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豆卢氏墓彩绘女侍俑1992年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出土高41.5厘米。豆卢氏墓为大型砖结构洞室墓,虽经多次盗掘,但还在后甬道内和棺床西北角发现墓志一合和部分彩绘陶俑及铜饰、铜泡等物。据墓志记载,墓主豆卢氏为唐睿宗李旦的贵妃,地位列诸妃嫔之首。因此,唐玄宗继位后,对豆卢氏礼仪有加,特诏赐予她二百户食邑。豆卢氏墓出土的其他彩绘女侍俑......
2023-11-29
唐代 张说墓志
1999年
青石质,近方形,志高80.8厘米,宽80.4厘米,厚16.5厘米。志盖盝顶,高53厘米,宽52厘米。盖顶篆书『唐赠太师燕文贞公张公墓志』3行12字。志文隶书32行,满行33字,共936字,有浅线界格,墓志四侧刻变形蔓草纹,间以雄狮、朱雀、奔马,志文由唐工部侍郎张九龄撰写,朝散大夫梁昇卿书丹,三川县丞卫灵鹤刻字,是极具鉴赏价值的墓志珍品。
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689年应武则天策贤良方正的诏举,在将近万人的竞赛中,以对策第一被录取为仕,起家为太子校书郎。在张说41年的为官生涯中,经武则天、中宗、睿宗和玄宗四朝,三为宰辅,历经宦海波澜。早年,因武则天宠臣张易之诬陷魏元忠,张说为元忠辩诬而被流放岭南钦州。景云二年(711年),力劝皇太子李隆基监国,诛灭太平公主,在平定太平公主一党谋乱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唐玄宗李隆基中枢机构中著名的宰相之一,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开元元年 (713年)八月,玄宗召张说回京,任命为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但不久因与姚崇有矛盾,贬任相州刺史。开元九年(721年),张说再次出任宰相。由于他处理政事干练而又自负,不屑与专事谄媚和玩弄权术的小人为伍,遭到时人称“ 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等陷害,张说再次被罢相,只专任尚书左丞的虚职终老于长安。(www.chuimin.cn)
张说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但“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不变,在文学和史学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他不仅善于咏诗吟赋,更能写出风格清丽的好文章。《旧唐书》说他“为文俊丽,用思精密”。当时,他和许国公苏颋一起,号称唐朝的“燕许大手笔”,朝廷许多大作和各种文件多出自他们之手。张说还长期主持编修国史的工作,首倡在洛阳设立丽正书院,后由玄宗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参加编写学术价值很高的《 初学记》《唐六典》等。开元十八年( 730年)底,张说卒于尚书左丞之职,终年64岁。玄宗在光顺门为他举哀,赠太师,谥文贞,以褒奖他在文坛上的巨大影响和贡献。
张说墓志拓本
张说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全唐文》卷二九二录有张九龄撰《 张说墓志》文,墓志的出土,正可与史书相互补校。张说墓志称,“夫人故尚书右丞、武陵公怀景之女也”“,开元十九年三月壬戌,薨于东都康俗里弟,享年五十有二”。夫人元氏比张说晚七个月离世,开元二十年(732年),张说灵柩由长安运往洛阳,“廿年秋八月甲申,迁窆(音扁)于万安山之阳,燕国夫人元氏祔焉”,与夫人元氏合葬于洛阳万安山张氏家族墓地。
张说与墓志撰写者张九龄是同宗族亲。《旧唐书·张九龄传》中记载:“开元十年,张说为中书令,与张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常为人曰‘后来词人称首也’。九龄既欣为知己,亦依附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说,张说是张华十三代孙,张九龄为张华十五代孙,故墓志中署为族孙。墓志的书丹者梁昇卿“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历广州都督,书《东封朝觐碑》为时绝笔”,是载入史册的书法名家。张说墓志的刻字者三川县丞卫灵鹤虽不见于史籍,但以有官职的文人充作刻字工匠,足见当年张说丧葬规格之高。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唐代豆卢氏墓彩绘女侍俑1992年唐睿宗贵妃豆卢氏墓出土高41.5厘米。豆卢氏墓为大型砖结构洞室墓,虽经多次盗掘,但还在后甬道内和棺床西北角发现墓志一合和部分彩绘陶俑及铜饰、铜泡等物。据墓志记载,墓主豆卢氏为唐睿宗李旦的贵妃,地位列诸妃嫔之首。因此,唐玄宗继位后,对豆卢氏礼仪有加,特诏赐予她二百户食邑。豆卢氏墓出土的其他彩绘女侍俑......
