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家庭医生的起源-《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实用手册》

我国家庭医生的起源-《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实用手册》

【摘要】: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虽然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与家庭医生相差甚远,但是赤脚医生服务农村患者、维护一定辖区范围内的居民健康的理念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是家庭医生的雏形。(二)社区卫生服务引入在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最早引入是在1981年中美两国专家在上海进行的卫生服务调查,其后,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一)乡村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称呼形成在1968年,它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物,是农村社员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切称呼。合作医疗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当时赤脚医生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祖传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务农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到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1985年起,开始实施规范的乡村医生管理,赤脚医生的历史结束。虽然赤脚医生的医疗水平与家庭医生相差甚远,但是赤脚医生服务农村患者、维护一定辖区范围内的居民健康的理念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是家庭医生的雏形。

(二)社区卫生服务引入

在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最早引入是在1981年中美两国专家在上海进行的卫生服务调查,其后,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内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直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社区卫生服务,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卫生服务体系”,初步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作用和要求。其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一定的开展与实施,但各地对于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认识不一,进展相差较大。

(三)社区卫生服务发展(www.chuimin.cn)

到了2002年,随着卫生部等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出台,再次表明国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和决心。到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着重强化政府责任和突出政策配套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大发展,同时,这一文件也首次提出了首诊制的概念,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发挥社区首诊制在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这里要指出的是,与国际上通行的家庭医生首诊制不同的是,国外家庭医生从一开始就是以独立诊所开业为主,而国内则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一平台,因此,一直以来国内所引导的首诊制其实是机构的首诊制,而不是家庭医生的首诊制。

(四)家庭医生内涵提出

2009年起,国内部分医疗卫生事业发达地区,如北京、武汉、上海等地,在大力夯实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了“家庭医生网格化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制”等形式的服务,比如北京的家庭医生式服务、武汉的家庭医生责任制、上海的家庭医生制度等,当然这些服务目前均建立在自愿签约基础上,“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形成以“契约式”、“全科医师团队式服务”为特点的服务模式。对现有政策的突破不大,更多的是现有全科团队服务模式的进一步深化。部分地区如青岛、深圳等,对于特定人群(如高龄老人、贫困人群或外来务工人员)要求其首诊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总体上均属于局部的探索和试点,而且也是以机构首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