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魏永宁寺泥塑造像:揭秘洛阳藏宝历史

北魏永宁寺泥塑造像:揭秘洛阳藏宝历史

【摘要】:北魏永宁寺泥塑造像(组)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侍从像高约15厘米,长裙曳地,衣带飘拂,身姿秀丽修长。北魏匠师们运用纯熟简练的技法和饱满的创造激情,把洛阳永宁寺泥塑造像塑造得亲切自然,形神兼备。考古发掘证实,当年发现的方形竖穴坑应该是永宁寺木塔地宫。永宁寺塔基基座呈方形,有上下两层,皆为夯土版筑而成,佛教泥塑造像出土于木塔塔基中。

北魏 永宁寺泥塑造像(组)

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出土

侍从像高约15厘米,长裙曳地,衣带飘拂,身姿秀丽修长。笼冠女俑头像高7厘米,微含笑靥,秀外慧中,恬静自信。

弟子像高约7厘米。眉清目秀,五官疏朗,活泼聪慧,笑容可掬。

泥塑佛面残长24.5厘米,双颊间残宽23厘米。塑像面部丰腴,鼻梁挺直,嘴角微微上翘,眼部之上已残损。若按照坐佛或立佛的头高与身高1:4或1:6比例,复原头部应有40—50厘米的高度,身长应在2—3米之间,属于永宁寺体魄较大的佛像

北魏匠师们运用纯熟简练的技法和饱满的创造激情,把洛阳永宁寺泥塑造像塑造得亲切自然,形神兼备。比如,侍从像衣纹线条流畅隽永,举足移步之间,衣裙有随风飘动之感。这种褒衣博带的翩翩君子之风,使人由衷叹服,自孝文帝施行汉化改革以来,历经宣武帝到孝明帝二三十年间柔风汉俗的不断洗礼,原来在南方士人眼中的蛮夷之地——北魏新都洛阳,已经呈现出“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的崭新气象

笼冠女俑应是北魏皇室内府执事女官的形象,多为为皇帝执华盖羽扇的贴身侍从,身份地位明显较高。所戴笼冠,是北朝时期男女皆用的主要冠式之一。因涂漆变得较为坚硬,故又称“漆纱笼冠”。笼冠女俑雍容中透着秀雅,慈祥中含有端庄,那启唇欲说的动态,似是能与我们对视与交流的鲜活生命。

弟子像表现了一位清纯可爱、稚气未脱的佛家弟子形象。由于还不知人世沧桑、世事沉浮,他的笑容灿烂无邪,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态。

泥塑佛面虽然眼部之上已不复存在,但是,古代艺术匠师仍把佛不易觉察的深意微笑,以及洞察人间现实的睿智超脱刻画得震撼人心,令每一位观者驻足赞叹。(www.chuimin.cn)

笼冠女俑

弟子像

北魏孝文帝之后,崇佛之风渐趋狂热。宣武帝、胡太后、孝明帝等“皆好佛法”,“佛法经像,盛于洛阳”。京城洛阳城内外共有佛寺1367所,其中又以胡太后发起建立的皇家寺院——永宁寺最为豪华壮丽。“永宁”一词,源自 《尚书 》“其宁唯永”,有宁静长远之意。这座寺院地处皇宫正门阊阖(音昌和)门以南的御道西侧,寺内建筑布局是以高大巍峨的九级木塔为中心,佛事活动主要是围绕着佛塔进行,与晚期寺庙以大殿为中心有所不同。《洛阳伽蓝记》记载,木塔 “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 ”。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来到中土洛阳见到永宁寺及巍峨的木塔后,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永宁寺木塔建成后,胡太后与孝明帝共同登临,因“视宫中如掌内,临京师若家庭。以其目见宫中”,所以,禁止人们随意登临。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二月,永宁寺木塔第八层被雷电击中,很快蔓延成熊熊烈焰。面对弥天大火,孝武帝登上凌云台,派遣一千多名羽林军扑救,终因火势凶猛,无济于事。当时,洛阳城男女老少齐来观火,有三个和尚看到救火无望,当场投火而死,为木塔殉身,悲哀之声,震动京城内外。永宁寺木塔的大火整整烧了三个月,还有火苗沿着木柱烧入地下,直到周年还有烟气。

泥塑佛面

从某种意义而言,毁于雷电大火的永宁寺木塔是北魏洛阳时代兴衰的标志。现存的永宁寺塔基遗址尚存高出地面四五米的高台,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1.5公里处。清代洛阳知县龚崧林曾把这里误定为汉质帝静陵,引得不法之徒盗掘不止。据当地农民反映,清朝末年修建陇海铁路时,某军阀也误信此高台为汉陵,遂派兵盗掘。盗洞挖至塔基中心,发现了坑壁整齐的方形竖穴坑。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寺院和九级木塔基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清理,获得了许多与文献记载相符合的重要佛教遗物。考古发掘证实,当年发现的方形竖穴坑应该是永宁寺木塔地宫。

永宁寺塔基基座呈方形,有上下两层,皆为夯土版筑而成,佛教泥塑造像出土于木塔塔基中。这些历经千年而风采依然的泥塑珍品,多为贴靠在壁上的影塑(浮雕)。由于塔基经火焚等破坏,出土的300余件小型泥塑造像均已身首分离,很多还有火烧痕迹。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遗产中,栩栩如生的永宁寺泥塑造像独树一帜,与敦煌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宗教艺术雕塑,共同构成了中古时代东方艺术难以逾越的美术高峰。

永宁寺木塔复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