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晋归义胡王金印上世纪40年代孟津商人从甘肃古董商手中购得1973年交洛阳博物馆高2.6厘米,长、宽各2.1厘米,重83.2克,含金量70%。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西北地区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友好交往。这件晋归义胡王金印是这一特殊时期的见证,承载了西晋王朝官方与西域首领交往的重要信息。晋归义胡王金印印文放大图......
2023-11-29
西晋 韩寿墓表
清末洛阳出土
曾藏洛阳存古阁、河洛图书馆、洛阳关林古代艺术馆
通高1.13米,直径0.33米,表铭位于墓表中部偏上处,高48厘米,残宽32厘米。墓表为石质圆柱形,底平,顶上有榫头,现仅存中间一段。通体纵刻24条半圆形凸棱,表铭上、下各雕两周绳索纹,铭文中保存较好的两行隶书曰『侍骠骑将军 南阳堵阳韩』,其余字残存有笔画。依残存字形、史载韩寿生前官爵及卒后追谥,可知墓表碑文应是『晋故散骑常侍 骠骑将军 南阳堵阳韩府君墓神道』共二十字。表铭字体结构疏朗,笔画俊逸,为西晋书法艺术中的杰作。
韩寿,魏晋名士,以美姿貌且风流倜傥著称,官至散骑将军、河南尹,卒于晋惠帝元康元年,赠骠骑将军。关于他的故事,在《晋书·列传第十·贾充》中多有提及。权臣贾充与妻郭槐生有两女:长女贾南风长得丑而短黑,嫁与晋惠帝为皇后;少女贾午,光丽艳逸,端美绝伦,待字闺中。起初,韩寿仅为司空贾充门下的掾吏。某次,贾充在家中宴请宾寮,次女贾午从窗格中偷窥到韩寿,暗生情愫,心中思念不已,于是“潜修音好,呼寿夕入”。韩寿壮健敏捷,无人能比,他多次翻越贾家围墙与贾午幽会,贾充竟不知晓。不久,西域国进贡了一种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皇帝只把这种奇香赏赐给了贾充和陈骞,但贾充的爱女贾午却秘密盗出香料赠与韩寿。贾充召集官员聚会,闻到韩寿身上有这种西域奇香的味道,甚觉怪异。于是,将女儿身边侍女抓来拷问,婢女无奈说出事情原委。贾充为遮掩此事,遂把贾午嫁给韩寿为妻,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留下了“韩寿偷香”“香送韩寿”等历史典故,传为千古佳话。(www.chuimin.cn)
韩寿墓表局部
所谓墓表,即墓碑,为文以表其人,故曰表,也就是墓前的标志,主要撰写墓主的姓名、官职等内容。墓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下为础,上立柱,柱顶榫头放置带座的雕兽,韩寿墓表仅保留了中间的圆柱。关于韩寿墓表发现的年代问题,屡有争议。清代洪颐煊(1765—1833)在嘉庆年间所撰 《平津读碑记》中说:“右骠骑将军韩府君神道阙在洛阳,近年始出古井中。”嘉庆七年(1802年)孙星衍撰《寰宇访碑录》记载了《骠骑将军韩府君神道》拓本。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洛阳县令马恕在东关的千祥庵内创建官办的存古阁,专门收集储存当地的碑刻、墓志、经幢等文物,其中就有他亲自定名的这件晋骠骑将军韩寿墓表。1915年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1866—1940)来洛阳访古时,获得存古阁藏石拓本68种,并作《洛阳存古阁藏石目》,记录了以韩寿墓表为首的一批拓本资料。1931年春,民国元老张钫与刘镇华、武庭麟等创办洛阳县河洛图书馆,“将各处断碑残碣及存古阁旧藏古刻尽移置其间”, 韩寿墓表亦在移藏之列。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河洛图书馆将韩寿墓表拓本加盖馆藏印章后,赠送给爱好书法碑帖的监察院长于右任,于氏欣然加盖了刻有自己斋号的印章,以表达由衷喜爱。
晋代传世的大字隶书不多,韩寿墓表上的大字晋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韩寿生前是朝廷高官,为他书写墓表者当是名重当时的书法名家。在书写时,为了配合碑碣墓表的庄重肃穆,韩寿墓表的晋隶笔画波磔(音哲)浑敛,结体方整,装饰意味浓厚,体现了标准晋隶的时代特征。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西晋晋归义胡王金印上世纪40年代孟津商人从甘肃古董商手中购得1973年交洛阳博物馆高2.6厘米,长、宽各2.1厘米,重83.2克,含金量70%。晋归义胡王是西晋时西北地区归化部落首领的封号,反映了西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地区的友好交往。这件晋归义胡王金印是这一特殊时期的见证,承载了西晋王朝官方与西域首领交往的重要信息。晋归义胡王金印印文放大图......
