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考点提示 1. 哲学的概念,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实际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年试题透析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 知识 》试题 1.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2023-11-29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大纲要求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
1. 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 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3. 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1. 从意识的起源、功能和作用理解意识的本质。
2.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
3. 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以往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范畴探索的成果的
2.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哲学意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这个观点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高度概括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这就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结构区别开来,指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和普遍属性——客观实在性,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
(3)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驳斥了不可知论。
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这就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 运动的含义及其和物质的关系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简单的位置移动到复杂的人类思维活动乃至社会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一观点包含两方面的含义: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必定是物质的运动。
2.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按照从低级到
3.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静止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静止,指的是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一般指以下两种形态:①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②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①运动和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两种状态,二者同时存在。静止是运动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运动打破静止使事物向前发展,没有运动就没有相对静止。
②运动和静止互相渗透,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互换位置,相互转化。
4. 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规律和物质一样,具有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性,因而又叫客观规律。任何人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任何一条客观规律,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的能动性”,指主观对客观的能动作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和能力。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只有那种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的活动才是真正的自觉活动。人们的目的必须以客观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脱离或违背客观规律的目的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自觉活动。
第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实质就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在实践基础上的互相转化。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一定客观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既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到底都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是人们认识、改造的惟一的现实世界,那么,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和任何条件下,也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实际,尊重客观规律。总而言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产物。
1. 意识是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发展阶段,即:
(1)无机物的反应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
(3)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2.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更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特别是工具的制造,促进了人脑的进一步发达和健全。劳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起源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二、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现代科学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证明:意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与生物电的传递过程一致,而且也与脑化学物质变化的过程相一致。这些都说明,人脑的生理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物质
2.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脑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大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才会产生意识。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原材料,大脑就不能加工出任何产品,不能进行意识活动,不能产生出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归根结底,任何思想和观念,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就是意识的本质。这进一步表明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证实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承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也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所谓能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第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这种创造性不仅表现为意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加工改造,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表现在能通过想象在思维中创造新事物。这并不是说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地创造世界,而是说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而进行的。实践就是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反映客观世界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四,意识能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主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意识的反作用或能动性从根本上说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使这种改造获得成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其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再次,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同事物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改变一事物就不能不受到该事物所处环境的局限,这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时所必须考虑的。
考点提示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其辩证统一关系
3.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 意识的本质
5.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历年试题透析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
36. (单选题)“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是( )的一种观点。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庸俗社会学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答案及解析】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而且依赖于社会,这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正确答案为C。
84. (多选题)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 运动和静止不可分割
C.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答案及解析】ABD。本题主要考查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与静止互相依赖,静止离不开运动,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所以正确答案应为ABD。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C.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D.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所蕴含的哲理是( )。
A. 物质运动的同一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 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其错误在于( )。
A. 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B.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C. 否认了相对静止 D. 夸大了静止的根本性
4.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 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 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 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5.物质的运动是( )。
A. 时动时静的 B. 永恒的
C. 暂时的 D. 把握不住的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
A. 决定性 B. 预见性 C. 能动性 D. 主动性
7.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 )。
A. 概念、判断、推理
B.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C. 客体、主体、客体
D.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8.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存在和思维的统一
9.意识的本质是( )。
A. 大脑机能
B. 社会产物
C. 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 决定物质
10. 物质与意识的本质区别在于( )。
A. 物质能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 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 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 物质是具体事物,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A.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B.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2.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正确的说法是( )。
A. 绝对运动是具体物质形态产生的根源,相对静止则是物质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二者的统一,说明物质世界的无限多样和丰富多彩
B. 只有承认和肯定相对静止,我们才能具体认识和区分事物,对事物及其运动作定量分析;也只有肯定和承认物质的绝对运动,我们才能够因势利导,改造事物
