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海洋遥感在海洋物理过程和海洋生态监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海洋卫星遥感在海洋大范围调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洋卫星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遥感传感器、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海洋卫星资料的反演和信息管理、分析及应用系统。......
2025-09-30
5.3 声呐图像的形成原理
回波强度反映的是波束与其海底投射点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声能的变化情况。对于回波强度测量的是一个回向散射强度序列。单位时间内,时序采样的个数是测深采样的几倍或十几倍。每个时序采样仍然是球形面的发射波束模式与环形面的接收波束模式在[t,t+ d t]内对于连续波CW在d t小于脉冲长度时间段内形成的交界面。不同于深度测量,回波强度采样测量的是该穿透区内由多个波束模式所包围的波束投射点圆区域。其工作原理如图5-5所示。扫测系统每完成一次测量,便在扇面与海底的交线上形成一组回波强度时序观测量,经过多次测量,即可获得测区内不同位置的回波强度。通过声线改正和图像镶嵌(mosaic)可获得测区声呐图像(见图5-6)。
图5-5 单个波束投射区内的声呐图像时序采样原理
声波穿透区声强可通过一定的灰度级来描述,呈现一定的明暗变化,它既反映了回波强度水平,也反映了海底沉积物的属性。为了得到真实的回波强度,首先必须对影响声强的诸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对其影响进行补偿。所以,在形成声呐图像之前,还需对回波强度进行如下处理:
1.回波强度数据滤波
经过上述预处理后的回波强度数据,还包含着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回波强度数据滤波也可采用深度数据滤波中的算法,但由于数据量庞大,常采用简单的滑动平均滤波,其模型为:
式中:N为选定窗口内声强的采样个数;BS i为第i个被平滑对象,BS j为窗口内声强采样。
滑动平均滤波能够降低回波强度中的噪声,但窗口的大小取决于波束投射点的密度和底质的变化特征。底质类型简单时,应适当增大窗口;否则,应减小窗口。
多波束声呐图像的成像原理如图5-6所示。
(https://www.chuimin.cn)
图5-6 多波束声呐图像的成像原理
2.回波强度采样位置的确定
扫测系统每测量一次形成一个断面,断面内的回波强度采样具有时序性,为了绘制声呐图像,声强必须从时间序列转化为横向距离序列。波束振幅投影法是Neil C.Mitchell在2025年提出的一种确定振幅位置比较有效的方法,如图5-7所示。振幅轨迹为图中W形的声波信号,确定的投影面为相邻测深点k和k+ 1确定的直线,其坡度α根据相邻测深点的深度和距离差确定。设波束的入射角为φ,在角(φ-α)不是很小的情况下,则波束的横向距离为:
d= d0+(i-i0)Δr cosα/sin(φ-α) (5-33)
式中:d0为波束中心的横向距离;i为声强采样序号; i0为对应的波束中心声强采样序号;Δr为斜距方向距离采样的间隔;α为坡度。
如果海底地形起伏变化不大,式(5-33)可以获得准确的回波强度采样位置;反之,粗糙的海底地形将会导致坡度α异常大,这时投影到图5-7中fg线上的振幅对应位置与投影到f'g'(实际投影面)线上的位置就会出现偏差。实际上,该偏差非常小,对于投影距离的计算精度影响甚微。
图5-7 回声强度位置的确定
3.回波强度数据的内插
在完成回波强度数据的滤波和位置的确定之后,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断面上回波强度数据的分布问题。由于测量模式所致,实际上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底部检测的失败将导致回波强度信息无效;粗差的剔除也会引起回波强度数据的空缺。
为得到等间距的声强分布,就需要根据波束投射点的位置对声强进行内差。考虑回波强度数据在断面上的分布特点,采用简单的线性内插便可获得高精度的内插回波强度值。回波强度数据的内插还表现在图像形成以后。因船速和航向的变化,ping扇面间的间距大小不一,采样点间距较小时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空隙较大时,需根据周围回波强度数据进行内插。
相关文章
卫星海洋遥感在海洋物理过程和海洋生态监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海洋卫星遥感在海洋大范围调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洋卫星遥感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遥感传感器、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海洋卫星资料的反演和信息管理、分析及应用系统。......
2025-09-3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3次有一定规模的海洋调查。第二次是始于1960年的“海洋标准断面调查”。1964年7月22日国家海洋局成立,我国从此有了主管全国海洋工作的行政机构。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我国先后组织了“南海中部调查”和“东海大陆架调查”。1976—1978年,国家海洋局先后5次派出远洋调查船,执行远程运载火箭试验远洋靶场任务。......
2025-09-30
海洋调查中,定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海上定位的主要手段是GPS定位系统。按照波束个数,声呐测深设备可分为单波束测深系统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其中多波束测深系统又可分为四波束测深系统和目前广为应用的真正意义上的多波束条带测深系统。......
2025-09-30
上述测深间隔主要是针对单波束测深仪测量而言的。表4-1原始测线间距多波束的测线间隔在一级和二级测量海域,须对每个波束的测量精度进行适当的评估。机载激光测线间隔由机载激光测得的航行障碍物应当用单波束回声测深仪、多波束回声测深仪或高密度机载激光系统进行检测。一般而言,检查线的间隔不得超过主测线间隔的15倍。......
2025-09-30
对于大范围测区,验潮站数量可能多于3个,其水位改正方法则变成以两站、三站分带为基本水位改正单位,联结成改正网,再分带、分区进行任意时刻的水位改正。......
2025-09-30
水深精度应理解为改正后水深的精度。在确定水深精度时,需对各误差源进行定量表示。由于水深测量的特点是测量深度数据缺少多余观测值,因而水深精度主要取决于对影响水深值的系统误差和可能的随机误差的估计精度。......
2025-09-30
实验证明,NBES的测量精度远高于单波束。1976年,数字化计算机处理及控制硬件应用于多波束系统,从而产生了第一台多波束扫描测深系统,简称SeaBeam。通过波束间的内插处理,还可以形成15个波束,声线弯曲改正后便可获得实测深度。表3-1多波束系统及其主要技术指标续表图3-6、图3-7为两种多波束测深系统实物图。......
2025-09-30
常见的有海洋测量船、海洋物理调查船、海洋气象调查船、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船、海洋渔业调查船和打捞救生船。测量船调查经历了两个主要时期,即单船海洋调查时期和多船协同调查时期。以多船合作调查代替单船进行海洋调查的方式应时而起。......
2025-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