2023-11-29
西晋徐美人墓志1953年洛阳老城区五股路小学出土高90厘米,宽51厘米。徐美人墓志背面拓本晋武帝司马炎临终时,命杨芷之父,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骏为太傅、大都督辅佐朝政。徐氏于千钧一发之机,临危佑护贾后于危难之中,有力挽狂澜之勇,故得以进“美人”封号。徐美人墓志记载的这场残酷宫廷政治斗争正是西晋历史上“八王之乱”的肇始。在洛阳汉魏故城范围内发现的54座晋代墓葬中,以徐美人墓规模最大。......
2023-11-29
东周铜兽2001年洛阳唐宫西路东周墓出土高12.2厘米,长19.8厘米。铜兽头微上昂,造型呈S形,憨态可掬,整个身躯明显向后压制,似有一跃而起之势。它似牛非牛、饱满浑厚的体态,圆润的腹部,身上精美繁密的纹饰,使人很容易把它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瑞兽通常是神仙的坐骑,可助飞升。......
2023-11-29
西晋铜玄武砚滴2010年焦枝铁路洛阳枢纽工程工地出土高4.6厘米,长13.3厘米,宽5.7厘米。描述的应该就是玄武砚滴。这件青铜玄武砚滴龟嘴衔耳杯, (龟)口部有小孔,为出水之用。根植于魏晋时期人文渊薮的深厚土壤,在洛阳发现晋代文房用具铜玄武砚滴也就理所当然。虽然我们在墓中并没有发现记载墓主人身份事迹的墓志,但是,从墓中出土的铜玄武砚滴等可以推证,这座合葬墓的主人知书善文,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2023-11-29
唐代彩绘拎包女俑2003年洛阳关林镇M1305出土高24厘米。在这座盛唐时期墓葬中,共出土了两件形制、高度相同的拎包女俑。这件拎包女俑身着唐代女子裙服,所束长裙用大量竖条纹来表达裙摆皱褶繁复、自然下垂等理念,巧妙地告诉后人女裙耗费布帛之多。在洛阳唐墓中,唐代流行时间更为持久的彩绘陶俑占据着相当比例。与色彩斑斓的唐三彩相比,彩绘陶俑具有许多独特性。......
2023-11-29
东周错银承弓器1972年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高11.5厘米,头尾相距18.6厘米,筒口长4.2厘米、宽2.4厘米,壁厚0.2—0.3厘米,筒内进深7.4厘米。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出土的错银弩机与承弓器,应该已经脱离了作战武器的用途。我们认为,华美精致的错银承弓器和错银弩机是东周贵族田猎时携带的用器。......
2023-11-29
东汉出行图壁画1984年洛阳偃师杏园村壁画墓出土壁画前后长达12米,宽60厘米,上下以红色为界栏。整幅壁画铺张壮美,展示了东汉贵族车辚辚、马萧萧的盛大出行场面。1949年以后,绘有车骑出行内容的东汉壁画在河南、河北、内蒙古等地都有发现,但这幅出行图的画法与其他墓葬壁画却有不同。......
2023-11-29
东周『事君子』玉印1992年洛阳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出土高1.8厘米,直径1.7厘米。印面篆刻『事君子』三字,『君子』二字是合文。出土“事君子”玉印的C1M3943战国墓同样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区内东北部,那里密集分布着东周墓葬和车马坑,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葬的重点区域。“事君子”玉印印文拓片......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