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英国职业教育BTEC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英国职业教育BTEC

【摘要】:英国“双证书”制度和“职普等值”理论在职业教育系列中均实行“双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制度,是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英国是目前世界上公认职业资格制度最先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最好的国家之一。英格兰的职业教育普遍采用BTEC教学模式,它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分散为主、以试卷结果判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课程成绩采用等级制。这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正是职业教育应大力提倡的。

英国政府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来推行能力本位教育,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英国“双证书”制度和“职普等值”理论在职业教育系列中均实行“双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制度,是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英国是目前世界上公认职业资格制度最先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最好的国家之一。

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NVQ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按照企业工作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突出实际操作能力,以实际工作表现为考评依据,由73个工业界领导机构同意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NVQ将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资格均分为五级,每个级别反映了实际工作中该级别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在工作中必须履行和具备的责任及能力,三者之间可以实现相互对应、相互交叉转移。各级资格证书的培训都有基本的学历要求,获得证书后可插入对应的学校接受学历教育。不论是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是学历教育,都是以达到国家制定的统一的综合职业能力标准为共同目标,这一共同目标。使得谋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成为可能,也使得学生可以在两类教育间横向或垂直流动。英国为了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又在“高级水平的普通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间推出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新证书——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证书。“职普等值”的推行避免了在英国曾一度出现的,人们由于重视学历轻视专业合格证书,优秀人才大量流向普通学历教育的局面。英国“双证书”制度使得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更加规范而严格,英国的中职教育在入口大、出口也大的局面下,仍能健康地生存与发展,这与英国重视职业教育,关注综合职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和“职普等值”理论是密切相关的。

英格兰的职业教育普遍采用BTEC教学模式,它的考核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分散为主、以试卷结果判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法,课程成绩采用等级制。成绩分为“优秀”、“良好”、“通过”、“不通过”四等。成绩的确定是以任务式的“课业”为主要形式,根据课堂学习中反映出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通过设定某一任务,让学生去完成,将学生完成的课业作为成果对学生做出评定。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业的设计:基本的要求是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综合地包含在某项任务中。课业的设计往往渗透了社会调查、搜集信息和资料、小组讨论、社会企业实践等,最后形成某种实物、图表、模型、艺术作品、策划书、设计报告等。(www.chuimin.cn)

(2)课业的完成:课业是在教师启发下自主完成的,所以做课业的过程是继续学习的过程。在课业中没有一问一答式的内容,有的是课堂上没有论及的内容,做课业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很好的方法。这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正是职业教育应大力提倡的。

(3)课业的评定:对课业的评价既看成果,又看过程。所以完成课业的证据应包括完成这个课业的全部过程的记录、原始资料和最后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评定学生的成绩。

(4)通用能力培养: BTEC教学模式把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BTEC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内容综合在经常性的教育教学之中,因而把握住了这一时间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