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吉林省新能源产业整体情况“十一五”期间,吉林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突出成绩。虽然吉林省新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新能源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小。煤炭在吉林省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始终在70%以上,新能源所占比重仅为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1吉林省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表......
2023-11-28
七、吉林省风电发展的建议
大力促进吉林省风电快速健康发展,提高风电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的比重,调整优化吉林省能源结构。统筹风电开发的规模和电网接纳能力的关系,提高电网接入和输送能力,做到电网建设和风电开发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协调消纳吉林省风电。掌握好开发的节奏和力度,尽量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完善风电管理体制和机制,防止跑马占荒,私自转卖资源,营造健康的风电开发秩序。
(一)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理顺风电开发秩序
从长远看,我省风电发展的出路是建设大规模风电基地,实现远距离外送、融入大电网进行消纳,现有电网条件只能满足小规模风电场开发。而目前,制约大规模风电基地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开发权分散,很难形成开发建设的合力。因此,我们考虑将大型风电企业在省内开展前期工作的风能资源进行置换整合,使其资源相对集中在规划通过500千伏电压等级送出的百万级风电基地内,由省里分别委托开展前期工作,共同争取国家核准,并由受托企业建设配套的500千伏升压站。各百万风电场年度开发规模,按照我省风电开发的总体规模,逐年有序开发。同时,为了不影响风电开发,近期将以已经核准的或已经立项的风电场开发为主,并在百万级风电场以外的西部、中东部地区选择具备条件的20-30千瓦容量的风电场进行开发。
(二)规范开展测风工作
风电开发测风工作将统一按照全省风电开发规划的布局和时序,制定测风塔设立规划,通过招标或委托方式,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技术单位承担风能资源测量工作。目前,全省已经验收了一部分测风塔,规范管理初见成效。配合几个百万级风电场详规,开展测风塔的补立工作。
(三)积极配合国家能源局做好风电接入和消纳能力研究工作
目前,风电配套电网的建设滞后问题,可以通过加强输变电工程解决;风电与电网协调发展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统筹各部门协调解决。我省风电主要矛盾还是风电消纳问题,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风电接入和消纳研究工作的通知》。我省里将按照国家能源局的总体要求,协调组织电网公司、各地发改委和有关技术单位,加快制定完成吉林省电网区域内消纳风电的能力研究、风电场规划和配套电网建设规划,并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水规总院、国网能源研究所、电力规划设计院等紧密衔接,争取加快提交研究成果和规划内容,纳入东北电网风电接入和消纳规划。
(四)加快推进电网接入和送出工程建设
一是积极争取将配套规划的专为风电送出的500千伏瞻榆、洮南、大安、长岭风电场接入系统工程纳入国家电网近两年的建设计划,加快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近期,主要是核准瞻榆500KV输变电工程。二是加快开展黑龙江-吉林-辽宁1000千伏等级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的前期工作。
(五)增加吉林省调峰容量(www.chuimin.cn)
吉林省水电装机389万千瓦,主要承担东北电网的调峰任务,而分配给吉林电网调峰电力仅为22﹒26%。因此,为缓解近几年冬季夜间电网低谷风电被迫停机的矛盾,应适当增加吉林电网低谷外送电力,增加吉林省风电送出能力。进一步加快敦化等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尽快发挥储能、调峰和调频作用,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再规划建设1-2个抽水蓄能电站。
(六)促进优势风机制造企业本地化生产,带动风电产业链条延伸
目前看,必须要研究提出财政、税收等综合手段,系统地理顺风电开发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问题。进入吉林省的风机制造企业,不能只搞整机组装,也要把研发、服务以及电机、叶片、齿轮箱和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放到吉林来布局,进而带动吉林省内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同时,风机制造企业更需要考虑企业用工问题。以上两点因素,都决定了风机企业应优先布局在长春、吉林、四平等工业基础好,专业人员充裕的地区。吉林省需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风机制造企业落户,提高风机制造业研发能力,整合相关配套产业,并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人才培养。
(七)加强风电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尽快出台国家级风电并网接入标准,规范并网管理。尽快修订出台国家风电技术标准,规范风电厂并网管理,加快建设国家风电研究检测中心,建立强制性的风力发电并网认证和检测制度,完善并网检测体系。加快推行风电预报体系建设。请国家出台有关政策,并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在吉林省试点开展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建设,建立网场协调机制,提高系统的运行水平。
(八)协调发展西部和中东部风电产业
从我省情况看,长春、吉林和延边州等中东部有较多地区的风能资源要优于西部区域,且经实践证明山区、半山区风电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不大,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及生态还原方案加以解决,发展风电这一新能源有利于促进山区半山区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考虑资源、风电送出、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等因素。应该把我省中、东部山区风电资源开发列入全省风电发展规划之中。可以在“十二五”期间,中东部地区的风电开发以各地级市的示范性工程为主,重点开发满足前期工作进展较快、建设条件好且具有良好示范意义等条件的风电场。
(九)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与风能发展相结合
吉林是我国风力发电发展较早的省份,风能资源丰富,风能有效蕴藏量为每年6920亿千瓦时,理论可开发容量1﹒09亿千瓦,位居全国中上等水平。吉林省风能产业正发展为吉林省最具活力、最富前景的新兴产业。吉林省风电项目都分布在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的白城地区,白城电网却处于吉林省主网架的末端,是典型的远距离送端电网,绝大部分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有功和无功调节性能、低电压穿越能力没有经过检测和认证,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影响,风电送出成为风电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发展就地消耗电能的电动汽车产业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如何推动电动汽车和风电产业协调发展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课题。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做好整体规划,我省可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推进电动汽车发展计划。设立电动汽车发展专项,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研发,在电池原材料、电动车汽车电子零部件、整车开发、电池循环利用、电动汽车与电力网络的融合等领域给予必要的重点支持。
有关吉林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章
(二)吉林省新能源产业整体情况“十一五”期间,吉林新能源开发利用取得突出成绩。虽然吉林省新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新能源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小。煤炭在吉林省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始终在70%以上,新能源所占比重仅为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4-1吉林省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表......
2023-11-28
六、吉林省风电产业发展的条件(一)吉林省是国家七大风电基地之一风电的发展事关我国能源战略调整和国家能源安全,事关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规划布局,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将建成哈密、酒泉、蒙西、蒙东、吉林、河北、江苏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近年来风电产业快速发展,出现了风电设备投资一哄而上、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现象。......
2023-11-28
目前,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已成为最受欧盟国家重视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投资补贴是欧盟国家促进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措施。(三)国内外秸秆气化的比较研究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对生物质气化技术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主要采用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主要用于生物质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项目。......
2023-11-28
世界各发达经济体都把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新能源、新的汽车动力、清洁能源、生物产业等作为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新的增长点。我国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大国责任,重要的体现在减排与发展低碳产业方面。(二)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的关系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世界文明先后经历了三次浪潮,每次浪潮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
2023-11-28
而在此次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全球清洁技术投资并没有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是,亚洲和大洋洲国家成为新能源产业投资重点国家。图2-22020年全球新能源细分产业投资规模预测资料来源:《2010全球可持续能源投资趋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报2010.8.12(二)全球新能源产业规模各国新能源应用各有侧重。......
2023-11-28
分析预测,到2020年,德国将在新能源领域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一。该修正法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补贴力度等进行了更改。对生物柴油的生产企业全额免除税收,使其价格低于普通柴油。亚洲各国刺激政策力度加大,将成为未来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