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判断题型分析定义判断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能力。二、 考试 内容分析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来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中定义判断试题有如下特点:1.定义本身不容置疑。四、专项 突破在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运用“属+种差”的方法进行分析最为快捷实用。1.从定义项的“属”和“种差”入手,看选项是否属于该定义项中“属”和“种差”的范畴,不符合的立即排除。......
2023-11-29
一、
数学运算测验涉及的知识总的来说比较简单,一般没有超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是,千万不要以为数学运算简单就能取得高分数,因为测验还要受
二、数学运算题的总体解题方法和规律
数学运算主要考查
解答这类题目,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述,准确把握题意,不要为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二是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运算技巧、方法和规律,一般来讲,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出现的题目并不需要花费大量计算功夫的,应当首先想简便运算的方法;三是要熟练掌握一些题型及其解题方法。要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其次要努力寻找解题捷径。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虽然也可以得出答案,但贻误宝贵时间往往得不偿失。尽量事先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一下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如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还要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可对部分选项进行排除,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题的概率。
另外,还要适当进行一些训练,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典型的试题,它们经常出现在数量关系测验中,希望考生能够认真阅读,熟悉这些题目的巧解巧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数学运算典型规律和试题详解
下面我们分类介绍一些比较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它们是经常出现在数学运算测验中的,熟知并掌握它们的应答思路与技巧,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但需要指出的是,数学运算的方式(规律)是多种多样的,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方法,只是选择了一些最基本、最典型、最常见的数学规律,希望考生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的
(一)尾数观察法
【例1】 425+683+544+828的值是( )。
A.2488 B.2486 C.2484 D.2480
【解析】答案为D。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几个数的数值较大,又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可以先利用个位进行运算得到尾数,再与选项中的尾数进行对比,如果有唯一的对应项,就可立即找到答案。如果对应项不惟一,再进行按部就班的笔算也不迟。该题中各项的个位数相加=5+3+4+8=20,尾数为0,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尾数也为0,故正确选项为D。
(二) 凑整法
【例题2】99×48的值是()
A.4 752 B.4 652
C.4 762 D.4 862
【解答】此题可将99+1=100,再乘以48,得4 800,然后再减48,所以答案为A。
(三) 比例分配问题
【例题3】一所学校一、二、三年级学生总人数为450人,三个年级的学生比例为2∶3∶4,问学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有多少人?()
A.100 B.150
C.200 D.250
【解答】答案为C。解答这种题,可以把总数看做包括了2+3+4=9份,其中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占4/9的三年级,所以答案是200人。
(四) 路程问题
【例题4】某人从甲地步行到乙地,走了全程的2/5之后,离中点还有2.5公里。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公里?()
