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石雕摩竭鱼1973年洛阳隋唐东都城天堂遗址出土残长89厘米,高52厘米,宽48厘米。张乃翥先生研究认为,洛阳天堂遗址出土的这件 造型独特的石雕,源于古代印度佛教神话故事中的摩竭鱼造像。至于石雕摩竭鱼后来身首异处的事实,也不排除李姓子孙在705年重新执掌政权后,对武氏势力的极力消除和摧毁。......
2023-11-29
唐代 石雕天王像
1973年
洛阳偃师出土
高58.5—58.8厘米。竖眉,突目,脸部肌肉凸鼓,怒目下视。头戴冠,颈围项护,身着战袍,外套甲胄,下缚护膝,足着靴,脚踏山形石。天王一手握拳上举,一手伸指叉腰,形象孔武有力,咄咄逼人,显示出赳赳武夫的气概。
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作为佛的翊卫,常以武侍卫的形象出现。宋法云《翻译名义集》中记,“欲界:一四天王天,二忉(音刀)利天,三夜魔天,四兜率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提出欲界有六天,其中第一天就是四天王天。《经律异相》也曾对天王天做过系统记载,述说了天王天中有四天王。佛教雕塑中的四天王像均根据佛经而来,其形象可凭天王手中所持之物,如东方天王左手持剑,西方天王持弓箭,南方天王右手持剑,北方天王右手持塔来区分。中晚唐时期,以坐踩小鬼为特征的天王像开始出现,四天王不但可以凭手中持物来区分,还可以按各自的座位方向来判断。我国较早的天王像以敦煌第427窟(隋窟)为代表,特征为头戴冠,有头光,身穿衣裙,有护甲,脚穿靴,双手握拳,脚踏小鬼。初唐至盛唐,天王头戴冠、身穿护甲的武士形象已在许多石窟中出现,特别是龙门石窟的宾阳北洞前壁、潜溪寺南壁和奉先寺的天王造像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时期的天王像形式多为所着铠甲的甲带作十字形绊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肩覆披膊,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缚有吊腿。五代至宋,天王的形象基本已成定式。(www.chuimin.cn)
佛教在中国落地生根后,经历了北魏末期到隋代的发展,至盛唐时期,随着大量佛经被翻译出来,以及中国雕塑艺术完全进入成熟阶段,天王像的塑造达到了很高的标准和规范,具体表现在:雕塑刀法圆转自如,凸起的肌肉饱满清晰,天王形象的塑造更加准确、写实。艺匠们在熟练把握人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天王造像进行了合理的夸张,体现了中国传统雕塑对神韵的追求,明确表达着中国本土化立场。以这组石雕天王像为例,他们体魄健壮,肌肉凸起,伸指叉腰,充满了不可一世的反抗精神,那全副武装的壮硕身躯和暴躁强横的气势,显然就是边关勇猛善战将士的真实写照,与龙门石窟奉先寺天王力士造像和唐三彩武士俑简直如出一辙,是唐王朝由兴旺向全盛发展的时代象征。
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和内战,以李唐为首的关中门阀最终取得了政权。此时,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社会风尚也出现了新的因素和变化。一大批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和扩大,他们在现实秩序中努力突破门阀世胄的垄断,将追求官阶爵禄视为最高的荣誉所在。特别是在初唐至盛唐东征西讨的“天可汗”时代里,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弥漫在整个社会氛围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现的就是强横尚武的豪迈气度。以此为背景,在边塞屡立战功的武士自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尊重。因此,这组以武士形象为蓝本的石雕天王像,是盛唐军威四镇的真实反映,也是大唐健康有力艺术风格的标榜。
洛阳唐三彩中的天王俑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唐代石雕摩竭鱼1973年洛阳隋唐东都城天堂遗址出土残长89厘米,高52厘米,宽48厘米。张乃翥先生研究认为,洛阳天堂遗址出土的这件 造型独特的石雕,源于古代印度佛教神话故事中的摩竭鱼造像。至于石雕摩竭鱼后来身首异处的事实,也不排除李姓子孙在705年重新执掌政权后,对武氏势力的极力消除和摧毁。......
2023-11-29
商代兽面纹铜斝洛阳出土高15.2厘米,口径12厘米。铜斝身饰清晰精美的兽面纹、云雷纹和连珠纹。商代酒器以爵、角、觚、觯(音志)、斝等五种器物出土较多,合称为“五爵”。这件兽面纹铜斝圆锥形的三足尖而锐,分布的角度极为考究,如果我们把斝足的三点连线后,可以形成一个等边的三角形。遥远的商朝是崇尚神权的时代,在各种祭祀活动和礼仪场合中,青铜器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媒介,铜斝也不例外。......
2023-11-29
三盛唐气象公元6世纪末叶,隋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局面。但盛唐艺术的繁荣,决不是当时贫弱的理论思维所能消化得了的。总之,以“盛唐气象”为中介,中国美学将从形而上的玄学境界回到人间,并深入到人们的审美心灵的深处。......
2023-12-07
其实,教师要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回“真实”的自己,这样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自己在生活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真实的教师才能教育出真实的学生,真实的教师才显真性情,才能让学生为之倾心,为之动容,尽情绽放自己的青春魅力。做教师亦当如此,不忘记初心,不忘记本真,不仅为自己,更为了我们的学生。......
2023-07-26
隋代石狮1965年洛阳中州路东段建筑机械厂生活区出土石狮高96厘米,作昂首挺胸蹲坐状,颈毛卷曲呈规律化的螺旋形,胸两侧各有一道形似云气的浮雕装饰纹,狮尾甩在狮背下部。石狮正面图洛阳出土的北朝造像碑上的狮子图案蹲坐式石狮从北朝开始出现,经过隋代得以传承,因此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唐代帝陵前石狮,绝大部分都为蹲坐式。这件隋代石狮的出土地点位于隋唐东都城的宫城范围内,应该属于宫廷殿宇前具有佑护作用的石刻。......
2023-11-29
在工作现场经常遇到以下异常情况,必须注意分析:1)微安表指针来回摆动没有任何规律,而且摆度忽大忽小。2)微安表指针大幅度周期性摆动。由于绝缘的恢复,电流就减小,此后被试设备充电电压又升高,于是重复发生上述现象,致使微安表指示出现大幅度来回摆动。4)微安表指示数值随测量时间而发生变化。6)试验设备接好线后,未加试验电源,微安表有指示。7)直流高压设备起动后,未升压,微安表有指示。......
2023-06-27
然而有意思的是,晋文公一系列的“尊王”之举,并没有使王室更尊,倒是使他的盟主权力更大。正统的《春秋经》实在不愿正视这一历史事实,只得虚饰说:“天王狩于河阳。”显然,《春秋经》的作者为避讳襄王应文公之召赴温之会一事,所书的“天王狩于河阳”,其事其地都不是确切的。还是孔子道出了作者的苦衷和用意:“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由此可见,晋文公“尊王”之“诚意”较之齐桓公更差。......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