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周兔纹铜觯:洛阳铁二中出土的历史宝藏

西周兔纹铜觯:洛阳铁二中出土的历史宝藏

【摘要】:西周兔纹铜觯1971年洛阳铁二中M120出土高13厘米,口径6.9厘米,腹径7.1—8.5厘米。出土兔纹铜觯的西周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方向的陇海铁路线上,与1964年开始发掘的庞家沟西周墓群相隔仅三四百米。兔纹铜觯器腹内的铭文“戈”,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见,是殷商时期的重要部族——戈族的族徽符号。除兔纹铜觯之外,这座墓葬中出土的卣、尊、斝、爵、觚等青铜器上的铭文均为“登乍尊彝”四字。兔纹铜觯局部放大图兔纹铜觯纹饰线图

西周 兔纹铜觯

1971年

洛阳铁二中M120出土

高13厘米,口径6.9厘米,腹径7.1—8.5厘米。器稍瘦高,侈口,鼓腹,圈足,颈部饰有一周兔纹,上下各有弦纹一周,腹内有铭文『戈』一字。

青铜觯是古代一种小而圆的饮酒器,可分为扁圆觯、圆觯、椭方形觯三种形制,特征是侈口,束颈,深腹,圈足,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西周后期基本绝迹。《说文·角部》曰:“觯,乡饮酒角也。”从“觯”的字形分析,这类酒具可能源于上古时期兽角制作的水器。以往学者们在著录时常有将觯与觚相混淆的现象。其实,两者从器形上还是可以区分开的。一是觚一般较觯高;二是觚的形制为喇叭形口,束颈,腰两侧为弧形;三是觚的圈足与器身连为一体成同一弧度。在青铜觯流行之前,青铜觚常与爵配对,构成酒器的基本组合。铜觯出现后,觯与爵和觚一样,成为常见的酒器之一。

出土兔纹铜觯的西周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方向的陇海铁路线上,与1964年开始发掘的庞家沟西周墓群相隔仅三四百米。编号M120的墓葬为一座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墓室中间有仅存灰痕的木椁,椁下有一层红色朱砂,保存较为完好。随葬品除墓主人枕骨后的玉饰,嘴内含的12枚贝外,还出土有铜鼎、铜簋、铜卣(音友)、铜尊、铜斝、铜爵、铜觚、铜觯,以及铜锛、陶罐和蚌饰等,随葬铜器的纹饰大多也是西周前期铜器上所常见的,唯独铜觯上活泼生动的兔纹较为罕见。这件器物颈部的八只小兔相对而视或相向而逐,妙趣横生。这种写实性的装饰风格与西周康王时期“貉子卣”上曾见的卧鹿纹形象有异曲同工之妙。铜器纹饰风格上悄然发生的变化表明,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已经从殷商时期的凝重繁缛走向活泼自然。(www.chuimin.cn)

M120还保留了若干商墓的习俗和遗风,比如墓底中间长方形腰坑,坑内殉葬有狗骨架一具,随葬的青铜器中饮酒器占了大多数。兔纹铜觯器腹内的铭文“戈”,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见,是殷商时期的重要部族——戈族的族徽符号。经过西周武王伐纣直至周公东征平定管蔡之乱,戈人作为殷商的族属,有可能遭到了冲击,致使戈人四散逃命,分布到了全国各地。目前,在陕西、山西、河南安阳、山东、四川、湖南等地都发现有带有“戈”字族徽的铜器,可以说明这支古遗民在西周时期的扩散情况。

除兔纹铜觯之外,这座墓葬中出土的卣、尊、斝、爵、觚等青铜器上的铭文均为“登乍尊彝”四字。铜器铭文中反复出现的“登”,是墓葬主人的名字。作为商代戈族的后人,登应是在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成周前后随大批殷人来到洛阳。这些“殷顽民”被集中安置在今洛阳东郊(瀍东)的划定区域中,尽管已失去了政治权势,但仍然保持着贵族的身份。“登”的墓葬远离殷人的墓葬区,却埋葬在了西周铸铜作坊附近,说明他生前很可能是铸铜作坊管理者。

兔纹铜觯局部放大图

兔纹铜觯纹饰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