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恩格斯与列宁如何论述矛盾规律?

恩格斯与列宁如何论述矛盾规律?

【摘要】:无论是恩格斯还是列宁,他们对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都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究竟恩格斯和列宁的意思是怎样的?恩格斯说没有一个物理学家会断定说是。[5]恩格斯的猜测为后来的事实证实了。这里,恩格斯也以同样明确的用语,阐明了真理和错误相互包含这样一个重要理论观点:隐蔽着的以后又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就存在于真理之中。根据上面的理由,我认为恩格斯指的是真理,而不是指一般的认识。

第二节 恩格斯列宁是怎样论述的?

无论是恩格斯还是列宁,他们对真理与错误的关系都做了相当精辟的论述。可是持否定意见的同志却认为,这些论述没有表明他们赞成真理可以包含有错误。究竟恩格斯和列宁的意思是怎样的?在此我们不妨做一些引证和分析。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真理不受时间和现实变化的影响,真理是根本不变的”错误观点时指出:“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3]按照恩格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表述,即“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那么,我们可以把上述这段话看成是表述了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的见解。既然对立面是相互渗透的,而真理和错误又是这样的对立面,它们要相互渗透,这是不成问题的。如果说上段引文还没有直接提到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这样的字样的话,那么,他在举例说明这一点时就相当明确了。他说:“我们举著名的波义耳定律为例,根据这一定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和它所受的压力成反比。雷尼奥发现,这一定律不适合于某些情况。如果雷尼奥是一个现实哲学家,那么他就有义务宣布:波义耳定律是可变的,所以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根本不是真理,所以是谬误。但是,如果他这样做,他就会造成一个比波义耳定律所包含的谬误更大得多的谬误;他的一小粒真理就会消失在谬误的沙丘中;这样他就会把他的本来正确的结论变为谬误,而与这一谬误相比,波义耳定律就连同附在它上面的少许谬误也可以说是真理了。”[4]持否定意见的同志经常用认识与真理的区别来反驳主张真理包含错误的同志,他们说,认识、理论、学说可以包含错误,但真理不能包含错误,包含错误的真理不是真理。抽象真理即作为概念定义的真理不能包含错误,这是对的,但我们谈的不是概念定义,而是作为对立面的真理与错误是否相互包含。

必须承认,一般的认识不是真理,认识与真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不是并列与重合的关系。但这并不是真理不能包含错误的充足理由。“波义耳定律就连同附在它上面的少许谬误也可以说是真理了”,这不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波义耳定律虽有少许错误,但它不是一般的认识,而是基本正确的认识,是真理吗?我们怎么能够用波义耳定律是一个定理、理论、学说来解决它可以包含有错误呢?按照持否定意见同志的意见,似乎只有把那“少许”错误去掉,波义耳定律才可以说是真理。可是雷尼奥的研究发现,波义耳定律只是近似地正确,特别是对于可以因压力而液化的气体,当压力接近液化开始的那一点时,波义耳定律就失去了效力。这就是说,去掉了“少许”错误以后的波义耳定律仍然不能说它是真理,只能是认识。那么,波义耳定律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是否就绝对地最终地正确了呢?恩格斯说没有一个物理学家会断定说是。“即使在这种更加狭窄的范围内,他也不会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通过未来的研究对它作更加严格的限制,或者改变它的表达方式。”[5]恩格斯的猜测为后来的事实证实了。一切真正的气体都表现出压力和体积之间的可变关系,氢的膨胀系数在直到现在为止所用的各种压力强度下都是正的,对大气和其他研究过的气体来说,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压力零点。压力小于零点,此系数是正的;压力大于零点,此系数是负的。这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实际上还一直是可用的波义耳定律,需要一系列特殊定律来做补充。这样一来,由于波义耳定律在不同的层次、范围内,都这样那样地隐含着一些错误,如果去掉了错误才算真理的话,那么,波义耳定律就不能是真理了。可是恩格斯不是把波义耳定律当作真理的吗?究竟把波义耳定律当作真理符合恩格斯原意,还是把它当作认识符合恩格斯原意,这并不需要争论,因为恩格斯自己已经讲清了这一点。

恩格斯也明确地谈到过真理与错误的辩证关系。他说:“今天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认识都有它隐蔽着的、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同样,今天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认识也有它合乎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能被认为是合乎真理的”[6]。这里,恩格斯也以同样明确的用语,阐明了真理和错误相互包含这样一个重要理论观点:隐蔽着的以后又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就存在于真理之中。可惜,这段话又被持否定意见的同志认定,这是指认识,而不是指真理。恩格斯究竟指的是一般认识还是指真理?我认为是真理,而不是一般认识。因为“合乎真理的认识”指的就是真理。所谓合乎真理的认识无非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不是真理是什么?合乎真理的认识这句话,在1963年的单行本中译作“凡今天被承认是真理的东西”,真理的东西当然是真理,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做了上述翻译上的改动,原意就改变了,就由真理变成认识了吗?我认为没有,它指的仍然是真理。如果坐在教室第五排左起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叫王五,那么,当老师叫第五排左起第一个同学的时候,王五就应当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正如我们不说鱼,而说是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一样,这指的都是同一个事物。我们不能因这里说的是动物,而动物又不等于鱼,因而就说这不是指鱼。当我们把认识加以限制,例如正确的认识、合乎真理的认识等,这里字面上虽然讲的是认识,但实际上指的是真理,因为不正确的认识已经排除在外了。根据上面的理由,我认为恩格斯指的是真理,而不是指一般的认识。

