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现规划的基本步骤

大学生职业发展:实现规划的基本步骤

【摘要】:图1-1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图。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被称之为“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对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

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自我探索、探索职业世界、职业生涯决策、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行动和反馈评估6个环节。图1-1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图

(一)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是指通过科学认知方法,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探索是为了形成职业自我概念,这将是人们做出正确职业选择的基础。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做出最佳的选择。进行自我评估时,要做到客观、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img1

图1-1 职业生涯规划流程图

自我探索的主要内容是与个人有关的所有因素,也就是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价值观、能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了解这些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要了解自己的体质情况、健康情况等,因为一部分职业对人的生理条件有限制,在充分了解自身的生理状况后,才能判断出自己不适合从事的职业种类。

价值观是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被称之为“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对人的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职业价值观的存在,使人们根据自己对职业价值的判断来采取择业行动,人们只选择那些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职业。所以人们还需要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人们需要了解自己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另外还要学会如何培养和发展各种职业能力。

兴趣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喜欢程度以及对学习、职业等活动积极参与的态度和倾向。当兴趣主要指向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时,就称之为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在职业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时,就会努力地去工作。职业兴趣与职业环境所需求的职业类型相匹配,可以促进人的职业定向与职业选择,增强人的职业适应性。

性格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性的倾向、举止、态度和特点等复杂的个性。对自己的个人偏好了解得越多,才越有可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工作。

(二)探索职业世界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求个体了解自己,还需要人们探索与职业有关的各种选择。在社会中,可以选择的机会是非常多的,要想正确评估个人在社会当中的最佳位置,就需要研究各种可供选择的信息,并了解各种选择之间的联系。其内容包括:影响个人未来发展的,一定时期内的职业发展趋势;了解一个具体职业的信息;了解职业对个人所要求的各种素质和技能;职业对教育和培训的要求。

职业世界的探索过程中需要了解社会观念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或服务方式变化、社会的劳动力供求总形势,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以便人们从宏观对职业岗位与职业人才需求的影响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比如,社会发展到知识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要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从操作型向智能型的转换、从单一型到复合型的转换、从适业型到创业型的转换;社会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这一领域的就业机会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天地;社会的劳动力供求总形势的变化态势等。探索职业世界,需要我们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也就是说,接受培训和再教育成为平常事。进入职业社会之后人们必须要多次接受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从而提高自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

大学生还需要对所学专业进行充分了解。专业是确定自我未来职业领域和发展方向的一个基础条件之一。如果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相应的理性思考,对专业选择主要建立在自我对该专业的感觉的基础上,会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产生不良影响。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认识的基本内容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该专业对应的职业世界中的职业群;所在学校历届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地区分布和具体就业情况等。

(三)职业生涯决策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做出决策。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一天清晨起床后,我们问自己,今天天气怎么样,我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出门?这两天感冒了,是不是需要多穿点衣服?在对自己和环境的信息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做出一个是否需要添衣服或减衣服的决定。

在对待个人选择职业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将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职业世界认识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运用决策方法和策略,最终做出一个职业选择。当然,每个人的决策方法是不一样的,有的决策方法会限制你的潜力,有一些则会帮助你走向成功。人们需要学会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式,在给定的信息下,制定出一个最佳方案。(www.chuimin.cn)

(四)确定职业生涯目标

每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确立职业发展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只有树立了目标,才能明确奋斗方向,并加以行动,一步步走向成功。如果没有职业发展目标,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漫无目的的。很多成功的个人都是早早定下了明确的职业目标,然后在求职过程中不断与那个目标看齐,这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时,我们应该进行理性的、系统性的思考,明确自己的目标。

小故事:穿越玉米地——一个来自哈佛大学的调查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时,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浅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很清楚甚至根本不清楚。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由于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在不断深入,所以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并不是单一静态的,而是一系列的动态发展历程。所以在确定生涯目标时,并不要求一次成型,可以不断形成数个暂定的生涯目标,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和环境变化进行反馈和调整,以期不断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自我。

(五)行动

行动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重要部分。在充分了解了自我和职业世界,初步确定了职业目标后,需要掌握必要的求职策略和技巧,并加以实践。

大学生处于生涯建立期,这个阶段的行动主要是指为求职开展的一系列行动,主要包括:寻找工作机会,了解职位信息,发展人际关系,准备求职简历和面试。这些行动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成功获得第一份工作,顺利地展开自己的职业生涯。

要获得各种工作机会,必须找到获取工作信息的渠道。典型的信息渠道包括各种机构提供的信息服务,参加各种人才招聘会,翻阅报纸和杂志刊登的招聘广告,上网寻找工作信息等。

了解和获取职位信息是求职是否能与职业生涯目标一致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投入时间、精力和成本去追求一个职业目标时,需要了解某个具体职位的真实情况,以确定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是否与自己追逐的事业相一致。

发展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际关系又被称作“社会资本”,是人们成功就业的一个工具。一位美国专家在研究中发现,获得首次职业过程中运用过社会关系的人占57%,而获得现有职业过程中运用社会关系的人占了59%,这验证了人际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在求职行动过程中,要学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人际关系资源,如亲友、老师、同学和同乡等,来寻求一切可能的工作机会。

求职行动中考验求职者的是简历筛选和面试环节。对于招聘者来说,简历筛选和面试的作用是找出与职位要求匹配的人员。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过程中都要采用简历筛选和面试这两种选拔和考核方法。所以,对于求职者来说,为了能够充分展示自己与职位相匹配的个人特征,非常有必要学习并掌握撰写简历和应对面试的技巧。

(六)反馈评估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非常多。有些因素可以预测,而有些因素却无法预料。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关注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规划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调整短期目标和实施措施,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个过程就是反馈评估。反馈评估过程保证了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

一个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它是变化的,有弹性的,而且是务实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不断地反省和修正职业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便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可以作为下一轮规划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