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十分重视用人,他把田文镜、鄂尔泰等封疆大吏树立为官僚的楷模,以澄清吏治。雍正即位后,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巩固自己的皇位。雍正二年,他又针对康熙末年各地亏空钱粮严重,决定严格清查,对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赃,对民间拖欠,命令在短期内分年带征。雍正帝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旨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雍正在位期间还注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外交关系。......
2023-11-29
雍正帝的驭人之术是有一套的。他作皇子时建立了智囊团,养了一群谋士。雍正帝对这些谋士保持了很深的城府,对他们的忠诚建议和“金玉良言”,不仅不轻易赞成,甚至还时时敲打他们、加以训斥,以显示自己的高明贤良。
雍正帝常常底气充沛、义正词严,简直就是圣人的化身,这只是一种假象。在权谋社会中,这有时也是一种力量,可以给人带来好名声和更多的支持者。
雍正帝对戴铎“十启”的处理,可视为他矫情地呵斥下属的经典案例。
戴铎是雍正帝的一个谋士,这个人做了一件让历史不会忘记的事,就是他在雍正帝做皇子时,给胤禛上了“十启”(十份建议),劝主子去夺取皇位,并献上了自己的一些对策。
对于这些建议,雍正帝表现出了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戴铎上第一启的时候,是康熙五十二年,正是各皇子争夺皇位的关键时期,在这份折子里,戴铎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搞好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二是要和臣僚、下属搞好关系,广积人脉。三是不要掺和是非,不要计较小利。四是要多奖掖提拔优秀人才,为自己的未来打造一支队伍。
胤禛非常想当皇帝,对于这几条中恳建议,却表现出一副很淡漠的样子。他的批复大意是:这些话虽然是金石之言,但对我却一点用也没有。我若有当皇帝的心,断不会这样行事的,况且这(当皇帝)是一件苦差事,避之都唯恐不及,哪里还会主动去追求?至于君臣利害、终身荣辱的关键,根本不在于这个事情(当皇帝)。我只想无祸无福,至终保任,所以你就为我放心好了。像你这样的居心和言语,以后不可再有,慎之慎之。
胤禛的这段话既把自己想当皇帝的心思掩埋了起来,又教训了下属。如果传到外面,还可以让人们看到他淡泊功名利禄的圣人形象。这对于胤禛自身的发展来说,是一股力量,有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www.chuimin.cn)
戴铎的第七启写于康熙五十六年,大意是:胤禛要想成就当皇帝的大业,必须找一处练兵屯粮之所。戴铎自陈愿意去台湾,替胤禛屯聚训练,也可为将来之退计。
对于这个建议,胤禛又将其驳斥了一通。胤禛说:“我以国士待你,比骂我还厉害。你若如此存心,不是非灾,必遭天谴。我劝你好好做你的道罢。”显然,胤禛对戴铎的这个折子里的建议很不以为然。其实,胤禛早就在西北边陲放置了自己的心腹大将年羹尧,哪里还用得着戴铎啊?这借势一骂,又给自己的公众形象加了分。
戴铎的第九启写于康熙五十七年。这一年,康熙的宠臣李光地被从福建召回,传闻是为了商量立太子之事,戴铎怕别人当了太子,仗着与李光地相熟的面子,秘密地向李光地探听消息,并向其建言,夸耀自己的主子“聪明天纵,才德兼全,且恩威并济,大有作为”,同时还对李光地许诺,“大人如肯相为,将来富贵共之”。
戴铎此启主要就是向胤禛汇报此事,借机还分析了几个王爷的优劣和当皇帝的可能性,他的本意当然是希望胤禛当上皇帝。胤禛批道:“我在京时,如此等言语,我何曾向你说过一句。你在外如此小任,骤敢如此大胆。你之死生,轻若鸿毛;我之名节,关乎千古。我作你的主子,正正是前世了。”
这种生气是胤禛装出来的,他这一骂,就把自己不想争皇位的姿态表达了出来,既可以让自己的兄弟们放松警惕,还可以让自己的形象更加高大。中国文化讲究不争名利、以义为重,胤禛对下属这样的训斥正好迎合了大众心理。胤禛继位后,让人把戴铎的“十启”汇编成册,其意是想让后人知道,自己并不想作皇帝,当年戴铎不断地劝他当皇帝,他始终在骂戴铎。
雍正帝玩权术的手段很多,不止于对“十启”的批判。康熙帝晚年时,内心极度渴望得到皇位的胤禛爱上了佛教。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掩饰,以在众兄弟面前表明自己无意争夺皇位,放松对手们的戒备。等到继位并把异己排除干净后,雍正帝不仅拜喇嘛高僧为师,还选刊佛学书籍,展现出虔诚的模样。但在现实中,雍正帝的苛酷严刻却是出了名的。各种史料中记载的“文字狱”,无不诉说着雍正时代的严厉与毒辣。因此,雍正帝信佛也不过在掩饰自己的残忍,假托慈悲而已。
有关燃烧的黄龙旗:在繁华中沉沦的大清帝国的文章
雍正帝十分重视用人,他把田文镜、鄂尔泰等封疆大吏树立为官僚的楷模,以澄清吏治。雍正即位后,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巩固自己的皇位。雍正二年,他又针对康熙末年各地亏空钱粮严重,决定严格清查,对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赃,对民间拖欠,命令在短期内分年带征。雍正帝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旨在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雍正在位期间还注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外交关系。......