A.15 B.25
C.35 D.45
【解答】答案为B。全程的中点即为全程的2.5/5处,离2/5处为0.5/5,这段路有2.5公里,因此很快可以算出全程为25公里。
(五) 工程问题
【例题5】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15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0天完成。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
A.5天B.6天
C.7.5天D.8天
【解答】答案为B。此题是一道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一般的数量关系及结构是: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可以把全工程看做“1”,工作要n天完成推知其工作效率为1/n,两组共同完成的工作效率为(1/n1)+(1/n2),根据这个公式很快可以得到答案为6天。另外,工程问题还可以有许多变式,如水池灌水问题等等,都可以用这种思路来解题。
(六) 植树问题
【例题6】若一米远栽一棵树,问在345米的道路上栽多少棵树?( )
A.343 B.344
C.345 D.346
【解答】答案为D。这种题目要注意多分析实际情况,如本题要考虑到起点和终点两处都要栽树,所以答案为346。
(七) 对分问题
【例题7】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折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解答】答案为A。对分一次为2等份,对分两次为2×2等份,对分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为A。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
(八) 跳井问题
【例题8】青蛙在井底向上爬,井深10米,青蛙每次跳上5米,又滑下来4米,像这样青蛙需跳几次方可出井?( )
A.6次 B.5次
C.9次 D.10次
【解答】答案为A。不要被题中的枝节所蒙蔽,每次跳上5米滑下4米实际上就是每次跳1米,因此10米花10次就可全部跳出,这样想就错了。因为跳到一定时候,就出了井口,不再下滑。
(九) 会议问题
【例题9】某单位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前制定了费用预算。后来由于会期缩短了3天,因此节省了一些费用,仅伙食费一项就节约了5 000元,这笔钱占预算伙食费的1/3。伙食费预算占会议总预算的3/5,问会议的总预算是多少元?()
A.20 000 B.25 000
C.30 000 D.35 000
【解答】答案为B。预算伙食费用为:5 000÷1/3=15 000元。15 000元占总预算的3/5,则总预算为15 000÷(3/5)=25 000元。
四、
(一)数学算术题
(1)公式法
[例]求1122-1012的值
A.2343 B.2345 C.3453 D.3543
答案A。原式变形为(112+101)×(112-101)=213×11=2343
(2)凑整法
[例]求19999+1999+199+19的值
A.22219 B.22218 C.22217 D.22216
答案D。原式变形为(20000+2000+200+20)-4,尾数为6。
(3)观察尾数法
[例]23455432+67899876的个数是:
A.4 B.5 C.6 D.7
答案C。5的奇偶数次方的尾数都是5;9的奇数次方的尾数是9,偶数次方的尾数为1。则5+1=6。
(4)未知法(即未给出)
[例11]求17580÷15的值
A.1173 B.1115 C.1177 D.未给出
答案D。1173×15,1115×15,1177×15尾数都不可能为0。
(5)互补数法
[例]求840÷(42×4)的值
A.5 B.4 C.3 D.2
答案A。840÷(42×4)=840÷(42×2×2)=5。
(6)合并与去除相同项法
[例]求4004×40054005-4005×40044004的值
A.-50 B.50 C.0 D.60
答案C。4004×40054005-4005×40044004=4004×4005×10001-4005×4004×10001=0。
(7)判断大小数法
[例]3.14,π, , 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为:
A. 3.14, B. π, C. , D. ,π
答案C。解析略。
(8)通分法
[例]求 的值
A. B. C. D.
答案C。 =5/6+1/12+1/20=11/12+1/20=
(9)求等差数列之和法
[例]求1+2+3+…+99+100的值
A.5030 B.5040 C.5050 D.5060
答案C。1+2+3+…+99+100=100×(1+100)/2=5050。
(10)因式分解计算法
[例]如果N=2×3×5×7×121,则下列哪一项可能是整数?
A.79N/110 B.17N/38 C.N/72 D.11N/49
答案A。N=2×3×5×7×121=2×3×5×7×11×11=(2×5×11)×3×7×11
(二)数学应用题
(1)套用公式法。适用于计算里程、计算方阵人数、计算工程、排列组合等问题。
[例]某校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人数是40人,问此方阵共有学生多少人?
A.101 B.111 C.121 D.131
答案C。(40÷4+1)2=121
(2)运用经验法。如种树、爬楼梯,计算
[例]如果2006年12月1日是星期五,那么2008年的3月1日是星期几?
