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唐代岑氏墓彩绘乐舞女俑-洛阳藏宝中的历史

唐代岑氏墓彩绘乐舞女俑-洛阳藏宝中的历史

【摘要】:唐代岑氏墓彩绘乐舞女俑(组)1991年洛阳孟津岑氏夫人墓出土女乐俑通高19.5厘米,面部丰满,粉面朱唇,眉心上饰紫色花钿,两颊饰黑色妆黡(音演),绾双螺形半高髻,上着窄袖衫,外加半臂,有披肩巾,腰束带,下着曳地长裙,跽坐于长方形底板上。岑氏墓出土的彩绘乐俑与舞俑相得益彰,再现了唐代乐舞升平的盛世风情,为《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中有关音乐、舞蹈场面的记叙提供了直观实录。

唐代 岑氏墓彩绘乐舞女俑(组)

1991年

洛阳孟津岑氏夫人墓出土

女乐俑通高19.5厘米,面部丰满,粉面朱唇,眉心上饰紫色花钿,两颊饰黑色妆黡(音演),绾双螺形半高髻,上着窄袖衫,外加半臂,有披肩巾,腰束带,下着曳地长裙,跽坐于长方形底板上。女乐俑所持乐器多为竹制或木制,因腐朽已不复存在,从陶俑不同的手势推测可知,用于演奏的乐器分别为觱篥、竖笛、琵琶、筝、排箫和笙。

女舞俑通高28.7厘米,面部圆润,粉面朱唇,花钿为紫红色菱形团花图案,两颊饰黑色妆黡,头绾形如纷飞彩蝶的双高髻,发髻前正中位置插六瓣梅花形发饰,身着暗红色翻领半臂衫和竖条纹长裙,足穿绿色尖头履,作扬袖摆腰的舒缓姿态。

《唐会要》中记载:“敕三品以上,听有女乐一部,五品以上,女乐不过三人,皆不得有钟磬。”对官宦之家使用女乐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和规定。唐乐分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部,皆以琵琶为主要乐器。《新唐书·礼乐志》上说,“分乐为二部:堂上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立部伎主要有八部乐舞,分别为《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一般在堂下、室外或广场演出,参加演出者多达一二百人,规模较大,气氛热烈。坐部伎一般在堂上或室内坐奏演出,人员最多12人,最少3人,用丝竹细乐伴奏,注重个人技巧,风格优雅抒情,精巧细腻,乐工的艺术水平较高。六部乐舞主要是《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表演规模较小,技艺精湛。精通乐律的唐玄宗曾“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白居易在《立部伎》诗中写道:“立部贱,坐部贵。”元稹《立部伎》诗注中说,当时太常选坐部伎,无性识者退入立部伎,都说明坐部伎的地位待遇高于立部伎。岑氏墓出土的六件女乐表演属于坐部伎,主要供达官显贵在家庭宴饮时享用。(www.chuimin.cn)

乐舞女俑局部放大图

岑氏墓出土的两件女舞俑表情温婉,舞姿优美柔婉,这种节奏舒缓的舞蹈应属软舞之列。《教坊记》《乐府杂录》记载了诸如 《垂手罗》《回波乐》《绿腰》《苏合香》等软舞名称,这些舞蹈以舞动长袖或飘带为主,继承并创造了舞蹈动作的某些术语,如大垂手、小垂手、摇、送、挼等。《乐府杂录·舞工》云:“舞者乐之容也。……或如惊鸿,或如飞燕,婆娑舞态也。”唐代萧德言在《咏舞》中也说:“低身锵玉佩,举袖指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舞蹈时舞者举袖扬身,犹如燕起纷飞,使人不禁联想起“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鬓风露前”的盛唐歌舞场景。

岑氏墓出土的墓志记载,墓主人岑氏出身名门,曾祖岑善方和祖父岑之象,事迹见于史书。岑氏的父亲岑文昭是唐太宗重臣岑文本之弟,岑氏的侄子岑羲 (墓志的撰写者),曾任中宗、睿宗朝宰相,权倾一时。岑氏嫁入刘家后,早年丧夫,仅育有一子刘敦行 ( 事迹见于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一 》)。志文中称其“以幽闲之性,融心于寂天之律”,六十二岁终老于归仁里,葬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为了慰藉岑氏孤苦的一生,刘敦行把母亲安葬在风水极佳的北邙山上,并以制作精细的乐舞俑随葬,寄托了自己的哀思。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频繁。在音乐舞蹈方面,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乐舞艺术传统,又更多地融汇了西域音乐、舞蹈的因素,形成中国古代乐舞史上的一个高峰。唐时,皇宫中有“梨园”,士大夫在燕居之暇,大都寄情歌舞,养有家伎。岑氏墓出土的彩绘乐俑与舞俑相得益彰,再现了唐代乐舞升平的盛世风情,为《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中有关音乐、舞蹈场面的记叙提供了直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