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洛阳东汉鎏金铜羽人的发现与研究

洛阳东汉鎏金铜羽人的发现与研究

【摘要】:东汉鎏金铜羽人1987年洛阳东郊汉墓出土通高15.5厘米,底宽9.5厘米。东汉铜羽人大耳出于头顶,双手捧持之物应是盛装灵芝之类长生不老药的“玉箱”。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洛阳鎏金铜羽人双手所抱扁方形和圆形中空筒各一个,圆筒之“圆”喻指升天仙境,扁方之“方”喻指阴间地界。此外,在洛阳发现的东汉画像镜上也有类似的羽人造型。

东汉 鎏金铜羽人

1987年

洛阳东郊汉墓出土

通高15.5厘米,底宽9.5厘米。通体鎏金,长脸尖鼻,两长耳竖立,梭形眼,颧骨与眉骨隆起,头发向后梳成锥形髻,两臂前伸,双手持一中空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连体插物架。羽人身体微倾,呈跽坐状,身着无领紧袖交襟长衣,宽肩束腰,全身刻有线条纤细的羽纹、卷草纹和云气纹,背部双翅上饰卷云纹,有乘风欲飞的仙人气派。

中国羽人最早的记载见于屈原的《楚辞·远游》。诗文中说:“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洪兴祖注曰:“羽人,飞仙也。” 《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记载:“羽人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王逸注曰:“《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东汉《论衡·无形篇》记载:“图仙人之形,体身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千岁不死。”上述古代典籍描述羽人的总体特征是:身披羽毛,鸟喙赤目,并生有翅膀,能飞行,但绝不失人形。因为神仙家的人生终极目的是做长生不老的神仙,所以,秦汉以前人们想象的仙人,大抵都是身生羽毛有翅膀而超然物外的人。(www.chuimin.cn)

鎏金铜羽人局部放大图

汉代铜羽人传世品和出土品稀少。1966年在陕西西安市西关南小巷,距汉未央宫北不足5米处,发现了一处西汉铜器窖藏,出土了与洛阳东汉铜羽人极为相似的西汉铜羽人,只惜西安所出铜羽人手中所持器物佚失。汉诗《长歌行》中描写仙人的形象为“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东汉铜羽人大耳出于头顶,双手捧持之物应是盛装灵芝之类长生不老药的“玉箱”。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洛阳鎏金铜羽人双手所抱扁方形和圆形中空筒各一个,圆筒之“圆”喻指升天仙境,扁方之“方”喻指阴间地界。这种连接构铸的方式与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吻合,可能喻示墓主灵魂升天的通道。

生死是人类思想史上永恒的主题,超越生死大限的尝试是人们本能的诉求。贺西林先生的研究成果表明,汉代羽人主要肩负三项神圣使命:一为接引升仙,赐仙药;二为行气导引,助长寿;三为奉神娱神,辟不祥。作为飞仙,羽人出没于阴阳两界,既关照生者,又慰藉死者,是引导众生与亡魂飞升仙界的使者。在洛阳出土的诸多汉魏文物上,都存在神仙羽人的形象。如1957年发掘的西汉壁画墓隔墙两侧砖雕上的羽人“乘于龙背之上,头戴伞帽,发后飘,上穿绿色短褂,背有绿色羽翼”。1972年洛阳七里河东汉墓出土的百花灯上的羽人,头戴冠,穿红色短裤,两手前伸,作驾龙腾飞状。此外,在洛阳发现的东汉画像镜上也有类似的羽人造型。这些艺术风格与古希腊古罗马常见的有翼天使和爱神埃洛斯在表现手法上存在一定共通性。

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这件鎏金铜羽人,出土在封土高达6.8米的大墓中,考证墓主人应该是王侯或大贵族一类的人物。两汉时期,随着黄老学说的兴起,道教也逐渐壮大。上层统治阶级迷恋神仙不老思想的泛滥,直接导致贵族阶层和民间求仙与不死观念的广泛传播。洛阳鎏金铜羽人背部生有双翅,周身刻有线条纤细的羽纹,契合了神仙家通过吸风饮露而生出翅膀,最终实现自由飞升、永恒不灭的人生理想,也是世人渴望求仙长生和得道升仙思想的直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