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洛阳程伯献墓志:历史宝藏中的唐代故事

洛阳程伯献墓志:历史宝藏中的唐代故事

【摘要】:唐代程伯献墓志1949年之前洛阳邙山出土1974年由洛阳博物馆征集志高88厘米,宽89厘米,厚16.5厘米。程伯献的事迹在《旧唐书》纪传上有载。程伯献墓志提及的祖父知节,原名程咬金,后更名知节,出身世家大族,是《隋唐演义》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坚持弹劾程伯献,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值得关注的是,程伯献墓志志文一改常规,以行草入志,且随文意而楷、行、草三体兼用,笔法自由奔放,遒劲有力,收放自如。

唐代 程伯献墓志

1949年之前洛阳邙山出土

1974年由洛阳博物馆征集

志高88厘米,宽89厘米,厚16.5厘米。志题为『唐故镇军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赠户部尚书广平公墓志铭并序』。志略云:广平公程伯献,字尚贤,东郡东阿人。祖知节,益州大都督,封卢国公,食七百户。父处弼,汴州刺史,封广平王。程伯献的事迹在《旧唐书》纪传上有载。(www.chuimin.cn)

程伯献墓志提及的祖父知节,原名程咬金,后更名知节,出身世家大族,是《隋唐演义》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史书记载,隋末,程咬金(程知节)乱世从龙,先入瓦岗军,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集团的骨干成员。在李世民下定决心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门之变过程中,程咬金功成当代,发挥过重要作用。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的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咬金以第十九位功臣位列其间,死后还获得了陪葬唐太宗昭陵的殊荣。程咬金育有三子。长子处默,袭爵卢国公;次子处亮,娶了李世民的女儿清河长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幼子处弼,官至右金吾将军,成为高级禁卫军将领,程处弼的儿子就是程伯献。伯献一生任职较多,武则天改唐为周时,他极力反对,积极游说于将相之间,是拥戴李唐中宗复位的重要人物。中宗继位,韦后篡权,程伯献又一如既往地持反对态度。志云:“寻而椒宫失德,恶闻直道,莠言见陷,不患无词,竟坐浮图之谮,遂成长沙之黜。”及睿宗复位,重召复官。唐玄宗时期,以他为营幕置顿使、左金吾大将军等,位高权重。史书中有一段记载很能说明伯献是玄宗皇帝深信不疑的重臣。程伯献曾与宰相韩休有隙,韩休上书皇帝说:“如今朝廷有大奸雄,请允许先治理。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仗恩宠,贪污受贿,住宅、车马僭越法度,请求处置。”皇帝不允。韩休继而争辩道:“罪行小尚且不能容忍,特别狡猾的却置之不理。”他坚持弹劾程伯献,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开元二十六年五月伯献薨,“上(玄宗)闻震悼,抚事追昔”,又追赠户部尚书,先后赐物四百余匹,以示哀悼。

程伯献族系示意图

程伯献墓志于民国年间被盗出土,发现地点在洛阳孟津县朝阳乡小梁村南,1974年从当地农民家中征集而得。该墓志由宋州刺史刘彤撰文,给事中褚庭诲书丹。刘彤以文章见长,《全唐书》录有其著作;褚庭诲以书法著名,时称“小褚”,《书史会要》有其传略,二人均名满当时。值得关注的是,程伯献墓志志文一改常规,以行草入志,且随文意而楷、行、草三体兼用,笔法自由奔放,遒劲有力,收放自如。几种书体在一方墓志中交相使用,唐志中百无一二,又加刻石工艺高超,刊刻清晰,更显书法之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