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西医治疗技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中西医治疗技术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摘要】: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美容中不仅被用作理论上的阐释,而且还具有指导美容实践的意义。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正常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但实际上相乘相侮只能说明疾病的转变,并不能据此判断疾病的轻重。主要是根据五行学说的相生与相克规律来确定的。总之,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辩证唯物观,五行分类是中医皮肤美容调治的依据。

二、五行分类——中医皮肤美容调治的依据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构成的。通过抽象以后,可以将世界上所有事物归于木、火、土、金、水五类,同时,用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等关系阐释事物之间的运动变化和相互关系。五行学说是古人在认识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中形成的一种朴素唯物思想。

五行学说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行之间的乘侮来阐释病理变化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美容中不仅被用作理论上的阐释,而且还具有指导美容实践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和形体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人体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行相类比,将人体内脏分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按五行的分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根据五行学说中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人体脏腑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如肝血充足可以养心血(木生火),心阳充足可温脾阳(火生土),肾精可养肝阴(水生木);脾化水湿可防肾水泛滥(土克水),肾水充足可防心火过盛(水克火)。五行相生、相克关系的正常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www.chuimin.cn)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本脏之病可传至他脏,他脏之病也可传至本脏,均可以用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根据相生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有“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某一脏有病时,影响到“我生”之脏。“子病犯母”是指某一脏有病时,影响到“生我”之脏。根据相克关系所产生的传变有“相乘”和“相侮”。“相乘”是指相克一方太强,或被克一方相对较弱而出现的克伐太过的病理现象。“相侮”是指一方太强,不仅不受克己一方的克制或是一方太弱,丧失对克制所出现反克的病理现象。但实际上相乘相侮只能说明疾病的转变,并不能据此判断疾病的轻重。

3.用于损容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体表的疾病也可以追及到脏腑。人体内脏分属于五行,内脏的功能活动可通过面色、声音、气味、脉象等反映到体表,五行学说将五色、五音、五味等归属五脉。因此,在对损容性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材料,再根据五行归属及其生克乘侮的规律来推断疾病。正如《难经·六十一难》所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另一方面五行学说也可以用来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五行学说的相生与相克规律来确定的。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属于我国古代的辩证唯物观,五行分类是中医皮肤美容调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