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矛盾规律研究:对几个具体问题的理解

矛盾规律研究:对几个具体问题的理解

【摘要】:列宁讲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这个理解也是不符合作者的原意的。似乎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问题才算最终能得到解决。这是经济必然性起决定作用的结果。

第三节 对几个具体问题的理解

根据上面所述,显然,在一定条件下政治可以决定经济的提法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因为这里的决定作用和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完全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谁决定谁。区别只是在什么条件下谁决定谁。如果承认在“一定条件下”政治可以决定经济,那就是说,在那个“一定条件下”,经济决定政治这个普遍原理就不灵了。如果你说,我这个决定作用,是在经济决定政治的基础上的决定作用,是被前一种决定作用所决定的,那么,这就没有分歧了,用不着争论了。因为你所指的后一种决定作用,是在前一种决定作用基础上的决定作用,实际上就是反作用,只是你的叫法不同而已,这是同义异词。既然如此,争论就没有意义了。如果要争论,那就首先必须明确,决定作用的含义是同一的,只是在不同条件下彼此能不能相互起决定作用。列宁曾经不无感叹地说,哲学常常在词的定义等等方面纠缠不清。[9]这一点我们在争论时不能不引起特别的注意。有的同志说,政治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决定性的反作用”,如果马克思的话成立,那么一定条件下的政治的决定作用也就成立。我们认为这种理解是不符合原意的。马克思的话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他讲的是“反作用”,只不过这种反作用很大,大到有某种决定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无论如何不能超过本原的决定作用,而且这种“决定性反作用”仅就其“片面形式来说”才是正确的。而政治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根本看不出它是指反作用,所以把两种提法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

列宁讲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有的同志认为,这就证明,列宁主张在一定条件下政治对经济能起决定作用。这个理解也是不符合作者的原意的。

列宁这个话,不是专门论述政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的,他在这方面的观点是明确的,也是尽人皆知的,和马克思、恩格斯完全一致。他在《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文中指出:“自然界中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10]他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莫斯科苏维埃联席会议上也指出:“我国的内外政策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并说:“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者整个世界观的基础”[11]。列宁讲政治要占首位,是说在一定的条件下,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工作重点是变化的,有时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是主要的,有时发展经济是主要的,有时其他工作也可能成为主要的。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但万变不离其宗。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这个关系是不变的,如果把工作重点的变化看成是经济决定政治这个根本关系的变化,那就会离开唯物史观而跌入二元论的或唯心主义的泥潭里去。

大家都知道,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马上就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等文章中,提出了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他说:“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2]。其后他又反复强调工作由战争转为和平的经济建设上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只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国内白军的进攻,推迟和延缓了这一进程。进程虽然推迟了,但列宁的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的思想确是非常明确的。他甚至说,我们要少谈政治,多谈经济,并且提出了经济方面的政治这一科学概念。如果认为列宁主张政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经济,政治总要放在首位,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既然发展生产是根本任务,那么,为什么在工会问题的讲话中,列宁又提出政治要占首位呢?因为当时如果对工会的态度不正确,就会使苏维埃政权灭亡,使无产阶级专政灭亡。托洛茨基就曾提出这样的反驳:列宁在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曾说,我们要少搞一点政治,多搞一点经济,可是在工会问题上,列宁却把政治放在第一位。对此,列宁回答说:“自然,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希望我们少搞些政治,多搞些经济。但是不难理解,要实现这种愿望,就必须不发生政治上的危险和政治上的错误。而托洛茨基同志所犯的并且由布哈林同志加深的政治错误,却使我们党离开了经济任务,离开‘生产’工作,迫使我们——遗憾得很——花许多时间来纠正这些错误,来同工团主义倾向(它可能导致无产阶级专政的灭亡)进行斗争……”[13](www.chuimin.cn)

列宁认为,他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希望少搞一些政治,多搞一些经济;这里占首位的,显然是经济,这难道不是清清楚楚的吗?他之所以有时强调政治占首位,是因为政治上出了错误或危险,不纠正这些错误和发生的危险,就可能使党离开经济任务。在列宁看来,政治只是完成经济任务的手段和保证。经济是根本的,经济最终起决定作用。

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理解列宁的话,而把政治占首位看成是政治可以决定经济,那就会完全背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试想,在夺取政权的时候,政治占首位,当要巩固政权使其不被国内外敌人推翻时,政治又占首位。似乎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问题才算最终能得到解决。那么,在无产阶级从夺取政权一直到共产主义建成以前,起决定作用的就都是政治而不是经济了。请问,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是基础的观点,岂不被釜底抽薪、化为乌有了吗?如果再把视线拉长,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当它们建立政权、巩固政权的时候,也同样把政治放在首位,是政治决定经济,那么,历史还有哪一个阶段留给历史唯物主义呢?没有了,落空了。这种观点能说没有背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吗?

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这也只是说,正确的路线促进经济的发展,错误的路线阻碍经济的发展。但路线毕竟不能改变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而它的命运恰恰要由经济规律加以判决。王明的路线使革命遭受了巨大损失,但这也只是推迟了革命的进程,而没有取消和改变这个进程,星星之火照样燎原起来。林彪、“四人帮”给革命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使经济跌入崩溃的边缘。但这也只能推迟、延缓革命和建设的进程,而不能最终改变这个进程。这是经济必然性起决定作用的结果。而且我们知道,正确路线的提出,也不是某个天才头脑随便想出来的。只有当出现提出正确路线的客观条件时正确路线才能提出,正像马克思主义不能在封建主义时期出现一样。思想是存在的反映,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所以无论政治也好,路线也好,它们只能对经济起反作用,或者,“就其片面形式”上对经济起决定作用,离开了这个基本观点,片面夸大政治思想的作用,只能产生唯心主义,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还有的同志提出,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变革生产关系就起了决定作用。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不可避免地要改变,这正体现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这一基本原理。现在忽然说,在这种时候,变革生产关系就起了决定作用,变革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是一回事,不能混同使用。变革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就这一工作同其他工作的关系而言的。中心工作或主要任务,对其他次要工作是有决定作用的,这个决定作用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不是一回事。用中心工作对其他工作的决定作用模糊乃至代替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不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