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彩凤首壶1965年洛阳东郊塔湾村出土高32厘米,腹径13厘米。这件物象鲜明的三彩凤首壶婉约的凤首、颀长的颈部、丰盈的腹部,以及梦幻般的色彩,巧妙地结合了外来文化因素与本民族传统艺术,集中反映了唐人兼容并蓄与自信豁达的民族性格,它是唐代博采众长文化精神的最好注释。......
2023-11-29
唐代 三彩载人载丝骆驼
1965年
洛阳关林59号唐墓出土
高38厘米,长31厘米。颈上曲,静立于长方形底板上。驼身施白釉,驼峰间上垫蓝、黄、绿三色花毯,并搭兽面驮囊,囊的前后搭有绿色或白色丝绢,两头分别系着鱼、圆口小瓶和凤首壶等,驼峰间绢上端坐一胡人,作一手扬起,一手扶驼峰状。洛阳盛唐时期墓葬中出土的胡人与三彩载丝骆驼,反映出中亚商人沿着丝绸之路往来中国贸易的情景。
古代西方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由于输入古代西方的中国物品主要是丝绸,赛里斯又成为西方语言中中国的代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在《中国》一书中提出“丝绸之路”一词。后来,德国人胡特森也撰写了专著 《丝路》,从此,丝绸之路的称谓沿用至今。丝绸之路是由洛阳、长安,经河西走廊、新疆,穿越帕米尔高原,由中亚各国直到地中海中岸的商旅之路,也是东西方不同文明交流互动的文化之路。许多事实证明,远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居于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粟特人就凭借较靠近中国的优势,已经开始深入塔里木盆地,向东方进行商贸活动。作为一个传统的商业民族,在公元前1世纪后半叶,粟特商人就频繁往来于撒马尔罕至河西走廊间的贸易通道上,并在沿线建立了大量的中转聚落,这些聚落大体上与丝绸之路上重要城市重合。在进行大宗商品贩运的长途跋涉中,以骆驼为运载工具的粟特商人往往成群结队而行,并选举了商队首领——萨宝,使他们的经商活动具有高度组织性。(www.chuimin.cn)
骆驼因能负重耐劳、能忍饥渴等特点,素称“沙漠之舟”,是商旅活动中客商的理想坐骑。洛阳出土的唐三彩骆驼多为双峰驼,系中亚巴克特利亚种。骆驼双峰似鞍,可以放置驮囊、搭载丝卷和水壶等物品。驮囊上所饰的“脸谱”图案,过去常称作虎面纹。姜伯勤先生认为,驮囊上的图案应当是与祆教有关的火祆神。唐代段成式 《酉阳杂俎》卷四云:“突厥事祆神,无寺庙,刻毡为形,盛于皮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之。”祆教,因特别崇拜火神,故又称拜火教。由琐罗亚斯特于公元前6世纪在波斯东部创立。粟特人很早就信奉祆教。《隋书·西域传》记粟特国“有胡律,置于祆祠,决罚则取而断之”。慧超《往五天竺行记》则说,粟特昭武九姓诸国“总事火祆,不识佛法”。祆教东传中国与粟特人频繁来往于丝绸之路存在内在联系。在茫茫无涯的艰辛跋涉中,带上象征火祆神的粟特神祇,可以达到祈求平安顺畅的目的。
三彩载人载丝骆驼出土于盛唐时期的关林59号唐墓。这座墓葬形制简单,但随葬品丰富,出土了少见的载人载丝骆驼和蓝釉白斑马等。至今,每当研读唐代诗人“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缕缕蚕丝织友情,鸣驼千里传佳音”的诗句,恍惚间,我们仿佛穿越千年回到东都洛阳城里喧闹的街市,驿馆旁深目高鼻的客商,酒巷里巧笑沽酒的胡姬,渐行渐远的驼铃叮当,都在身旁渐次铺张开来,我们置身在大唐盛世的气氛里,感受着异域与东方的传奇,体味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神采风韵。
隋唐东都(洛阳)复原图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唐代三彩凤首壶1965年洛阳东郊塔湾村出土高32厘米,腹径13厘米。这件物象鲜明的三彩凤首壶婉约的凤首、颀长的颈部、丰盈的腹部,以及梦幻般的色彩,巧妙地结合了外来文化因素与本民族传统艺术,集中反映了唐人兼容并蓄与自信豁达的民族性格,它是唐代博采众长文化精神的最好注释。......
