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周『事君子』玉印:来自洛阳藏宝中的历史

东周『事君子』玉印:来自洛阳藏宝中的历史

【摘要】:东周『事君子』玉印1992年洛阳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出土高1.8厘米,直径1.7厘米。印面篆刻『事君子』三字,『君子』二字是合文。出土“事君子”玉印的C1M3943战国墓同样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区内东北部,那里密集分布着东周墓葬和车马坑,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葬的重点区域。“事君子”玉印印文拓片

东周 『事君子』玉印

1992年

洛阳西工区C1M3943战国墓出土

高1.8厘米,直径1.7厘米。玉印作圆柱形,长方形扁平钮,钮下有穿。玉色温润,呈青白色。印面篆刻『事君子』三字,『君子』二字是合文。(www.chuimin.cn)

印玺是表示权力和凭信的工具,玉印是中国古代印章中除青铜印之外,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印玺,是中国印玺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玉印玺的全盛时期在先秦至两汉时期,隋唐以后,虽然一些贵族士大夫还把玉印作为文房雅赏的必备征信之物,但终究不能与早期玉印同日而语。战国玉印书法隽永、刻工古拙、存世稀少,历来为藏家所珍爱。现存于古代著录及流传于世的战国秦汉玉印,数量有500余方,又以两汉居多,战国次之,秦代则稀若麟凤。战国玉印总体上尚未脱离金、铜印玺的影响,鉴于较为坚硬的玉质印材不易受刀,产生了所谓“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在印文书法上奇姿圆活,在构图上疏密分明,在穿插与呼应中取得了整体的稳定与和谐。这件玉印秉承了战国玉质印章制作精良的传统,印身厚实敦稳,印文章法严谨、避让有情、笔势圆转,文字笔画多为每一笔的中部较宽,字口稍深,两端尖锐,字口略浅,全无板滞之意,具有淳朴古雅的艺术特色,是战国玉印中少见的精品。

出土“事君子”玉印的C1M3943战国墓同样位于东周王城遗址区内东北部,那里密集分布着东周墓葬和车马坑,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葬的重点区域。从墓葬位置考察,这座墓葬与东周王陵区诸大墓存在一定联系,应属于战国晚期周王室的陪葬墓。C1M3943共出土各类器物63件,其中40多件为金、玉、玛瑙质地的文物珍品,所出文物品类之上乘,造型之美观,在洛阳已发现的战国墓中较为少见。玉印印文“事君子”多为女子所用吉语,结合墓中出土的用铁丝串联玉带钩、工艺复杂的六山纹铜镜,以及出土在铜镜之侧的化妆用半球形粉块,我们认为墓主人应该是一位女性贵族。

“事君子”玉印印文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