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洛阳王城出土的西汉郡国五铢钱范

洛阳王城出土的西汉郡国五铢钱范

【摘要】:西汉郡国五铢钱范1976年洛阳王城公园扩建工程中出土通长26厘米,上宽7.5厘米,下宽7.2厘米,边厚0.4—0.6厘米,重875克。就全国范围看,虽然发现了大量的汉五铢钱,但是郡国五铢钱范却并不多见。这件郡国五铢钱范的出土地点南距中州中路仅100余米,西距涧河之滨200米,那里正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汉河南县城遗址所在地。郡国五铢钱范拓本

西汉 郡国五铢钱范

1976年

洛阳王城公园扩建工程中出土

通长26厘米,上宽7.5厘米,下宽7.2厘米,边厚0.4—0.6厘米,重875克。长方形,铜质赤褐,上端内收,下有合范缺口。上端喇叭形浇口与下面腹部直道流槽相接,直道流槽宽0.6—1厘米,流槽左右各有五铢钱阴模七个,与流槽之间均有支槽接连,五铢钱模直径2.7—2.8厘米,穿径0.9厘米。钱范的直道流槽两侧,还有11处明显的记录标志,如仰月形记号、等腰三角形记号等。(www.chuimin.cn)

郡国五铢的铸造,始自汉武帝元狩五年 (前118年),正当“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的历史背景下。仅仅过了三年,众公卿就以“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为口实,“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侧,一当五”。至元鼎四年(前113年),“赤侧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简而言之,诸郡国铸钱在不超过五年时间内终被废止,中央收回了铸币权,统一了货币的发行。就全国范围看,虽然发现了大量的汉五铢钱,但是郡国五铢钱范却并不多见。这件郡国五铢钱范的出土地点南距中州中路仅100余米,西距涧河之滨200米,那里正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的汉河南县城遗址所在地。《尚书·召诰》疏引《地理志》说,“河南郡治在河南县”,因此,这件郡国钱范,当属铸币权尚未统一收归上林三官,即公元前113年之前的河南郡国五铢钱范。

洛阳出土的郡国五铢钱范直径达2.7—2.8厘米,与通常五铢钱2.5厘米的直径相比较,即便除去铸钱过程中的收缩率也未免不合常制,这与郡国铸钱的钱币质量有关。《史记》记载:“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索隐》注解曰:“谓多奸巧,杂以铅锡也。”由于铅、锡较铜相比质地疏松,收缩率大,因此,所铸造钱模就要放涨其尺寸,才能兼顾赚利作巧之便。字文上“五铢”二字的“五”字中间两笔由直而曲,上下两笔平行,与内外廓相连;“铢”字的金字上端呈三角形,瘦长如箭镞,朱字的两侧笔画方折,下半部较上半部略长,与《洛阳烧沟汉墓》《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中早期五铢钱样式略同。只是,这块郡国五铢钱范中“五”字中间笔画曲直有异,“铢”字的金字旁上端也有镞形或较大些的正三角形之别,这些都应该是“郡国五铢竞相杂铸”,各不统一的结果。这些细节对于我们探讨西汉早期五铢钱的样式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郡国五铢钱范拓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