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黑釉剔花牡丹纹梅瓶洛阳出土高39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9.3厘米。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仅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最为精细的大规模民间窑场之一,所烧造的器物以黑白、褐白等对比强烈的剔花品种最富盛名,图案以缠枝牡丹为多。这件牡丹纹梅瓶是当阳峪窑系典型的品类之一。......
2023-11-29
宋代 耀州窑鸭戏水纹瓷碗
1983年洛阳出土
高4.4厘米,口径16.5厘米。通体施青绿色釉,碗内用流畅的笔触刻画出一只活泼机灵的稚鸭,张翅嬉戏于池中的生动画面, 是典型的耀州窑作品。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黄堡镇南一公里处,历史上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自唐代创烧,学习越窑而烧造青瓷,瓷器以釉色之古雅,装饰之工巧为特点,产品在当时就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续资治通鉴长编》就有宋代元祐八年正月,“耀州日遣子弟载陶器四车入京贸易”的记载。耀州窑窑工们不断推陈出新,装饰手法博采众长,赢得了“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式样雅朴,刻画工巧,虽欧瓷之艳丽,景瓷之细致,亦弗能相匹”的赞誉。在宋代,质量上乘的耀州窑产品已经占据北方青瓷之冠,各地竞相仿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黄堡镇为中心,西到甘肃,东到河南,南达两广的庞大耀州窑体系。(www.chuimin.cn)
这件鸭戏水纹瓷碗采用了刻花工艺,利用了竹签或金属签,在瓷器胚胎上勾画出线条纹样,然后再施釉焙烧。由于刻画的花纹处于釉下,通过青碧色的玻璃质感釉层,可以清晰地看到鸭戏水中的浅浮雕装饰效果。在青绿色釉的映衬下,张翅欲飞的小鸭、周围的萱草、溅起的水花,以及粼粼的水波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人如临其境在欣赏一幅风光旖旎的水乡风景画。陶艺家们在刻画稚鸭张开的双翅时,不仅准确地勾勒出鸭翅的轮廓,还利用刀法力度的深浅变化,巧妙地勾画出翅膀轻轻扇起的动感。这种手法正好暗合了宋代文人追求“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的美术理念。
耀州窑以广阔的民间为市场,艺术风格不受任何拘束。在各种装饰纹样中,耀瓷以人物、植物和动物纹居多。自宋以后,表现狮、虎等威严动物的题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对鸳鸯、鸭、鹅等在现实生活中与人类相依相存动物的描述。以鸭戏水纹瓷碗为例,陶艺匠人细心刻画了在碧波荡漾的小池中,一只稚鸭张翅扬颈溅起了层层涟漪,嬉戏小鸭的瞬间动态与恬静的青绿色釉相得益彰,真实感人。在耀州窑窑址上发现的宋代元丰七年《德应侯碑》记载,宋代黄堡镇“青峰四回,绿水旁泻,草木奇怪”,自然环境优美,这些都成为陶艺家们创作瓷器装饰纹样的丰富源泉。
耀州窑产品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宋代的历史背景有关。宋代中国虽然不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但它却建立起了比唐代更为彻底的中央集权。统治阶级骄奢淫逸和歌舞升平掩盖了危机四伏的阶级矛盾。在纵情声色享乐之后,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即愈发陶醉于自然风光和山水花鸟的怡然世界。在这种审美情趣的支配下,耀瓷中花草蔓叶、鱼鸭戏水、婴孩嬉戏等题材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图案。此所谓“时代的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应该说,耀瓷温润的釉色,富有生活意趣的装饰图案,是宋人隐逸思绪和生活习尚的体现。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宋代黑釉剔花牡丹纹梅瓶洛阳出土高39厘米,口径3.5厘米,底径9.3厘米。当阳峪窑位于河南焦作修武县当阳峪村,南距焦作市区仅3公里,又称为修武窑,是我国宋代瓷窑中风格变化最多、造型与装饰品种最为丰富、做工最为精细的大规模民间窑场之一,所烧造的器物以黑白、褐白等对比强烈的剔花品种最富盛名,图案以缠枝牡丹为多。这件牡丹纹梅瓶是当阳峪窑系典型的品类之一。......