2023-11-29
唐代彩绘拎包女俑2003年洛阳关林镇M1305出土高24厘米。在这座盛唐时期墓葬中,共出土了两件形制、高度相同的拎包女俑。这件拎包女俑身着唐代女子裙服,所束长裙用大量竖条纹来表达裙摆皱褶繁复、自然下垂等理念,巧妙地告诉后人女裙耗费布帛之多。在洛阳唐墓中,唐代流行时间更为持久的彩绘陶俑占据着相当比例。与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相比,彩绘陶俑具有许多独特性。......
2023-11-29
唐代岑氏墓彩绘乐舞女俑(组)1991年洛阳孟津岑氏夫人墓出土女乐俑通高19.5厘米,面部丰满,粉面朱唇,眉心上饰紫色花钿,两颊饰黑色妆黡(音演),绾双螺形半高髻,上着窄袖衫,外加半臂,有披肩巾,腰束带,下着曳地长裙,跽坐于长方形底板上。岑氏墓出土的彩绘乐俑与舞俑相得益彰,再现了唐代乐舞升平的盛世风情,为《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中有关音乐、舞蹈场面的记叙提供了直观实录。......
2023-11-29
唐代彩绘驯马俑与陶马(组)1987年洛阳十五工程局小学工地唐墓出土俑高35厘米。在这场人与马高度紧张的对峙中,驯马俑胸有成竹的神态与陶马刚烈暴躁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烘托了具有生命张力的较量。这组健硕饱满的彩绘陶马与驯马俑,将唐马骏逸奔放、俑人不可抑制的阳刚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观赏者营造了无限深远的欣赏意境。......
2023-11-29
东周铜兽2001年洛阳唐宫西路东周墓出土高12.2厘米,长19.8厘米。铜兽头微上昂,造型呈S形,憨态可掬,整个身躯明显向后压制,似有一跃而起之势。它似牛非牛、饱满浑厚的体态,圆润的腹部,身上精美繁密的纹饰,使人很容易把它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瑞兽通常是神仙的坐骑,可助飞升。......
2023-11-29
西晋韩寿墓表清末洛阳出土曾藏洛阳存古阁、河洛图书馆、洛阳关林古代艺术馆通高1.13米,直径0.33米,表铭位于墓表中部偏上处,高48厘米,残宽32厘米。韩寿墓表局部所谓墓表,即墓碑,为文以表其人,故曰表,也就是墓前的标志,主要撰写墓主的姓名、官职等内容。关于韩寿墓表发现的年代问题,屡有争议。晋代传世的大字隶书不多,韩寿墓表上的大字晋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韩寿生前是朝廷高官,为他书写墓表者当是名重当时的书法名家。......
2023-11-29
唐代三彩灯1987年洛阳吉利区唐墓出土高45.5厘米,灯碗口径9.1厘米,底座径22.6厘米。这件唐代的照明用具通体以褐、绿、白三种色釉精心点画,绚丽中不失清雅,稳重中又现活泼,为洛阳首次发现的三彩灯具。唐代灯具所用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植物油和蜡烛等。这件唐代三彩灯发现于洛阳吉利区的一处建筑工地,造型结构远比一般灯具复杂。正是在为数不多的出土文物中,这件精美的三彩灯才分外抢眼。......
2023-11-29
东周错银承弓器1972年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高11.5厘米,头尾相距18.6厘米,筒口长4.2厘米、宽2.4厘米,壁厚0.2—0.3厘米,筒内进深7.4厘米。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的错银弩机与承弓器,应该已经脱离了作战武器的用途。我们认为,华美精致的错银承弓器和错银弩机是东周贵族田猎时携带的用器。......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