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原始青瓷罍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高27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2.8厘米,肩宽28.8厘米。洛阳出土的西周原始瓷器, 基本上已经具备了早期瓷器的基本特征。这件原始青瓷罍出土于西周早期的一座中型竖井墓中。北窑西周贵族墓地所出数量众多的原始青瓷造型古拙质朴,古人在制瓷时所表现的蛮态野趣是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2023-11-29
西周 召伯虎铜
1993年
洛阳东郊C5M906号西周墓出土
通高21厘米,口长23.3厘米,宽16.7厘米。器物呈横长椭圆形,附耳高于器口,平口微敛,浅腹微鼓,底微外弧,口沿下饰一周窃曲纹,身饰四周凹弦纹,柱足饰兽面纹。器盖和器身有子母口相和,顶部有两组双双相连的矩形扁钮,主要功能是可以将器盖翻转过来,作为第二件带四足的食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铜内底、盖内各有『召伯虎用乍朕文考』铭文两行八字。
关于铜(音许)的具体用途,1990年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西周晚期兽叔
,就以四行三十三字的铭文明确指出是用来盛放稻米、高粱米等食物的器具。铜
流行于食器大为盛行的西周中晚期,进入春秋早期后急剧衰减,春秋后期逐渐消失。宋代以来习惯称此类器物为簋,而称簋为敦。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著《商周礼乐器考》始为其正名,将
与簋区分开来。(www.chuimin.cn)
出土召伯虎铜的墓葬位于洛阳马坡村东1.3公里处,正处于洛阳市东郊两处著名的西周贵族墓地——邙山南麓的马坡村、北窑村一带,属于马坡周墓群的范畴,那里在1949年前后出土过许多有铭文的珍贵青铜器。这座墓葬基本没有受到盗扰,墓中出土了较为完整的铜器组合,分别为鼎、壶、盘、匜(音移)各一件,
两件。在这几件铜器中,只有召伯虎铜
是打磨光滑的实用器,同出的另一件铜
器底和器盖铸造都不够平整,而铜壶两侧的附耳不通,根本无法贯索,圈足内的范土甚至都没有清理干净,制作较为粗糙,皆无铭文,可以明显地看出实用器与随葬明器不同。
召伯虎铜铭文中提到的召伯虎,学者们认为是西周历史上很有名的召穆公。据《史记·周本纪》载,召穆公在厉王时已为大臣,后来又辅立宣王。综合铭文所记,这座墓葬很可能是召伯虎之父幽伯之墓,召伯虎的父母——幽伯和幽姜,是召族的宗君和宗妇,铜
是召伯虎为其亡父幽伯所作的祭器。1949年以后,洛阳很少发现西周晚期青铜器,这座墓葬出土的一系列铜礼器为本地区西周晚期铜器的断代提供了宝贵资料。
召伯虎铜正、侧面线图
召伯虎铜内底、盖内铭文拓片
有关洛阳藏宝中的历史的文章
西周原始青瓷罍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高27厘米,口径15.2厘米,底径12.8厘米,肩宽28.8厘米。洛阳出土的西周原始瓷器, 基本上已经具备了早期瓷器的基本特征。这件原始青瓷罍出土于西周早期的一座中型竖井墓中。北窑西周贵族墓地所出数量众多的原始青瓷造型古拙质朴,古人在制瓷时所表现的蛮态野趣是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
2023-11-29
西周宗人斧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M14出土通高11.2厘米,銎(音琼)长4.1厘米,宽2.8厘米。玉牛形调色器局部放大图玉牛形调色器俯视图宗人斧拓本从《洛阳北窑西周墓》可知,北窑西周贵族墓地绝大部分玉器均出自大中型墓葬中。说明周王室和卿大夫的采邑都设有“宗人”的职官,这件铜斧铭文“宗人用”之“宗人”,应是西周王室的命官。M14同时出土了珍贵的玉牛调色器和宗人斧,说明墓主人应该是一位政治地位较高的贵族。......
2023-11-29
西周斜线纹铜鬲1964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通高11厘米,口径13.6厘米,重0.87千克。有学者研究认为,以西周穆、共为界,青铜鬲在礼制系统中的功能出现了重大变革。考古资料证实,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西周中期的“列鬲”,如北京房山琉璃河象首鬲一组四件,三门峡虢国墓地虢季墓出土的铜鬲一组八件等等。洛阳出土的斜线纹铜鬲,传递了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功能转化的信息。斜线纹铜鬲线图斜线纹铜鬲铭文拓片......
2023-11-29
西周兔纹铜觯1971年洛阳铁二中M120出土高13厘米,口径6.9厘米,腹径7.1—8.5厘米。出土兔纹铜觯的西周墓位于洛阳老城东北方向的陇海铁路线上,与1964年开始发掘的庞家沟西周墓群相隔仅三四百米。兔纹铜觯器腹内的铭文“戈”,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见,是殷商时期的重要部族——戈族的族徽符号。除兔纹铜觯之外,这座墓葬中出土的卣、尊、斝、爵、觚等青铜器上的铭文均为“登乍尊彝”四字。兔纹铜觯局部放大图兔纹铜觯纹饰线图......
2023-11-29
西周人俑铜辖1966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M451出土通高25.5厘米,辖首俑高18.5厘米,宽10.3厘米。人俑铜辖是西周车器。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群出土各种铜辖达40件之多,以兽头形辖和饕餮纹辖为主,形制独特的人俑铜辖在全国同类器中尚属少见。这座墓葬出土的人俑铜辖为一对两件,还发现随葬有完整成对的毂饰、衡、、辖等车部件,并未见已朽的车马痕迹,这种情况在中、小型墓葬中鲜于见到。......
2023-11-29
西周方座铜簋1966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西周容器,通高30.5厘米,口径22厘米,方座长、宽均为19.2厘米,重15.3千克。这件方座铜簋与前文所述兽面纹铜方鼎一起出土于洛阳北窑西周墓区一座竖井形中型墓中 。从已发掘的三百余座西周墓和七座车马坑看,只有八座小型墓得以幸免。方座铜簋铭文拓片及线图结合古籍记载及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群等考古发掘资料,可以初步判断,西周初年营建的洛邑成周城址应该横跨瀍河两岸。......
2023-11-29
西周兽面纹铜方鼎1966年洛阳北窑西周贵族墓出土通高36厘米,长33厘米,腹深13.5厘米,重11.7千克。青铜鼎始于夏代,盛于商周,有圆鼎、方鼎和异形鼎之分,其中,西周方鼎的具体用途与圆鼎有所不同。兽面纹铜方鼎局部放大图兽面纹铜方鼎饕餮纹拓本北窑西周墓的发掘,是洛阳博物馆自1958年建馆以来,首次独立展开的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它的发现与发掘,是1949年以来我国西周考古的重要收获之一。......
2023-11-29
东周铜兽2001年洛阳唐宫西路东周墓出土高12.2厘米,长19.8厘米。铜兽头微上昂,造型呈S形,憨态可掬,整个身躯明显向后压制,似有一跃而起之势。它似牛非牛、饱满浑厚的体态,圆润的腹部,身上精美繁密的纹饰,使人很容易把它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瑞兽通常是神仙的坐骑,可助飞升。......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