A.四 B.五 C.六 D.日
答案C。(365+31+31+29)÷7=65…1;则5+1=6。
(3)设未知数法。这种方法在应用题中较多采用,
[例]两年前儿子的年龄是
A.24 B.26 C.28 D.30
答案D。设今年父亲的年龄为X岁,则今年儿子的年龄是1/5X。两年前儿子的年龄是1/5X-2,母亲的年龄是6(1/5X-2)。则有等式:1/5X-2=(X-2)-6(1/5X-2),算得X=30。
(4)跨越陷阱法。有些应用题中设置有“陷阱”或“临界状态”,即出题人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似乎是正确的,其实不然,而是个“陷阱”;另有一些题则是在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最高限制,再多一点就会发生质变,那么这一个选项就是“临界状态”。
[例]一副扑克牌有四种花色,每种花色各有13张,共52张(抽出大小王不计)。现在从中任意抽牌,问最少抽几张牌,才能保证有4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A.12 B.13 C.15 D.16
答案B。假设每种花色开始都是抽了3张,共12张,第13张就是“临界点”。
3 3 3 3
A B C D
(5)特别对待法。有些很特殊的题型。,求最大值或平均值、几何的、列方程式的、棋子投放的、“步步为营”的、职务任期算法等,需要用特别的有针对性的办法解决。
[例]设有7枚硬币,其中五分、一角和五角的共三种,且每种至少有一枚。若这7枚硬币总价值为1.75元,则五分的至少有几枚?
A.1 B.2 C.3 D.4
答案C。五角3个,一角1个,五分3个。
(6)加“1”计算法
[例]一条街长200米,街道两旁每隔4米栽一棵核桃树,问共栽多少棵?
A.50 B.51 C.100 D.102
答案D。200÷4+1
(7)减“1”计算法
[例]小马家住在第5层楼,如果每层楼之间楼梯台阶数都是16,那么小马每次回家要爬多少台阶?
A.80 B.60 C.64 D.48
答案C。16×(5-1)
(8)爬绳计算法
[例]单杠上挂着一条4米长的爬绳,小赵每次向上爬1米后又滑下半米来。问小赵需几次才能爬上单杠?
A.8 B.7 C.6 D.5
答案B。(4-1)÷0.5+1=7
(9)余数相加计算法
[例]2006年8月1日是星期二,2008年的8月1日是星期几?
A.二 B.三 C.四 D.五
答案D。(365+366)÷7=104……3;3+2=5。(2008年为闰年,2月29天)
(10)找共同数法
[例]小马下星期要去某饭店午餐,要去参观美术馆,要去
A.六 B.五 C.四 D.三
答案B。
(11)月日计算法
[例 ]假如今天是2006年11月28日,那么再过105天是2007年的几月几日?
A.2007年2月28日 B.2007年3月11日 C.2007年3月12日 D.2007年3月13日
答案D。105-(2+31+31+28)=13(3月)
(12)比例分配计算法
[例]一个村的东、西、南、北四条街的总人数是500人,四条街人数比例为1:2:3:4,问北街的人数是多少?
A.250 B.200 C.220 D.230
答案B。500×(4/10)=200
(13)倍数计算法
[例]女童小囡今年4岁,妈妈今年28岁,那么,小囡多少岁时,妈妈的年龄是她的3倍?
A.10 B.11 C.12 D.13
答案C。 设X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小囡的3倍,则:(X+28)÷(X+4)=3,求得X=8。
(14)鸡兔同笼计算法
[例]一段公路上共行驶106辆汽车和两轮摩托车,它们共有344只车轮,问
A.68,38 B.67,39 C.66,40 D.65,41
答案C。4X+2Y=344且X+Y=106,求得X=66
(15)人数计算法
[例] 某剧团男女演员人数相等,如果调出8个男演员,调进6个女演员后,女演员人数是男演员人数的3倍,该剧团原有多少女演员?
A.20 B.15 C.30 D.25
答案B。 (X+6)÷(X-8)=3,求得X=15
(16)工程计算法
[例]一个水池有两根水管,一根进水,一根排水。如果单开进水管,10分钟将水池灌满,如果单开排水管,15分钟把一池水放完。现在池子是空的,如果两管同时开放,多少分钟可将水池灌满?
A.20 B.25 C.30 D.35
答案C。1÷(1/10-1/15)=30
(17)资金计算法
[例] 某协会开年会,需预算一笔钱作经费,其中发给与会者的生活补贴占10%,会议资料费用1500元,其他费用占20%,还剩下2000元。问该年会的预算经费是多少元?