此外,恩格斯还讲过一极已经作为胚胎存在于另一极之中,一极到了一定点时就转化为另一极这样的话,这也是极其明显地告诉我们,包括真理和错误在内的一切对立面,都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现在我们来看列宁。“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7]又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8]前一段话列宁指的是任何真理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都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一定客观对象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不能把它说得过火,把它运用到它所能适用的范围以外去。按照辩证法任何规定都是否定的理解,那么,这个适用范围就是既肯定又否定。所谓肯定,指凡是在这个范围以内的都适用、有效,因而这个规定是肯定。但它同时又是否定,因为真理在规定它的适用范围时,就已经内在地规定了它的不适用的、否定的方面。所以这个规定是一身而二任的,既肯定又否定。但是,真理由适用到不适用不是突然出现的,有一个变化过程,真理是逐渐由适用走到不适用的。这就是说,在适用范围内,此范围与彼范围的准确程度已经有差别了,只不过这种差别还是量的差别,所以真理还都适用。但当范围逐渐扩大或缩小到一定点时,真理适用的范围就会产生质的变化,真理也就由真理变成错误了。列宁在后一段话中讲的只要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指的就是真理变成错误的临界点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意思用真理与错误的矛盾运动加以表述,应是这样的:当我们说一个认识是真理时,那么,这个真理就内在地包含有它的对立面,即错误的萌芽或因素,随着真理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真理这一方逐渐下降,而错误的萌芽、因素一方则不断上升。当把这种适用范围扩大到一定点时,就引起矛盾主次方面的变化,这时真理就变成错误了。列宁的这两段话恰好说明了真理和错误是相互渗透的。(www.chuimin.cn)

我们在理解列宁关于真理和错误相互包含的论点时,关注他在莱伊《现代哲学》一书批注中的一段话具有重要的意义,引述如下:

真理和谬误

(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

重要的结论:谬误不是真理的绝对对立。正如许多哲学家所认为的,谬误并没有肯定的性质,它倒是否定的和局部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最小的真理。如果我们依靠经验把谬误从它所意味着的主观的方面揭露出来,我们就逐渐地接近真理了。完全的真理一经达到,就是绝对的东西和极限,因为它是客观的、必然的和普遍的东西。……[9]

列宁对莱伊“谬误不是真理的绝对对立”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最小的真理”两句话下所画的横线,以及后面的曲线和列宁批注的“接近于辩证唯物主义”,表示了列宁对莱伊观点的赞同。后边的话列宁也做了符号,但那明显是表示不赞成的。如果按照持否定意见同志的看法,把谬误看成是最小的真理,显然是不可理解的。其实,列宁赞成把谬误看成最小的真理是非常有道理的,符合辩证法。

布鲁诺说过:“难道说最小的热和最小的冷不是同一个东西么?难道向着冷的方向的运动不是从最大的热的界限得到其本原的么?从这里可以明白不仅相对立的两个最大和相一致的两个最小在一定的场合汇合为一,而且最大和最小由于发展变化也汇合为一,所以,医生在最好的情况下担心有坏的结局,有远见的人在最幸福的时刻感到特别畏缩,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10]库萨的尼古拉也说过:“按照定义,极小就是不能比它那么小更小;既然这个意思也同样适用于极大,那就很明显极小是与极大等同的”。“如果你把思考局限在量上的极大和极小上,这一点就更清楚了。极大的量就是无穷大,极小的量就是无穷小。如果你在思想上撇开大和小的概念,只留下没有量的极大和极小,那就很清楚地看到极大和极小是一回事了。”[11]

这些哲学家的话固然有神秘的味道,但其基本思想无疑是正确的。用我们今天的语言来表述他们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对立的两极是相通的,在大这一极中就包含有小,在小这一极中同样也包含有大,大与小相互包含,所以相对立的两个最大和相一致的两个最小在一定场合才能汇合为一。所谓谬误是最小的真理,是说在谬误这一极中不完全是谬误,它还包含有它的对立面——真理,所以,我们才可以把谬误看成是最小的真理。按照相同的理由,我们也可以把真理叫做最小的谬误,这样一来,这个命题就成了我们正在讨论的真理和错误能否相互渗透的问题了。从上述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可以看出,真理和错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观点,相反,正是它所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