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兽面纹铜斝洛阳出土高15.2厘米,口径12厘米。铜斝身饰清晰精美的兽面纹、云雷纹和连珠纹。商代酒器以爵、角、觚、觯(音志)、斝等五种器物出土较多,合称为“五爵”。这件兽面纹铜斝圆锥形的三足尖而锐,分布的角度极为考究,如果我们把斝足的三点连线后,可以形成一个等边的三角形。遥远的商朝是崇尚神权的时代,在各种祭祀活动和礼仪场合中,青铜器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媒介,铜斝也不例外。......
2023-11-29
东周 狩猎纹铜壶
1982年
洛阳西工区中州路出土
通高39.5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23.4厘米。长颈,肩附两环形耳,圈足饰夔纹、S纹。狩猎纹铜壶纹饰从上到下共分八层,每层左右两组图案相同,并用梭形纹分界,以浅浮雕的手法刻画了人与虎、豹、野牛、鹿等动物相搏斗的场面。
狩猎纹铜壶图案第一层展现的是两只对立展翅欲飞的三首鸟,中间则有两蛇相交,身后各有一小蛇,神秘奇异。在第二层饱满流畅的云纹下,次第展开了惊心动魄的狩猎场面。图案的第三层,一人手持短剑正用力攻杀一只猛兽,兽颈横穿一矛,仍在作激烈的反抗,在兽的下方,刻画有一受惊吓而欲逃走的小兽,增加了狩猎活动的真实性。画面的第四层是一人张弓,一人持剑,正在合力攻杀一只筋疲力尽的雄鹿,鹿与持剑人之间有旌旗形物。从第五层至第六层,艺术家还刻画了人们挽弓持剑猎杀猛兽和飞鸟的情景。第七层之后,多装饰以神怪的鸟形和窃曲纹,狩猎场面逐渐结束。
狩猎对于古人而言,意义非同寻常。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原始的渔猎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然也不例外。在冷兵器时代,弓矢是狩猎活动中不可替代的杀伤型武器。通常,为突出狩猎活动的重要性,在出猎前,古人会举行一些必要的祭祀仪式,还会有相应的猎物分配制度,“大兽公之,小兽私之”,猎手们在打猎后,只能留下小猎物自用,或取其皮毛来制作裘衣,大猎物则要贡献出去,并且在不同的时令应献不同的猎物,“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鹿豕群兽”。至于猎取的对象,则主要以野猪、兕(音寺,指独角犀牛)、熊、豹或行动迅捷的鹿等大型兽类为多,它们是射杀场面中最常见到的几种兽类,都是能够体现猎手勇气和实力的猎物。(www.chuimin.cn)
狩猎纹铜壶上的纹饰是春秋战国时期真实狩猎场景的艺术再现。那些雕刻浮浅的纹饰好似用利器作笔在器物表面刻画而成,正像是为汉代汉画像石艺术提供了直接的先导。不由使人一咏三叹的是,那引满的弓、飞行的鸟和持剑的人,真实地反映出对人世间现实生活的充分肯定和对传统宗教的挣脱,表明东周时期铜器的制作已经逐渐突破宗教的藩篱,释放了观念、情感和想象力的全新审美情趣。
狩猎纹铜壶出土于洛阳西工131号战国墓,墓葬位于中州中路北侧的东周王城遗址内,年代为战国中期或稍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件纹饰相近的铜壶。131号战国墓丰富的随葬品中包括有五鼎组合,按照周代礼制,墓主人应是卿大夫一级的贵族。
狩猎纹铜壶局部图案放大图
狩猎纹铜壶纹饰拓本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商代兽面纹铜斝洛阳出土高15.2厘米,口径12厘米。铜斝身饰清晰精美的兽面纹、云雷纹和连珠纹。商代酒器以爵、角、觚、觯(音志)、斝等五种器物出土较多,合称为“五爵”。这件兽面纹铜斝圆锥形的三足尖而锐,分布的角度极为考究,如果我们把斝足的三点连线后,可以形成一个等边的三角形。遥远的商朝是崇尚神权的时代,在各种祭祀活动和礼仪场合中,青铜器是连接人间与神界的媒介,铜斝也不例外。......