C. 割裂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D. 正确处理社会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注意政策的调整与连续性,符合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 运动和静止不同时存在于一个物质中
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 静止中包含运动
D. 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4.关于意识的起源正确论点是( )。
A. 一切物质都有意识 B.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D. 意识是人脑客观建构的产物
5.“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
C.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6.“闭门造车”的错误在于( )。
A. 否定物质决定意识
B. 否定意识决定物质
C. 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否定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7.人的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 )。
A. 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 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www.chuimin.cn)
C. 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近似性 D. 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A. 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 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9.辩证唯物主义所建立的物质观具有重大意义,它们是( )。
A. 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B.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结构区别开了
C. 物质能够被意识所反映,与不可知论划清界线
D. 强调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10. 现实生活中虽没有龙,却有龙的形象,龙的概念。这一情形表明( ) 。
A.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能动地创造物质
B. 有的意识不是对物质的反映
C. 意识通过对现实材料的加工,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新的概念
D. 能动地反映外部世界是意识的重要特点
三、判断题
1.哲学上的物质就是实物。( )
2.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是运动。( )
3.静止就是不动。( )
4.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
5.意识单纯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 )
6.思维
7.世界上既有物质现象又有意识现象,所以世界的本质既是物质的又是意识的。( )
8.没有感觉就不能认识事物,但客观事物是不依赖感觉而存在的。( )
9.我们应该跟着感觉走。( )
10. 由于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中,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所以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重要。( )
四、论述题
1. 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2. 为什么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C 4.D 5.B
6.C 7.D 8.C 9.C 10. 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BCD 4.BC 5.ABC
6.AD 7.ABCD 8.CD 9.ABC 10. CD
三、判断题
1. ×【解析】实物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具体存在的东西,而不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不是哲学上的物质。哲学上的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同本质的概括,客观实在是哲学上的物质的惟一特性。旧唯物主义认为哲学上的物质是实物,是物质形态、物质结构。上述观点混淆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和旧唯物主义物质的界限。
2. ×【解析】这句话的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因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
3. ×【解析】这个命题把相对静止夸大成绝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物质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运动中,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动的静止是根本不存在的。
4. ×【解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精神活动,而不是特殊物质。认为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将意识归结为特殊物质,抹煞了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区别,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5. ×【解析】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6. √
7. ×【解析】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纷繁复杂、无限多样的世界是物质世界,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
8. √
9. ×【解析】此观点否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定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哲学上的物质是客观实在的,是人类通过感觉感知的,但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所以我们不该跟着感觉走。
10. ×【解析】肯定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此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探索中是十分重要的。
四、论述题
1. 答:(1)主观能动性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深刻的东西。要正确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更需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如果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认识、利用和掌握客观规律。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意义: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的思想武器。否认要尊重客观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其表现是“精神万能论”。它的危害是: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
2. 答:(1)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导向。“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是”即事物的内在规律性。解放思想就是要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开拓进取。(2)它之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主要是因为它体现了以下唯物论、辩证法的原理。第一,它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去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导向,这正是坚持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第二,它坚持普遍发展的辩证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物质运动有自己固有的规律。我们从实际出发,找出事物的内部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导向,要不断解放思想,适应新情况,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正是唯物辩证发展原理所要求的。
总之,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既坚持了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又坚持了世界普遍发展的原理。因此,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彻底一元论的根本要求,又是它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和发扬它,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大纲要求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认识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1. 掌握质、量、度、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2. 理解并掌握对立
3. 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
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纷繁复杂的,同时又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任何事物都有它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都有其相对独立性,因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区别的;同时,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孤立地看世界,这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相反,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之间质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是不分彼此的混沌状态,这就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只有客观的联系才是真实的联系。所以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要反对那种只承认主观联系而否认客观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组合。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大体上说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必须对事物多种多样的复杂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抓住那些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从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改造事物。
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观点。间接联系就是经过中间环节的联系。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就是中介。世界万物正是通过一系列中介而普遍联系在一起的。中介具有过渡性,使一事物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看不到联系的中介就无法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并且还会忽视间接联系,使人们在认识上陷入片面性和表面性,并在
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是同把握条件的复杂多样性紧密相关的。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关联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周围的其他事物,这些事物就是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在条件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就是承认条件的客观性,承认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在条件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条件的复杂性和普遍性。
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
1.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引起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从而导致事物的发展。世界上只有永恒发展的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自身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2.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由事物相互联系引起的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是事物在原有状态下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一个一个变化过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前后相连,呈现出历史的联系;又前后区别,呈现出跳跃的发展。其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自然界中从无机物向有机物再向生命有机体的转化,从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直至向人类的进化,都包含着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在
总之,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永恒发展,使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唯物辩证法以联系观和发展观为基本内容和总的特征,并进而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展现了世界的辩证图景。
