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洛阳唐代三彩黑釉马,规制废弃,质量大不如前

洛阳唐代三彩黑釉马,规制废弃,质量大不如前

【摘要】:唐代三彩黑釉马1981年洛阳安菩夫妇墓出土高73厘米,长84厘米。唐三彩中以马为题材的造型很多。洛阳是出土唐三彩最多的地区之一。从安菩夫妇墓出土的这件高达七十多厘米的三彩马来看,可知传统规制早已名存实亡。唐中期以后,三彩器生产开始逐步萎缩,质量数量均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彩器有了明显不同。

唐代 三彩黑釉马

1981年

洛阳安菩夫妇墓出土

高73厘米,长84厘米。四足亭立,头颈上昂,目视前方。马背垫绿色花毯,马额头鬃毛两边分梳,头、身以棕褐色革带为饰,革带上系十五枚绿色或棕色桃形垂饰。身饰黑釉,面、鬃、背、尾、蹄为白色。此马头小颈长,骨肉匀称,为西域大宛等地的中亚良马。

唐三彩中以马为题材的造型很多。李唐氏族,出于番姓,王朝统治者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唐太宗李世民曾将骑马狩猎视为大丈夫的乐事之一。当年,为了追念跟随他征战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战马,他让阎立本画出六骏样本,命工匠雕刻成石质浮雕,永远陪伴在他的长眠之地——昭陵唐玄宗李隆基热爱马球运动,还驯养有舞马在千秋节上翩翩起舞。诗人李白吟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佳句,反映出马在唐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唐代,用于军事征战的马匹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新唐书》卷五十载:“唐之初起,得突厥马两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泽,徙之陇右,监牧之制始于此。……岁许朔方军西受降城为互市,以金帛市马,于河东、朔方、陇右牧之。既杂胡种,马乃益壮。……议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宝)十三载,陇右群牧都使奏:马牛驼羊总六十万五千六百,而马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安禄山以内外闲厩都使兼知楼烦监,阴选胜甲马归范阳,故其兵力倾天下而卒反。”在激烈的战争中,如果兵将只有弓矢,而不能与骑马配合,那么就只能防守,不能发挥主动进攻的效用。若想骑射并举,大举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师法胡人,广蓄胡人之马,任用骑技精良的胡人番将。由于番人部落有着超群的骑射技艺和利害与共的军事组织,战马在军阵中能够发挥侦察敌情及冲陷敌阵的最大功用,因此,在唐代太宗、玄宗时期,都有重用番将,蓄养胡马的惯例,以提高军事征战能力。(www.chuimin.cn)

现藏国家博物馆的洛阳出土黑釉马

这匹黑釉马的主人安菩是唐代入居中国的昭武九姓之一安国的首领,其父系利是六狐州部落著名的首领。由于安国比较弱小,隶属于突厥,所以每年都要向突厥进奉贡物。野心勃勃的突厥屡屡与唐王朝 发生摩擦,唐贞观年间,唐朝政府发动了平定突厥的战争,借此机会,早就不满突厥统治的系利,率部归附了唐朝。唐王朝为了奖励系利的忠诚,封他为五品定远将军。系利死后,其子安菩承袭了定远将军的封号,也继承了系利的勇敢和果断。在安菩担任定远将军时,他骁勇善战,率领大军驰骋大漠南北,“以一当千,独扫蜂飞之众”,成长为一位功勋卓著的番将,为唐王朝边疆安宁屡立战功。

洛阳是出土唐三彩最多的地区之一。高宗、武则天时期,由于国力增强,统治阶级的奢侈之风日盛。达官显贵们期盼死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在墓中随葬了为数可观的三彩器。由于社会需求激增,三彩器生产出现过度发展的趋势,以致唐王朝不得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并颁布规定对随葬器物实行限制,规定各级官员的随葬品数量为“三品以上九十事(件、套),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限定各种器物的高度应在一尺之内。从安菩夫妇墓出土的这件高达七十多厘米的三彩马来看,可知传统规制早已名存实亡。唐中期以后,三彩器生产开始逐步萎缩,质量数量均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彩器有了明显不同。

目前河南发现烧制唐三彩的窑址主要分布在巩义大、小黄冶村一带,这里烧制的三彩有比较少见的蓝彩和黑彩。这件黑釉马以锰矿物为釉料的着色剂,表面漆黑光亮,能够与之比肩的是上世纪70年代在洛阳出土的另一件黑釉马精品,现藏国家博物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这匹三彩黑釉马的尾部是扎起来的,目的是通过对马尾进行简洁处理,更好地塑造马匹的矫健身姿和器宇轩昂的神韵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