2023-11-29
宋代紫定碗1983年洛阳出土高5.4厘米,口径17.5厘米。定窑是继唐代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创烧于晚唐,极盛于北宋,宋代以后,制瓷技术又有了很多创造和进步,胎釉呈现出精、白、薄等显著特征。由于定窑瓷质精良,釉色精美,博得了皇家的喜爱,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产品身价倍增,风靡一时。宋代太平老人在《袖中锦》一书中将定窑瓷器与蜀锦、浙漆、吴纸同列为天下第一。......
2023-11-29
东周透雕四龙铜方镜1988年洛阳西工区出土长11.2厘米,宽11厘米,厚0.4厘米。透雕四龙铜方镜、镶嵌琉璃珠山字纹镜等集中出土在洛阳地区的战国墓葬中,反映出洛阳是当时制作特种工艺镜发达的中心地区。透雕四龙铜方镜整体造型动感十足,改变了铜镜装饰的传统形式,以镜背富有空间透视效果的透雕图案,表现了四只蛟龙四首相依,龙身卷曲与镜缘相接的欢快氛围,呈现出一派四龙飞升、万象更新的吉祥景象。......
2023-11-29
西汉四神纹彩绘陶壶1980年洛阳烧沟出土高46.7厘米,口径17厘米,腹径32厘米。四神纹彩绘陶壶(局部)彩绘陶壶的流行与汉代“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的厚葬之风密不可分。汉代彩绘陶壶是盛装粮食等物品的随葬陶器。至今,考古工作者在洛阳烧沟、中州路、涧西等地发掘了2000余座汉墓,出土的彩绘陶壶已有数百件之多。两汉时期,四神纹还常用作建筑、瓦当、陶器、铜镜的装饰,其广泛流行与汉人避邪求福的观念相关。......
2023-11-29
西周斜线纹铜鬲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通高11厘米,口径13.6厘米,重0.87千克。有学者研究认为,以西周穆、共为界,青铜鬲在礼制系统中的功能出现了重大变革。考古资料证实,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西周中期的“列鬲”,如北京房山琉璃河象首鬲一组四件,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季墓出土的铜鬲一组八件等等。洛阳出土的斜线纹铜鬲,传递了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功能转化的信息。斜线纹铜鬲线图斜线纹铜鬲铭文拓片......
2023-11-29
东周繁阳之金剑1974年洛阳西工区出土长45厘米,宽3.9厘米,厚1厘米。洛阳出土的“繁阳之金”剑四字铭文的字体风格,与战国晚期楚王盘的铭文风格相近,可知该剑为楚器。通过与洛阳同时期发现的其他高规格贵族墓相比较,出土“繁阳之金”剑的墓主人身份是仅次于周天子的王室贵族成员。作为这座战国墓葬最重要的收获,“繁阳之金”剑已经成为研究东周时期周、楚关系的难得实例。......
2023-11-29
夏代乳丁纹铜爵19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四角楼村出土通高22.5厘米,流至尾长31.5厘米,壁厚约0.1厘米。乳丁纹铜爵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酒器之一。今天,当我们从鉴赏的角度来细观洛阳出土的乳丁纹铜爵时,会发现它宛若一位轻盈舒展、迎风而立的窈窕淑女,周身散发着俊巧清逸的气息。乳丁纹铜爵局部放大图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基址复原模型多少年来,史籍中明确记载的夏代是否存在?......
2023-11-29
宋代瓷质象棋子1997年洛阳西工区宋墓出土直径2.5厘米,厚0.3—0.5厘米。这种棋盘与国际象棋相仿,棋子因“身份”贵贱不同分居内外又与象棋相似。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时期。北宋末年,象棋的模式定型为有河界的棋盘和三十二枚棋子,“将”在九宫之中等等。至南宋时期,象棋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棋艺活动。已知的考古资料表明,瓷质象棋子在河南省鹤壁集瓷窑遗址发现过三枚,分别为“象、马、卒”;安徽省凤台连城遗址只发现一枚“将”。......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