2023-11-29
东周铜兽2001年洛阳唐宫西路东周墓出土高12.2厘米,长19.8厘米。铜兽头微上昂,造型呈S形,憨态可掬,整个身躯明显向后压制,似有一跃而起之势。它似牛非牛、饱满浑厚的体态,圆润的腹部,身上精美繁密的纹饰,使人很容易把它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瑞兽通常是神仙的坐骑,可助飞升。......
2023-11-29
唐代彩绘拎包女俑2003年洛阳关林镇M1305出土高24厘米。在这座盛唐时期墓葬中,共出土了两件形制、高度相同的拎包女俑。这件拎包女俑身着唐代女子裙服,所束长裙用大量竖条纹来表达裙摆皱褶繁复、自然下垂等理念,巧妙地告诉后人女裙耗费布帛之多。在洛阳唐墓中,唐代流行时间更为持久的彩绘陶俑占据着相当比例。与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相比,彩绘陶俑具有许多独特性。......
2023-11-29
西晋晋归义胡王金印上世纪40年代孟津商人从甘肃古董商手中购得1973年交洛阳博物馆高2.6厘米,长、宽各2.1厘米,重83.2克,含金量70%。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西北地区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友好交往。这件晋归义胡王金印是这一特殊时期的见证,承载了西晋王朝官方与西域首领交往的重要信息。晋归义胡王金印印文放大图......
2023-11-29
西周双面人四足器座1993年洛阳林校车马坑出土高15.5厘米,管径3厘米。双面人四足器座出土于西周车马坑内。这些特殊的文化现象,令考古人员陷入深思,推想四足器座应该与西周贵族进行的某种祭祀礼仪活动有关。双面人四足器座正面线图双面人四足器座局部放大图《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上说“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叙述了西周初年在伊洛之地营建新都,设立庞大的行政和军事机构,行使西周在东方统治权的历史。......
2023-11-29
西晋韩寿墓表清末洛阳出土曾藏洛阳存古阁、河洛图书馆、洛阳关林古代艺术馆通高1.13米,直径0.33米,表铭位于墓表中部偏上处,高48厘米,残宽32厘米。韩寿墓表局部所谓墓表,即墓碑,为文以表其人,故曰表,也就是墓前的标志,主要撰写墓主的姓名、官职等内容。关于韩寿墓表发现的年代问题,屡有争议。晋代传世的大字隶书不多,韩寿墓表上的大字晋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韩寿生前是朝廷高官,为他书写墓表者当是名重当时的书法名家。......
2023-11-29
东周错银承弓器1972年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高11.5厘米,头尾相距18.6厘米,筒口长4.2厘米、宽2.4厘米,壁厚0.2—0.3厘米,筒内进深7.4厘米。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的错银弩机与承弓器,应该已经脱离了作战武器的用途。我们认为,华美精致的错银承弓器和错银弩机是东周贵族田猎时携带的用器。......
2023-11-29
东汉石辟邪1955年洛阳孙旗屯出土高109厘米,长166厘米。这件石辟邪昂首挺胸,怒目而视,凿空的四肢与弧形长尾紧撑着地面,大有一跃而起的态势,表现出汉代劲健洗练的艺术作风。石辟邪是王侯贵族墓冢前的神道石刻,东汉时期,宫阙和陵墓多置具有守护意义的神兽天禄和辟邪。这件石辟邪体态矫健,昂首怒吼,充满阳刚之气,有力的四肢和长尾形成五个支点,似有拔地而起之势。东汉石辟邪后颈部刻写的“缑氏蒿聚成奴作”......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