A.7000 B.6000 C.5000 D.4000
答案C。
(18)对分计算法
[例]某大单位有一笔会议专用款,第一次用去1/5后,就规定每召开一次会议可用去上次会议所剩款的1/5,连续开了四次会议后剩余余款为40.96万元。问该单位这笔会议专用款是多少万元?
A.100 B.120 C.140 D.160
答案A。X(1-1/5) (1-1/5) (1-1/5) (1-1/5)=40.96;解得X=100万元
(19)排列组合法
所谓排列是指从M个不同元素中取出N个,然后按任意一种次序排成一列,称为一个排列。用PMN或AMN来表示。如从ABC三种元素中每次取两个,共得多少个排列?PMN或AMN表示,共得AB、AC、BA、BC、CA、CB计6个排列。
所谓组合是指从M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N个成一组,称为组合。用CMN来表示。如从4个元素ABCD中每组取3个得到的不同组合有多少个?C43,即ABC、ABD、ACD、BCD计4个。
[例] 小张到
A.36 B.72 C.82 D.92
答案B。3×(4×3/2) ×4=72
(20)代入法
[例29]一个小于100的整数,与4的差是6的倍数,与4的和是7的倍数。这个数最大的是多少?
A.86 B.88 C.94 D.95
答案C。将ABCD选项中的数据从大到小代入,可知C正确。
(21)分段计算法
[例]某农村产品推销服务公司推销农产品
A.200 B.225 C.250 D.275
答案B。5(1000)+120(4000)+100(5000)=225
(22)集合法
[例]某大学某班有学生50人报名参加校运会,其中
A.至少有10人 B.有20人 C.至少有15人 D.至多有30人
答案C。(40+25)-50=15
(23)跑圈计算法
[例]A、B两人从同一起跑线上绕300米跑道跑步,A每秒跑6米,B每秒跑4米,问第二次在起跑线追上B时A跑了几圈?
A.4 B.6 C.8 D.10
答案B。[300÷(6-4)]×2×6=1800M;1800M ÷300=(6圈)
(24)步步为营法
[例]某
A.红或黄 B.白 C.蓝 D.紫
答案B。276-(30+32+34+36+38)=106;106=36×2+34
(25)列方程法
[例]在商品店里,商品甲比商品乙贵30元,商品甲涨价50%后,其
A.30 B.40 C.50 D.60
答案D。设商品甲原价是X元,则商品乙是X-30元,X(1+50%)=3(X-30) ,求得X=60
(26)求方阵人数法
[例]某校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队,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24人,问该方阵有多少名学生?
A.600人 B.576人 C.550人 D.535人
答案B。24×24=576;“最外层每边多少人”与“最外层共有多少人”算法不同
(27)求圆周长法
[例]如图所示,以大圆一条直径上的7个点为圆心,画出7个紧密相连的小圆。那么,大圆的周长与其内部7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之比较,结果是:
A.大圆的周长大于7个小圆周长之和
B.7个小圆周长之和大于大圆的周长
C.大圆周长与7个小圆周长一样长
D.无法判断
答案C。2∏R
(28)正方形分解法
[例]一个正方形可否剪成9个正方形?能否剪成11个大小不等的小正方形?
A前者不能,后者能 B前者能,后者不能 C两者都不能 D两者都能
答案B。前者每边三等份即可;后者显然不可。
(29)求三角形的数目与度数法
[例]下图的五边形由三个三角形组成,问五边形内角之和为多少度?
A.360°B.540°C.480°D.720° 答案B。180°×3
(30)棋子投放法
[例]小马与小赵共有珍珠100颗,如果小马先将自己的20颗送给小赵,之后小赵又将自己现有珠子中的30颗送给小马,则两人拥有的珠子数相等,问小马与小赵原有珠子各多少颗?
