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魏背屏式菩萨造像:洛阳白马寺出土的历史宝藏

北魏背屏式菩萨造像:洛阳白马寺出土的历史宝藏

【摘要】:北魏背屏式菩萨造像1971年洛阳白马寺出土高80.5厘米。北魏佛和菩萨造像碑通过把复杂的佛教故事、佛传、法华经变、西方净土等内容描绘在结构精巧、场面绮丽的雕塑上,表达了北魏社会祈求平和安详的信俗观念。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后,艺匠们在雕塑佛或菩萨时,逐渐摒弃了早期佛教造像中流行的犍陀罗风格,佛教造型艺术开始明显地中国本土化。

北魏 背屏式菩萨造像

1971年

洛阳白马寺出土

高80.5厘米。舟形背屏式造像,正面以高浮雕手法表现了三尊菩萨,背光以浅浮雕或线刻雕刻出繁密的火焰纹。主尊头戴高冠,身着璎珞宝珠,面部清秀圆润,微含睿智微笑,赤足立于覆瓣莲台之上,表现出对人世的关怀。主尊菩萨两侧为二尊胁侍菩萨,头戴宝冠,面部饱满,姿容温婉,作低眉俯视众生状。三尊菩萨衣裙线条疏密有致,细腻生动。造像碑底座雕刻有狮子等形象,异域文化色彩浓郁。

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经三国两晋数百年间的传播,到南北朝时期已经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由于统治阶级大力提倡,北魏洛阳时代佛教盛行,以至于从崇佛发展到“佞佛”的地步。《洛阳伽蓝记》记载: “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换而言之,人们不论贫富贵庶,都将家财金钱视为敝屣云烟,随时可以无条件捐给寺院,以示虔诚向佛之心。“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在人们争相礼佛的狂潮中,除了开凿窟龛、营造像龙门石窟等大型摩崖洞窟造像外,善男信女们还出资雕造了大量中小型圆雕石佛像、浮雕造像碑等,这些造像虽没有石窟造像那样宏伟高大,但是可以方便地置放在洛阳城内寺院里供人礼拜,因此深受信众欢迎。(www.chuimin.cn)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进入一个皇帝频繁更替、战祸四起的动乱年代。那时,纵使至高无上的君主帝王,他们享有的荣华富贵也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普通百姓更不在言下。在富贵无常的特殊历史境况下,无论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中下层百姓,都需要把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于佛教等超自然力量。《佛说作佛形象经》《佛说造立形象福报经》等都宣称雕塑或描绘佛像有“恒生大富家,尊贵无极珍”等好处。中国的僧侣也借用印度佛教教义提出,只要虔诚“念佛”和“观佛”,人死后便可通往极乐净土。这样,伴随着贵族、庶民造像念佛,求取尊贵平安的热潮,佛教造像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佛教的崇拜体系中,佛和菩萨是修行所达到的级别,菩萨比佛低一个等级,是辅助佛来弘扬佛法的。菩萨主要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思维菩萨、供养菩萨等。北魏佛和菩萨造像碑通过把复杂的佛教故事、佛传、法华经变、西方净土等内容描绘在结构精巧、场面绮丽的雕塑上,表达了北魏社会祈求平和安详的信俗观念。这件三尊菩萨造像碑,不同于常见的三世佛、一佛二菩萨、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等雕塑题材,在北魏造像碑中并不多见。

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改革后,艺匠们在雕塑佛或菩萨时,逐渐摒弃了早期佛教造像中流行的犍陀罗风格,佛教造型艺术开始明显地中国本土化。如这三尊菩萨造像,她们身着裙装,戴宝冠花饰,表情和蔼,易于接近,与生活中雍容可亲的少妇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士庶百姓们通过虔诚膜拜未来天国世界里可近可敬的菩萨,可以暂时体验到摆脱煎熬的宁静感受,这也是北朝浮雕造像碑能够在为数众多的寺院里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北魏莲花化生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