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北魏元怿墓志:洛阳青菜冢的历史宝藏

北魏元怿墓志:洛阳青菜冢的历史宝藏

【摘要】:北魏元怿墓志1948年在洛阳邙山俗称『青菜冢』的墓中出土1961年由洛阳博物馆收藏志高95厘米,宽99厘米。元怿墓早年被盗,墓中丰富的随葬品多已散失,只存墓志作记。元怿墓志对研究北魏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和当时风起云涌的六镇起兵等历史事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北魏 元怿墓志

1948年在洛阳邙山俗称『青菜冢』的墓中出土

1961年由洛阳博物馆收藏

志高95厘米,宽99厘米。墓志记载:元怿(音易)『字宣仁,河南洛阳人也。太祖道武皇帝之七世孙,高祖孝文皇帝之第四子』。『岁次庚子,春秋三十有四,七月癸酉朔三日乙亥,害王于位,遂隔绝二宫。』『自此灾旱积年,风雨愆(音千)节,岁频大饥,京师尤甚,四方愤惋,所载兵兴,七镇俱倾,二秦复没,百姓流离,死者大半。』元怿墓志字体平正谨严,清秀隽永中有洒脱爽朗之态,是魏碑体的典范。(www.chuimin.cn)

墓志是由墓碑演变而来埋入墓内刻有文字的石头,主要用来歌功颂德和立传作记,许多墓志不仅有很高的书法价值,而且还可补史籍之缺。这件墓志的主人元怿是宣武帝元恪的同父异母弟。他博涉经史,文采出众,善于决断,在朝廷上下、诸亲王中最有名望品行。延昌四年 (515年),世宗(宣武帝元恪)病逝,元怿与高阳王元雍、广平王元怀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年幼的孝明皇帝,成为朝廷倚重的权臣之一。当时,孝明帝元诩年仅六岁,生母胡充华(胡太后)代为亲览万机,临朝听政,每遇事都与元怿商议决断,故此元怿在熙平神龟年间 “ 势倾人主 ”。然而,北魏的社会现实是,自孝文帝迁都洛阳以来,随着鲜卑贵族汉化程度的加深,统治集团内部享乐腐化之风蔓延,元怿与恃宠骄横的宦官刘腾、江阳王元乂之间的隔阂冲突愈演愈烈,终至祸起萧墙。正光元年(520年)七月,胡太后妹婿元乂与刘腾相互勾结,合谋收买中黄门胡定,让其指认元怿企图毒死孝明帝。七月初四,年仅十一岁的孝明帝下诏杀太傅清河王元怿,废胡太后于北宫宣光殿。刘腾还命人昼夜长闭宫门,并自带管匙,使孝明帝也不得与生母相见,胡太后被幽闭在永巷长达六年之久。从此,刘腾主内,元乂御外,生杀之威,皆决于腾、乂之手。孝昌元年(525年)四月,胡太后重新执掌北魏政权,诛杀元乂,没收已经死去的刘腾的田宅,掘墓残毁其尸体,使他的灵魂没有归宿,对刘腾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同时,追赠元怿为太子太师、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给予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的厚葬礼遇。

元怿墓早年被盗,墓中丰富的随葬品多已散失,只存墓志作记。元怿墓志中称其为“河南洛阳人也”,这与 《魏书》七下 《高祖孝文帝》中 “( 太和十九年六月)丙辰,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的记载相符。这里,称呼迁居洛阳的鲜卑贵族为河南洛阳人,改变了他们的籍贯,断绝了代北部酋的故土之恋,加快了鲜卑贵族变成中原士族的步伐,是拓跋鲜卑贵族接受汉化的明证。至于墓志所记“七镇俱倾 ”等内容,则反映了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匈奴人破六韩拔陵与沦为低下阶级的边镇军卒府户纷纷起兵的史实。元怿墓志对研究北魏统治阶层内部的斗争和当时风起云涌的六镇起兵等历史事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