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概括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 科学 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的目的必须以客观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脱离或违背客观规律的目的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自觉活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023-11-29
大纲要求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
2. 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1.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2. 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
3. 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容精讲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1.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涵义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2)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
学的概括和总结,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世界观问题。
2.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和观点,直接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2)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
二、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站在各门科学之上的总结研究。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
(2)哲学给具体科学活动提供指导。
哲学和具体科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根本依据。凡是主张物质、存在是世界的本质、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即是唯物主义哲学;相反,认为精神、思维是世界的本质,意识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的哲学,即是唯心主义哲学。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精神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论”方面,是划分哲学史上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条认识路线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 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
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2. 自然科学条件
19世纪30年代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等三
3.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哲学的直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作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显著的特征。
1.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第一次在哲学中引入并
2. 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个显著的特征。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公然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利益,为无产阶级服务。
3. 高度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个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
考点提示
1. 哲学的概念,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实际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历年试题透析
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
1. (判断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
【答案】√。
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2.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是( )。
A. 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 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 是否承认世界是统一的问题
3. 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B. 政治经济学
C. 科学社会主义 D. 人道主义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5. 肯定精神和物质有同一性,这是( )。
A. 辩证法的观点 B. 形而上学的观点
C. 唯心主义的观点 D. 可知论的观点
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B. 自然界发展的规律
C. 社会发展的规律
D. 思维发展的规律
7.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 机械力学
B. 地质学和胚胎学
C. 天文学和数学
D.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9. 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 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10. 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 剩余价值论 B. 阶级斗争理论
C.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 科学的实践观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是朴素的自发的未经论证的,因而还不是哲学
B. 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哲学则是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C. 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形成某种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世界观,因而也就具备了哲学思维的实际基础
D.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
2.有关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各门具体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为哲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证材料
B.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科学,它建立的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的研究及其结论,为具体科学的进一步研究、发展和运用,提供了方法和指南
C.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指导
D. 哲学和具体科学在科学这个大系统中分属不同的层次,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不同领域的实践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
B.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C.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这是因为它是( )。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主体与客观的统一
5.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B.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
C. 物是感觉的复合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6.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思维和存在关系性质的有( )。
A.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 自由和必然 D. 真理和客观存在
7.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 )。
A. 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
B. 它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C. 它是在实践的推动下完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科学体系
D. 它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概括了自然科学的新材料,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包括( )。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D.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9.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
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革命性 D. 历史性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 )。
A. 它主张全部抛弃历史上的一切
B. 它坚持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普遍规律
C. 它自身并不是一个终极真理的封闭体系,而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和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开放体系
D. 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的道路
三、判断题
1.哲学就是世界观。( )
2.哲学是具体科学的
3.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
4.在历史观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
5.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准备了社会历史条件。( )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群众性的
7.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惟一显著特征。( )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真理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 )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为无产阶级服务。( )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
四、论述题
试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对我们实际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C 4.C 5.D
6.A 7.D 8.D 9.A 10. D(www.chuimin.cn)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 5.AB
6.ACD 7.ABD 8.ABCD 9.ABC 10. BCD
三、判断题
1. ×【解析】哲学与世界观是有区别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只有把世界观理论化、系统化,才能形成哲学。哲学要以世界观为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升华。
2. ×【解析】要正确判断此题正确与否,必须弄清楚哲学与具体科学的
3. √
4. √
5. √
6.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
7. ×【解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显著特征。
8.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有机统一的。
9. √
10. ×【解析】①“科学的科学”是指把哲学当成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这是旧哲学的看法。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
③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成“科学的科学”,就会把它看成是包罗万象的
四、论述题
答:(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质是思维,还是存在?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因为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并决定着哲学的性质。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
(2)哲学的基本问题同实际工作关系极为密切: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它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主观意识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呢?这是关系到能否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大问题。因此,实际工作离不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论对实际工作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有关我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章
高度概括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从而提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 科学 物质结构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了物质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所认识,是可知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人们的目的必须以客观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脱离或违背客观规律的目的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自觉活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阐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023-11-29
A. 父母 B. 配偶 C. 子女 D. 兄弟姐妹11. 如果数罪中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则采取()原则,只执行其中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A. 实际履行B. 协作履行 C. 先申请D. 自动保护20. 应立卷归档的公文是()。......
2023-11-29
A. 35岁以下 B. 35岁以上 C. 25岁以下 D. 25岁以上------------------- 本题正确答案:A负责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的录用 考试 组织工作的部门是()。 A. 政治素质 B. 职业道德 C. 领导能力 D. 工作实绩------------------- 本题正确答案:D公务员考核的等次分为( A. 优秀、良好、差 B. 优秀、及格、不及格 C. 优秀、合格、不合格 D. 优秀、称职、不称职--本题正确答案:D公务员在德、能、勤、绩四方面达到胜任职务()。......
2023-11-29
其解题技巧比较灵活,但首要一点是考生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具体的解题 技巧 主要有以下几种:排除法。在这里,常识判断题也不例外。去同存异法。这种解题技巧适用于考生对题目不能做出 准确 判断的情况。这样做的目的是缩小目标,提高答题的准确率。第一印象法。大胆猜测法。猜测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从而耗费过多 时间 并影响考生的情绪。......
2023-11-29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 申论 考试最基础的环节。提出对策是申论 考试 的关键环节,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开阔程度、探索创新意识、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论证是申论考试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意义上,它才算是申论的真正开始。另附,确定申论主题的三个步骤:其一、找出结果。......
2023-11-29
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 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D.新的一轮军备竞赛 10.中国对外政策的立足点是 A.独立自主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A.国家档案局 B.中国工程院 C.中国纺织总会 D.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21.受理国民对在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党员的违法乱纪提出的申诉控告,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是( )。......
2023-11-29
某甲的行为属于(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16.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 )。A.机关党政一把手 B.行为对象及行文内容 C.执笔者本人 D.行文机关及行文内容 26.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 )公布周知。A.通知 B.通告 C.启示 D.布告< 二、多项选择题 1.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有( )。......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