2023-11-29
关于雍正的继承帝位,历史学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雍正是由康熙临终传位的合法君主;另一种则认为雍正继位是夺权篡立。雍正继位确实存在许多疑点,这件公案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成为千古疑案。雍正的生母德妃,在康熙去世,胤被囚后不饮不食,不久死亡,其死因可能与帝位争夺、兄弟阋墙有关。雍正即位后不久,年羹尧被雍正下令自杀,隆科多被囚禁至死。雍正即位后,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
2023-11-29
雍正得奏,于七月初三日谕内阁,对《通鉴论》中的“狂悖”议论逐条加以批驳。雍正帝读过之后认为,谢济世不仅毁谤程朱,而且对时政恣意诽谤,尤其痛恨于《注》中所云:“拒谏饰非必至拂人之性,骄泰甚矣”一句,命朝臣议谢济世应治之罪。信中列举雍正之罪状,力劝岳钟琪反清。......
2023-11-29
雍正帝暴死之后,社会上便有了雍正是被吕留良孙女吕四娘刺死的传说。此外,还有一说是雍正被某大侠刺死于厕中;一说则是有仇家女入宫为嫔妃,趁侍寝的机会将雍正刺死。雍正自告病到死亡仅三天,而且是从抱病理政而至突然死亡的。二十三日子时,雍正死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雍正是死于丹药中毒。道士们劝雍正静养节欲,同时服用丹药。关于雍正帝的死因,目前尚无定论,仍为清代历史疑案之一。......
2023-11-29
傅善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太平军打进南京时,傅善祥才16岁,她的姐姐18岁。他对此大加赞赏,朱笔一挥圈定傅善祥为状元。太平军所到之处,大批受苦受难妇女踊跃参军参战。傅善祥的职位是女馆中团团帅,官籍却隶属东王府。傅善祥利用杨秀清对自己的宠爱,使他下令解散了女馆。吃了这一次苦头之后,傅善祥彻底收敛了锋芒,不敢再与洪宣娇争斗了。......
2023-11-29
石达开的目的是越过大渡河,进军四川,但他在大渡河畔被清军与地方土司紧紧围困,陷入绝境。石达开在大渡河畔被清军围困之后,曾率军强渡大渡河,但由于河水暴涨,石达开的军队损失惨重。当时高某一共发现了三件石达开函稿,这封信为其中的一件。有些学者认为,石达开写给清军的信有许多地方与现实不符。石达开被审讯及临刑时的表现,甚至连其敌人也佩服石达开的英雄气概。不过,并不存在石达开写信给骆秉章或唐友耕之事。......
2023-11-29
洪秀全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显亲扬名的家族期望系于一身。在1837年,即使是第三次科举考试失败,相比上帝,洪秀全还是更加亲近孔子。洪秀全认为,科举考试是毫无价值的虚妄之举,它传播虚假的期望,产生错误的程序。洪秀全拿下了执教私塾里的孔子牌位,这也打碎了他的饭碗。洪秀全过激的文化政策引发了领导层内的质疑。洪秀全的激进、荒谬的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改造,只是为敌人造就了巨大的靶子。......
2023-11-29
安徽芜湖说,是关于慈禧出生地传说中最早的一种说法。在有关慈禧出生地的说法中,最独特的是“山西长治说”,此说法又称为“潞安说”。据说,慈禧原本是长治县西坡村汉族农民王增昌之女,名叫王小慊。慈禧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宦之家。而这一年慈禧已经15岁了,所以不存在慈禧生在外地或从外地收养之说。也就是说,慈禧的出生地是北京。持“北京说”的学者由此认定,慈禧太后的出生地是西四牌楼劈柴胡同。......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