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代洛阳发现豆卢氏墓女侍俑

唐代洛阳发现豆卢氏墓女侍俑

【摘要】:唐代豆卢氏墓彩绘女侍俑1992年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出土高41.5厘米。豆卢氏墓为大型砖结构洞室墓,虽经多次盗掘,但还在后甬道内和棺床西北角发现墓志一合和部分彩绘陶俑及铜饰、铜泡等物。据墓志记载,墓主豆卢氏为唐睿宗李旦的贵妃,地位列诸妃嫔之首。因此,唐玄宗继位后,对豆卢氏礼仪有加,特诏赐予她二百户食邑。豆卢氏墓出土的其他彩绘女侍俑

唐代 豆卢氏墓彩绘女侍俑

1992年

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出土

高41.5厘米。面部、体态丰满圆润,直鼻高唇,头梳高髻,身穿曳地长袍,红色披巾自双手间绕过垂于地,脚穿翘头鞋,作站立姿态。

豆卢氏墓为大型砖结构洞室墓,虽经多次盗掘,但还在后甬道内和棺床西北角发现墓志一合和部分彩绘陶俑及铜饰、铜泡等物。据墓志记载,墓主豆卢氏为唐睿宗李旦的贵妃,地位列诸妃嫔之首。唐代规定,“内宫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但是,从豆卢氏墓葬形制及所存遗物和壁画规模来看,都远逊色于西安的唐代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究其原因,应该是与豆卢氏在神龙元年(705年)就由其伯父豆卢钦望“以妃久处禁闱”,恳请特诏“出内”,已失去宫廷贵妃的地位有关。(www.chuimin.cn)

豆卢氏为北魏隋唐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家族姓氏,最初来源于燕国的慕容氏,是慕容燕皇族的旁支后裔,前燕归附到魏国后,被赐姓为豆卢。依墓志所言,仪凤元年(676年),15岁的豆卢氏嫁给皇子李旦,受封为孺人。豆卢氏为人恭顺谦和,处处小心谨慎,所以,即便在武则天称帝时期亦能相安无事。墓志中记载:“今上(指唐玄宗)惜在幼年,太后弃代,妃在椒掖,时遇龙潜,累载左右,一心保辅。”豆卢氏的这段特殊经历指的是,武则天杀李隆基生母窦德妃后,年幼的隆基由豆卢氏精心抚养照顾一事。因此,唐玄宗继位后,对豆卢氏礼仪有加,特诏赐予她二百户食邑。若干年后,豆卢氏寝疾弥留之际,“上(唐玄宗)用忧轸,御医中使相望不绝,执烛加衣”。豆卢氏终老后,玄宗甚至辍朝三日,诏官给丧事,表明玄宗对豆卢氏的优抚。

豆卢氏墓中出土的女侍俑彩绘精美,工艺水平很高,不少彩绘都有贴金痕迹。但所出女俑与洛阳地区常见的彩绘女俑或三彩女俑不同,体态丰满过度有近乎臃肿之态,与今天的审美习尚存在较大差别。主要是因为盛唐时期,生活富足和安定,人们逐渐形成了以丰满为美的审美风格,我们常说的 “环肥燕瘦”,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审视迥然有异。史书上记载,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冬天出行时,曾让身材肥胖圆润的姬妾并排走在前面,以躲避寒风侵袭,还美其名曰为“肉障”。由此可见,在唐代,肥胖浑圆的体态已成宫廷贵妇竞相追逐的风尚。豆卢氏墓出土的随葬品与西安地区的流行风格极为相似,可能是由长安运至洛阳的,属于官窑生产的所谓东园秘器之类。

豆卢氏墓出土的其他彩绘女侍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