A.50,50 B.60,40 C.40,60 D.45,55
答案C。
(31)求正方体表面积法
[例]在一个边长为3寸的立方体的一个表面上,再粘上一个边长为2寸的小正立方体,然后再将新立方体的表面涂成红色,则红色表面积共有多少平方寸?
A 84 B 74 C 70 D62
答案C。3×3×6+2×2×6-2×2×2=70
(32)被个位数整除法
[例41] 整数42具有可被它的个位数字所整除的性质。试问在10和40之间有多少个整数具有这种性质?。
A.10 B.12 C.14 D.16
答案B。11.12.15.---21.22.24.25.---31.32.33.35.36.
(33)戏票价递增法
[例]某电影院有2500个座位。当每张票售价20元时票能售完,若每张票增加5元时,就要少售出100张,如果某场仅售出2000张,问该影院最多可收入多少元?
A.70000 B.80000 C.90000 D.100000
答案C。设每张X元,则:2500-(X-20)÷5×100=2000,求得X=45元,收入为2000×45=90000元
(34)任期算法
[例]假如某社规定,每位主任都任职一届,一届任期4年,那么10年期间该社最多有几位主任任职?
A.3 B.4 C.5 D.6
答案B。10÷4+1+1=4
(35)求整数的最大值与平均值法
[例]假设三个相异正整数中的最大数的最大(小)值是54,则三个数的最小平均值是多少?
A.17 B.19 C.21 D.23
答案B。根据题意,X+Y+Z≥1+2+54,则(X+Y+Z)÷3≥(1+2+54)÷3≥19
(36)均分物品的算法
[例]一个由劳动者组成的临时班在完成任务之后要解散了,班长把大伙儿共有物品分成若干份后全部分给了各位劳动者。其分配的规则是:第一个人拿一份物品和剩下的1/10,第二个人拿两份物品和剩下的1/10,第三个人拿3份物品和剩下的1/10,以此类推,结果所有劳动者拿到的物品都一样多。问该班共有多少个劳动者?
A. 5 B. 9 C. 15 D.21
答案B。设有X个劳动者。当第X个劳动者拿了X份财物,就不再有剩下的1/10了,此为解题之关键。
X=1+(X×X-1)/10;解得X=9
(37)传球排序计算法
[例]4人进行篮球传球练习,要求每人接球后再传给别人。开始由甲发球,作为第一次传球,若第5次传球后,球又回到甲手中(5种传球方式),则共有传球方式多少种?
A 60 B 65 C 70 D 75
答案A。P5 1 P4 2
五、数量
1.84.78元、59.50元、121.61元、12.43元以及66.50元的总和是()
A.343.73元 B.343.83元
C.344.73元 D.344.82元
2.125×437×32×25=( )
A.43 700 000B.87 400 000
C.87 400 000D.43 755 000
3.6 799×99-6 800×98=( )
A.6 701 B.6 921
C.7 231 D.8 201
4.792.58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数再扩大10倍,最后的得数是原来的()
A.10倍 B.100倍
C.1 000倍 D.不变
5.在某
A.10 B.12
C.21 D.28
6.某车间原计划15天装300台机器,现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平均比原计划多装多少台?( )
A.10 B.20
C.15 D.30
7.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20天做完,乙单独做需要30天做完,二人合做3天后,可完成这项
A.1/2 B1/3
C.1/4 D.1/6
8.某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单独开甲管12分钟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乙管8分钟可注满水池,单独开丙管24分钟可注满水池,如果先把甲、丙两管开4分钟,再单独开乙管,问还用几分钟可注满水池?( )
A.4B.5
C.8D.10
9.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1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可栽多少棵树?()
A.200B.201
C.202D.199
10.一艘客轮从甲港开出,到乙港有2/7的乘客离船,又有45人上船,这时乘客人数相当于从甲港开出时的20/21,问这时有乘客多少人?()
A.210B.200
C.189D.180
【解析1】这道题并不复杂,也不需要计算。实际上只需把最后一位小数相加,就会发现,和的最后一位小数是2,只有D符合。答案为D。
【解析2】答案为A。本题也不需要直接计算,只须分解一下即可:
125×437×32×25=125×32×25×437
=125×8×4×25×437
=1 000×100×437
=43 700 000
【解析3】答案为A。本题也不需要直接乘出来,稍作分解即可:
6799×99-6 800×98=6799×99-(6799+1)×98
=6 799×99-6 799×98-98
=6 799×(99-98)-98
=6 799-98
=6 701
【解析4】本题比较简单,左移两位就是缩小到1/100,右移三位就是扩大1 000倍,实际上扩大了10倍,再扩大10倍,就是扩大了100倍。答案为B。
【解析5】假设原来班上有x个人,解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
23(x+2)=57x或者2(27x+2)=57x
答案为D。
【解析6】答案为A。原计划每天装的台数可求得为300÷15=20台,现在每天须装的台数可求得为300÷10=30台,由此可得出答案。
【解析7】甲、乙两人同时做,一共需要的
【解析8】甲、丙两管共开4分钟,已经注入水池的水占水池的比例为:1-(1/12+1/24)×4,结果为1/2。单独开乙管注满水池的时间为8分钟,已经注入1/2,显然只需4分钟即可注满。答案为A。
【解析9】1米远时可栽2棵树,2米时可栽3棵树,依此类推,边长共为200米,可栽201棵树。但起点和终点重合,因此只能栽200棵树。答案为A。