2023-11-29
唐代程伯献墓志1949年之前洛阳邙山出土1974年由洛阳博物馆征集志高88厘米,宽89厘米,厚16.5厘米。程伯献的事迹在《旧唐书》纪传上有载。程伯献墓志提及的祖父知节,原名程咬金,后更名知节,出身世家大族,是《隋唐演义》中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他坚持弹劾程伯献,最终还是没有结果。值得关注的是,程伯献墓志志文一改常规,以行草入志,且随文意而楷、行、草三体兼用,笔法自由奔放,遒劲有力,收放自如。......
2023-11-29
唐代三彩灯1987年洛阳吉利区唐墓出土高45.5厘米,灯碗口径9.1厘米,底座径22.6厘米。这件唐代的照明用具通体以褐、绿、白三种色釉精心点画,绚丽中不失清雅,稳重中又现活泼,为洛阳首次发现的三彩灯具。唐代灯具所用的燃料主要是动物油脂、植物油和蜡烛等。这件唐代三彩灯发现于洛阳吉利区的一处建筑工地,造型结构远比一般灯具复杂。正是在为数不多的出土文物中,这件精美的三彩灯才分外抢眼。......
2023-11-29
唐代徐盼墓志1949年以前洛阳出土志高57厘米,宽57厘米,厚9.5厘米。这件墓志的主人徐盼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墓志的撰写者李德裕却是唐代中晚期最杰出的政治家,曾在唐文宗、武宗时期两度担任宰相,对中晚唐政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李德裕在徐盼墓志中以感情真挚的言辞,抒发了对徐盼过早离世的郁郁之情,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了政治上的失意之后,对家人至亲的难舍与依恋。......
2023-11-29
唐代含嘉仓刻铭砖1971年洛阳老城驾鸡沟含嘉仓遗址出土砖作正方形,长宽各33厘米,厚6厘米,正面平整,有刻文10行110多字。含嘉仓是唐朝政府在东都洛阳营建的大型国家粮仓,仓窖所储粮食主要靠漕运往来转运。唐代仓粮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往来运输,因此,大运河也被称为运粮河。含嘉仓地下储粮的方法是采用低温密封的科学原理,使粮食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具有防火、防虫、防潮、造价低廉等多项优点,非常适合在我国北方干燥地区推广。......
2023-11-29
柳子厚墓志铭[唐]韩愈此文是韩愈于元和十五年,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众谓柳氏有子矣[16]。子厚与设方计[45],悉令赎归[46]。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69]。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79],年四十七。行立有节概[83],重然诺[84],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85],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86]。......
2023-11-29
唐代漆衣黑陶钵1983年洛阳龙门神会身塔塔基出土口径28.4厘米,高15.1厘米。漆衣黑陶钵系禅宗荷泽大师神会所用之器。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玄宗仓皇出奔西蜀,副元帅郭子仪带兵征讨叛军。神会以宗教为手段,竭力为唐王室效力,将度僧的所有收入全部支援军费,对于代宗、郭子仪收复两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神会大师身塔铭刻于石室东壁上层,身塔铭文标题称其为“大唐东都荷泽寺殁故第七祖国师大德”。......
2023-11-29
唐代胡商俑洛阳出土高23.5厘米。为了与本土商人加以区分,唐人统称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人为“胡商”。胡商俑局部放大图在唐代商人阶层中,胡商队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庞大力量。宋代李昉所编《太平广记》中有许多关于唐代胡商在长安、洛阳从事经商活动的记载。洛阳博物馆珍藏的胡商俑头戴尖顶卷檐虚帽,这种帽子前檐卷起,方便遮阳远视,宜于长途旅行中使用。......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