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 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都具有一定的质和量,都是质和量的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与事物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世界千差万别的事物,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质。质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一事物发生变化,失去它质的规定性,就不再是该事物,而转化发展为他事物。
量是事物的数量、规模、大小、速度、程度等方面的外在规定性。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只要不引起质的变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质的稳定性,仍是原来的事物。事物量的规定性,要求我们注意对事物进行基本的数量分析,做到胸中有数,并善于从量的变化中把握事物质的变与不变。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规定的量的限度。简单地说,度就是“保质限量”。从量的方面看,事物的质体现在一定的量之中;从质的方面看,事物的量体现在一定的质中。没有无量的质,也没有无质的量;质与量的统一,就是事物保持自身的规定和变化的度。
度的这个特性,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和
2. 量变、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质变发生时,事物的稳定性被破坏,处于剧烈的变化中,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转化为其他事物。
3.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与质变尽管在表现上有许多不同,但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准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都从量变开始,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的质变。没有一定量变的积累,质变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量变都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突破事物的度,引起事物的质变。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
总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运动、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的量变过程表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质变过程表现了事物运动、发展的非连续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又叫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发展。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是客观的、普遍的,是不能否认和排除的。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就是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是指矛盾双方存在着由此达彼的桥梁。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就是矛盾双方中都包含着对方的因素。二是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的哲学范畴,具有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矛盾双方的激烈冲突,也包括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差异。正确理解矛盾的斗争性,需要注意三点:第一,不要把哲学上讲的“斗争”仅仅归结为社会领域的斗争,甚至只看成敌我之间的对抗和冲突。第二,有矛盾就有斗争。第三,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一个从差异、对立到矛盾解决的过程。差异就是矛盾,就包含着斗争。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对立双方既同一又斗争,使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引起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讲斗争性不讲同一性,只讲同一性不讲斗争性,都不符合事物矛盾的本性。我们必须善于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好矛盾转化工作。
2.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只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才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存在,在此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发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恰当地解决矛盾;从矛盾的两个方面看问题,即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防止片面地看问题。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但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又各不相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的矛盾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这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二者不能互相替代,尤其不能用普遍性替代特殊性。因为特殊事物的性质比普遍性丰富得多。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思想原则的理论基础。
4.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必须十分重视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另一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第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种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又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仅同一事物中的各个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且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首先,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辩证统一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 辩证的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正是由于事物中都包含着肯定方面,所以它才能存在;同样也正是由于事物中包含着否定方面,所以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被新事物取代。
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的统一。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种相反的方面、趋势,它们是对立的。同时,肯定与否定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辩证统一理解基础之上的,所以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
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第三,作为发展环节与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
2. 否定之否定
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当肯定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处于肯定阶段。由于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相互矛盾,当否定方面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便完成了第一次辩证的否定,事物处于否定阶段。新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经过斗争,对否定阶段再一次否定,使事物进入否定之否定阶段。这就是事物发展的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三个阶段。
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否定实现的,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但其具体表现形式又是特殊的,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第二,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
3.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这是因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消极因素的克服和积极因素的保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日臻完善的过程。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不仅是因为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了初始阶段的某些特征。还因为:第一,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新事物只有经过反复的曲折的斗争,才能使自己不断茁壮
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
考点提示
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
2. 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 量变和质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4.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历年试题透析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
37. (单选题)“张三、李四、王五都是人”,表明( )。
A.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B. 个别完全包括在一般之中
C. 一般包括在个别之中 D. 一般就是个别
【答案及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即一般与个别的联系及区别。一般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别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这是一般所包括不了的。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有关我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章
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考点提示 1. 哲学的概念,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实际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年试题透析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 知识 》试题 1.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2023-11-29
A. 父母 B. 配偶 C. 子女 D. 兄弟姐妹11. 如果数罪中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则采取()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A. 实际履行B. 协作履行 C. 先申请D. 自动保护20. 应立卷归档的公文是()。......
2023-11-29
A. 35岁以下 B. 35岁以上 C. 25岁以下 D. 25岁以上------------------- 本题正确答案:A负责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 考试 组织工作的部门是()。 A. 政治素质 B. 职业道德 C. 领导能力 D. 工作实绩------------------- 本题正确答案:D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分为( A. 优秀、良好、差 B. 优秀、及格、不及格 C. 优秀、合格、不合格 D. 优秀、称职、不称职--本题正确答案:D公务员在德、能、勤、绩四方面达到胜任职务()。......
2023-11-29
其解题技巧比较灵活,但首要一点是考生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具体的解题 技巧 主要有以下几种:排除法。在这里,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去同存异法。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 准确 判断的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第一印象法。大胆猜测法。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耗费过多 时间 并影响考生的情绪。......
2023-11-29
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10.中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是 A.独立自主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国家档案局 B.中国工程院 C.中国纺织总会 D.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21.受理国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
2023-11-29
某甲的行为属于(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16.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机关党政一把手 B.行为对象及行文内容 C.执笔者本人 D.行文机关及行文内容 26.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 )公布周知。A.通知 B.通告 C.启示 D.布告< 二、多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 )。......
2023-11-29
B选项,课程即学习经验的观点以杜威为代表,认为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C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课程三级管理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