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代洛阳南郊关林唐墓出土的高10.8厘米玻璃瓶

唐代洛阳南郊关林唐墓出土的高10.8厘米玻璃瓶

【摘要】:唐代玻璃瓶1970年洛阳南郊关林唐墓出土高10.8厘米,口径3厘米,最大腹径11.5厘米,重145克。中国古代史籍对产自西域、输入中国的玻璃制品,称为“琉璃”“玻琮”等,这些称谓均源自梵文vaidurya和印度俗语veluiya的音译。唐代的玻璃制品主要出土于皇室、贵族墓葬和宗教寺院中。我们认为,这件精致的玻璃瓶应是胡商从国外带到洛阳盛装异域香药的器皿,对于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参考价值。

唐代 玻璃瓶

1970年

洛阳南郊关林唐墓出土

高10.8厘米,口径3厘米,最大腹径11.5厘米,重145克。小口,圆唇,直颈,扁圆形腹,平底内凹。玻璃表面有一层『锈蚀』薄膜,显现出与玻璃相一致的平行波纹。

玻璃曾经是古代昂贵的奢侈品。三四千年前,欧洲的腓尼基人发现在高温环境下,晶体矿物天然苏打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后,能产生莹亮的晶体,这就是早期钠钙玻璃的雏形。目前为止,在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出土的玻璃均属于NaO2-CaO-SiO2系统,只有少量含有氧化铅。由于舶来玻璃的原料中,钠、钙两种元素含量高,经特殊技术工艺处理后,晶莹剔透,较为耐用,所以深受古代中国上层仕宦喜爱。(www.chuimin.cn)

中国人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造玻璃。这一时期的玻璃实物仅出土于陕西宝鸡蚌西、河南洛阳和陕县等有限的几个地方。中外学者曾对陕西宝鸡等地出土的琉璃管珠做过化验分析,证明这时期的玻璃组成为铅钡玻璃系统。这种玻璃制品烧成温度较低,玻璃中的铅、钡两种元素含量高,多“虚脆不贞”,不适应使用过程中骤冷骤热的变化。《魏书·西域传·大月氏》中记载:“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彩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这段史料说明,北魏时期大月氏人到京师大同传授烧炼玻璃的技术,令世人惊异,并对我国玻璃制作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代史籍对产自西域、输入中国的玻璃制品,称为“琉璃”“玻琮”等,这些称谓均源自梵文vaidurya和印度俗语veluiya的音译。输入中国的异域玻璃制品,大多由使节和商旅队伍自埃及、叙利亚及受其技术辐射的波斯、中亚地区带入。唐代的中国与上述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密切,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西方的琉璃、香料、珠宝等也陆续传入我国。玻璃器不仅从陆上丝绸之路传播,南方海上丝路也是输入玻璃器持久而畅通的路线。这些造型各异、玲珑剔透的瓶、盘、杯、茶盏、碗、珠、镜子等贡品玻璃制品,到中国后很快成为皇室后宫、达官贵人争相追逐的豪奢专享之物。唐代元稹在《西明寺牡丹》中赞道:“花间琉璃地上生,风光烨转紫云英。自从天女盘中见,直到今朝眼更明。”诗人将华贵雍容的牡丹与流光溢彩的琉璃相提并论,表达了唐人对玻璃器皿的由衷赞叹。

唐代的玻璃制品主要出土于皇室、贵族墓葬和宗教寺院中。洛阳是隋唐时期的两京之一,吸引了许多胡商来到这里进行各种商业活动,唐人对外来的 “异药”和香料充满了崇拜和迷信,由印度或波斯销往洛阳的香料,诸如龙涎香苏合香沉香、乳香和安息香等外来输入品,在长安、洛阳、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深受欢迎,唐诗中就有“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的句子。从事药材、香料生意的各国商人们组成了专门的商业组织——“行”和“市”,在今天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南上方还留有永昌元年(689年)北市香行社所刻的“北市香行社社人等造像记”,表明唐代洛阳北市存在有胡商组成的香药贸易行,涉及有安僧达、史玄策、康惠登、何难迪等粟特胡人。我们认为,这件精致的玻璃瓶应是胡商从国外带到洛阳盛装异域香药的器皿,对于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