【解析10】设从甲港开出时的乘客为x人,列方程得:(1-2/7)x+45=(20/21)x,很容易算出x=189人 ,则到乙港的乘客人数为189×(20/21)=180人。所以答案为D。
有关我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章
一、定义判断题型分析定义判断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能力。二、 考试 内容分析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来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中定义判断试题有如下特点:1.定义本身不容置疑。四、专项 突破在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运用“属+种差”的方法进行分析最为快捷实用。1.从定义项的“属”和“种差”入手,看选项是否属于该定义项中“属”和“种差”的范畴,不符合的立即排除。......
2023-11-29
以下是对公考科技常识的一些归纳,便于考生朋友们参考之用。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绿色食品标志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 工商 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三部分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型,意为保护。1804年出现的蒸汽机火车和1807年出现的蒸汽机轮船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辅助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023-11-29
事件排序问题是北京市公务员 考试 逻辑推理部分最为简单的一部分题目。从近年来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规律来看,这部分题目会出5道,由于题目难度不大,多数考生能够做对多数题目,所以每道题占分也不多,但往往有个别难题失分率很高,主要是大家对事件本身感到不甚熟悉。第一道例题本身就是国家 公务员 考试的例题,第二道题是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二类的76题。......
2023-11-29
对于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而言,时间已经不多。经过教研组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其实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所考察的几乎所有的规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有体现,有的题目简直就几乎是一样的。例2:以上两道题,第一道是北京07应届图形推理的第四道题,也就是第29题;第二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05年二类的56题。......
2023-11-29
根据统计数据,图形资料每年在四道资料分析题目中至少占一道。从题目顺序而言,除了2007年应届考题之外,其余3套考题,资料分析部分的第一道题目都是图形资料题目。从历年资料分析 真题 中看来,图形资料主要有三种图构成:例题一:折线图2005年北京社招考题116-118题2004年1-8月份厦门汽车上牌总量数由本题我们首先明确一下解资料分析题目的三个步骤:第一步,看。......
2023-11-29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包括英国经济学家杰文史、马歇尔、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瓦尔拉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被称为经济学上的第二次革命,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开始。马歇尔在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是其代表性的教科书。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统称为生产资料。......
2023-11-29
法律案的审议是指立法机关对已列入会议议程的法律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一般经过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这是指立法机关对法律案经过审议后提出的表决稿,正式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活动。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一般法律要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或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超过半数通过。......
2023-11-29
5.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一个中心”即以经济 建设 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质决定的。“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