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清帝国沉沦中的遗失太平天国藏金

大清帝国沉沦中的遗失太平天国藏金

【摘要】:太平天国在天京苦心经营十几年,掠夺各地奇珍异宝于宫内,各王府也都藏有金银财宝。关于太平天国财富的下落,一时扑朔迷离。关于太平天国藏金的说法,有多个版本。太平天国时期,奉行“圣库”制度。“圣库”制度的具体执行标准,以5两银子为限,凡是藏银超过5两的,就会治罪,甚至处以死刑。很显然,太平天国的圣库已经被其内部的众多将领和官员瓜分了。

太平天国在天京苦心经营十几年,掠夺各地奇珍异宝于宫内,各王府也都藏有金银财宝。然而等到天京破城之日,曾国藩却奏报说一无所获,连钱库都没找到。关于太平天国财富的下落,一时扑朔迷离。

关于太平天国藏金的说法,有多个版本。

1864年夏,曾国荃带领的湘军攻下天京。消息传到北京之后,同治帝大喜。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国库亏空,财政吃紧,连军饷都发不出,实指望攻下天京之后,用太平天国的财宝解燃眉之急。然而,一个月后,曾国藩的奏报让同治帝大失所望。

曾国藩的奏报上说:“多年以来,中外纷传洪秀全非常富有,说他金银如海,百货充盈。我与曾国荃早就商量好了,破城查封钱库后,如果钱财多就进奉户部,少就留做军饷,救济难民。攻下天京后,我们仔细查询,根本没有所谓的钱库。”

曾国藩的奏报递上去以后,朝廷就批复:既然已经查清城里没有财物,那就不必上缴了。

其实,曾国藩说没有钱库,是假话。太平天国时期,奉行“圣库”制度。“圣库”制度要求民众不得私藏财物,而应上缴“天朝圣库”,进行统一分配。“圣库”制度的具体执行标准,以5两银子为限,凡是藏银超过5两的,就会治罪,甚至处以死刑。

作为供给全城居民和军队的“圣库”,其财物之多,可想而知。至于圣库内到底有多少财物,可以从奸细张继庚给清军统帅的信件中看出一二。

在张继庚写给清军江南大营统帅向荣的信,报告了太平天国城内的政府机构、财产安置、地形建筑,以及兵力部署。在第一封信里中,张继庚明确指出,太平军刚占领南京时,运了大批的银两藏在圣库里,一共是1800余万两白银,几个月后,就只有800多万两了。根据张继庚的记载,圣库的地点就在水西门的灯笼巷。

圣库地点确凿,而且有张继庚的文字为证。难道是曾国藩说了谎吗?

原来,圣库虽然确实存在,但在太平天国后期,圣库制度就名存实亡了。

1864年天京沦陷后,忠王李秀成被清兵捉住,他在牢里亲笔写下的供词称:“天京事变”后,国库无存银米,他拿出自家的粮食救济难民,部队没有给养,他只好又变卖家中女人们的首饰。(www.chuimin.cn)

其实,在“天京事变”之前,圣库制度就已经遭到了破坏。在张继庚给向荣的另一封信里说:“伪圣库前九月禀报时,尚存800余万,现只存百万不足。”张继庚在信里还说:“伪东府有一万余两,伪天府有七千余两,伪北府有一千余两,其余大小伪衙也有不少藏银。”

很显然,太平天国的圣库已经被其内部的众多将领和官员瓜分了。这说明,早在太平天国定都之初,圣库制度在执行中就走样了。

不仅圣库内的钱财被瓜分了,在太平天国后期,大量的钱财更是聚积到了洪氏家族的手中。

忠王李秀成在供状中谈到,洪秀全的长兄洪仁发和次兄洪仁达,都横征暴敛,搜刮钱财。这些搜刮来的钱财,都被他们用来奢侈享乐。然而,快乐并不长久,天京陷落以后,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大都战死。其中,洪仁发死于乱军之中,洪仁达被清军俘虏后执行了死刑。他们死后,原先据有的财富也一并消失了。

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实际掌权人,他聚敛的财富是最巨大的。洪秀全从“天京事变”后,变得多疑,不信任别人,他把圣库的财富堆积起来,藏在了他的宫殿里。

湘军入城后,民间传说曾国荃挖得了洪秀全的藏金。相传曾国荃为了把藏金纳入私囊,最终为毁灭证据,一把火烧了天朝宫殿。后来曾国藩用了几十条船,把这些藏金送到了湖南老家。在湖南曾国藩、曾国荃的老家,曾国荃就有一个“大夫第”,建筑配备富丽堂皇,可能是动用了发掘来的藏金。

洪秀全死后,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他刚坐上“龙椅”,清军就攻下了天京。天京失守的当夜,忠王李秀成乘夜幕的掩护,护送幼天王一行逃出城去。在清军的围追堵截中,幼天王一路逃到了堵王黄文金镇守的湖州

曾经有人怀疑,太平天国遗留下来的巨大财富,有相当一部分可能被幼天王带到了湖州。关于这个说法,也不大可能。因为天京城破之时,李秀成护送幼天王假扮清军才得以混出城去。幼天王只顾匆忙逃命,连自己的两个亲弟弟都无法带出,根本不可能带有大量的财宝。

总之,太平天国的银子,除了大部分是被太平天国自己挥霍掉之外,剩下的大部分则被曾国荃运到了湖南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