塞戏,所以称之为“塞”,是指这种棋戏只行棋不投箸,剔除了早期象棋靠投骰侥幸取胜的成分。南北朝时期,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大力提倡下,象戏逐渐流行开来。《北史》记载:天和四年(569年)“五月己丑,帝(即周武帝)制《象经》成,集百僚讲说”。可惜,既是棋书又像一部兵书的《象经》今已失传,流传下来的只有同时期王褒的《象经序》和庾信的《象戏经赋》。象戏的棋盘呈正方形,由纵横各八道方格组成,分成内外两层。棋子有金、木、水、火、土,合称马,日、月、星,合称龙,马居外层,龙居内层。这种棋盘与国际象棋相仿,棋子因“身份”贵贱不同分居内外又与象棋相似。这些变化表明象戏与象棋之间的渊源关系,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www.chuimin.cn)
瓷质象棋子局部放大图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牛僧孺《玄怪录》中记录了关于宝应元年(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故事中记述,唐代宝应年间的象棋已有 将、车、马、卒等兵种,“将”可以满盘行走,“车、马、卒”的步法已与现在没有差异。这种象戏被称为宝应象棋,至今,日本还将它作为象棋的代称。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时期。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棋势》和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作问世。北宋末年,象棋的模式定型为有河界的棋盘和三十二枚棋子,“将”在九宫之中等等。至南宋时期,象棋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棋艺活动。
出土象棋的这座宋代墓葬还发现有瓷罐、铜镜、金耳环、铜簪和数十枚铜钱等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生前家境殷实。从墓中出土的铜钱看,时代最晚的为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铸行的崇宁重宝,据此,我们可以将墓葬中随葬的这副象棋年代定在北宋末年,即12世纪初。已知的考古资料表明,瓷质象棋子在河南省鹤壁集瓷窑遗址发现过三枚,分别为“象、马、卒”;安徽省凤台连城遗址只发现一枚“将”。洛阳西工区宋墓出土的这副象棋子与中国现行的象棋子数量、种类相同,且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和年代,由此可以认定,至迟在北宋末年,中国象棋已经在民间广为流行了。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宋代金丝编饰1990年洛阳邙山宋代壁画墓出土长7.2厘米,高6.2厘米,厚0.3厘米,重22.4克。出土金丝编饰的宋代墓葬为仿木结构砖室墓,墓中随葬品丰富,所出金银器就有十余件之多,其中,金丝编饰、金簪出土于墓主头骨上部。出土“宝钿”——金丝编饰的这座北宋壁画墓,所出文物数量和质量都是以往宋墓出土器物不能比拟的,墓内丰富的壁画也为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和北宋妇女服饰提供了难得资料。......
2023-11-29
宋代紫定碗1983年洛阳出土高5.4厘米,口径17.5厘米。定窑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创烧于晚唐,极盛于北宋,宋代以后,制瓷技术又有了很多创造和进步,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等显著特征。由于定窑瓷质精良,釉色精美,博得了皇家的喜爱,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产品身价倍增,风靡一时。宋代太平老人在《袖中锦》一书中将定窑瓷器与蜀锦、浙漆、吴纸同列为天下第一。......
2023-11-29
商代兽面纹铜斝洛阳出土高15.2厘米,口径12厘米。铜斝身饰清晰精美的兽面纹、云雷纹和连珠纹。商代酒器以爵、角、觚、觯(音志)、斝等五种器物出土较多,合称为“五爵”。这件兽面纹铜斝圆锥形的三足尖而锐,分布的角度极为考究,如果我们把斝足的三点连线后,可以形成一个等边的三角形。遥远的商朝是崇尚神权的时代,在各种祭祀活动和礼仪场合中,青铜器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媒介,铜斝也不例外。......
2023-11-29
东周狩猎纹铜壶1982年洛阳西工区中州路出土通高39.5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3.4厘米。狩猎纹铜壶图案第一层展现的是两只对立展翅欲飞的三首鸟,中间则有两蛇相交,身后各有一小蛇,神秘奇异。狩猎纹铜壶出土于洛阳西工131号战国墓,墓葬位于中州中路北侧的东周王城遗址内,年代为战国中期或稍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纹饰相近的铜壶。狩猎纹铜壶局部图案放大图狩猎纹铜壶纹饰拓本......
2023-11-29
(三)动手实践,感悟了解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并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瓷质茶具泡茶,以便观察茶汤颜色的变化。冲泡时,白瓷杯能快速散热,避免烫伤茶叶,延缓茶味释放速度,而且还可以平衡茶汤温度,保持茶味。......
2023-07-26
唐代传入罗马金币1981年洛阳安菩夫妇墓出土直径2.2厘米,重4.3克。北朝至隋唐,中国人对罗马及后来的东罗马帝国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认识,频频在中国发现的东罗马金币便是这种联系密切的标志之一。由于黄金作为贵金属的珍贵性一贯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有专家研究认为,传入中土的东罗马金币作为贵金属的属性要远远大于作为流通货币的可能。......
2023-11-29
瓷质阳极氧化又称仿釉氧化,是铝及铝合金精饰的一种方法。其处理工艺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铬酸或草酸阳极氧化法。瓷质阳极氧化一般采用较高的电解电压和较高的电解液温度。当铬酸含量在工艺控制的范围之内时,瓷质氧化膜的色泽最佳。......
2023-06-22
唐代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镜1970年洛阳关林唐墓出土直径30.5厘米,重2740克。金银平脱鸾凤花鸟镜拓本现藏国家博物馆的洛阳出土螺钿镜这件金银平脱镜出土于洛阳唐代天宝九载墓。据墓志记载,墓主人卢氏夫人是唐代中散大夫、景城郡别驾卢廷芳的小女儿,金银平脱镜应是她生前至爱的用器。据统计,现今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金银平脱镜,包括出土品和传世品,总共不超过11枚,可见这类铜镜的珍稀程度。......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