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常常通过对系统的动态的考察,把辩证矛盾的内容也塞到里面去,硬说系统规律完全符合矛盾规律的基本要求。......
2023-11-28
第六节 差异与矛盾
差异是不是矛盾,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的罗任和图加林在一篇文章中说:“有时把任何差别都当作矛盾,这当然是不正确的……目前,工人阶级和集体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的差别不能认为是矛盾的表现。社会主义城市和社会主义乡村在生产上、经济上、文化上还有差别,也不能认为是它们之间的矛盾,因为我们的城市和乡村在客观上是沿着共产主义的道路发展的。”[23]在我国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争论。一些同志认为,差异就是矛盾这个命题是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一些同志则认为,并不是一切差异都是矛盾。英国贵族和我国工人的特点有很大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并不是矛盾。
对于工农之间的差异算不算矛盾,只要不把矛盾当作对抗性矛盾,那就是可以辨识清的。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早就说过:“工农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成为对抗,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24]工农之间与劳资之间虽说都是矛盾,但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的方法却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不同就否认工农之间的差异不是矛盾。应该明确,这是矛盾的差别性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问题。当片面强调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忽视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之间失去了恰当比例,那时,工业的发展就要缺少原料,而且工业产品的市场也必然不会广阔,到头来不但农业上不去,工业本身也上不去,这就是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工农业生产之间必须保持恰当的能够互相促进发展的比例。(www.chuimin.cn)
至于一般的差异是不是矛盾,我们应该做具体分析。的确,说石头和鸡蛋、英国贵族和我国工人是矛盾,那是不可理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笼统地讲差异就是矛盾,是不准确的。外在的两个事物,它们各自独立,各有自己的本质规定。这样具有外在差异的两个事物能否构成矛盾,就看在一定条件下,它们能不能具有现实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关系。如果有,那就是矛盾,没有就不是矛盾。在一个集体里,张三和李四本来很好,但由于对一件事的处理上,有了意见分歧,产生了矛盾。后来由于双方作了自我批评,又消除了矛盾,言归于好了。我们不能说因为张三和李四是有差异的,因而他们就是矛盾。应该说,有差异的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构成矛盾。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有时有差异的事物是同一种类,有时是同一科属,但事物与事物之间要构成矛盾,只要具备了一定条件就可以,和事物差异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相对于张三和李四的矛盾来说,人和自然的差异更大。人和人属于同一种类,而人和自然则是不同的种类,但这并不妨碍人和自然可以构成矛盾。
如果我们不是指外在的事物差异,而是指事物的内在本质差异,那么,差异就是矛盾是没有问题的。辩证法所讲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指的就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差异。黑格尔说:“差别自在地就是本质的差别,即肯定与否定两方面的差别:肯定的一面是同一的自身联系,而不是否定的东西,否定的一面,是自为的差别物,而不是肯定的东西……因此本质的差别即是‘对立’。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他物,而是与它正相反对的他物”[25]。如果一个事物,我们说它是自身同一的,那么这个事物就是没有规定的东西。如果有了规定,那么,它就不再只有自身同一,它在自身中有了一个否定,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扬弃。一棵树和一根电线杆,如果二者都没有规定,那么,它们自己和自己就是同一的;如果有了规定,那么树与电线杆就都有了一个否定,就是说,这棵树要过渡到它的反面。斯宾诺莎也讲过,规定同时就是否定,这不无道理。对黑格尔的这一思想,列宁极为重视。他把差别的内在发生看成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且说:“‘差别的内在的发生’,是差别、两极性的演进和斗争的内部客观逻辑”[26]。所谓内部差别就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即肯定与否定,变与不变。所以差别从什么时候开始,矛盾就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是由于在差别阶段,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还不那么尖锐、激烈而已。所以我们可以把矛盾在最初阶段叫做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差别转化为对立,矛盾进一步展开,这时矛盾的双方彼此相互否定,其结果就是,一方向另一方转化,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有关矛盾规律研究的文章
对什么是矛盾,列宁讲过这样的话:“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它们的不同分布在不同的事物中,它们内部则是没有任何矛盾的。既然一种东西总要变成另一种东西,总要运动,那么,它的动力就是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认识中发生的错误。列宁指出,逻辑矛盾“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世界的本源是什么?这一点,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2023-11-28
第七节矛盾的分类问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矛盾进行科学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方法论课题。按照一类二类矛盾的分类法,把敌与我、革命与反革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不能结合的,这大概是大家都会同意的。因为一类二类矛盾的分类法也是以承认“两个为主”为其基本理论依据的。在我看来,两个为主的矛盾分类方法值得研究的地方并不比前一种分类方法少,某些方面,要在理论上说得圆通难度也许更大。......
2023-11-28
主要矛盾决定着和标志着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当一个国家遭到外国入侵时原来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而民族矛盾则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曾有过一次主要矛盾的转移。试想,如果认为矛盾本身是三极或多极结构,那么,就没有必要从中找出什么主要矛盾了,而且也无法找到主要矛盾。......
2023-11-28
但在这个总的隶属关系以内,政治也能对产生它的经济发生作用。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不但不能否认,而且也不能低估。[5]只承认经济决定政治,不承认政治也反作用于经济,不承认各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那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决定作用是第一性的、本原的作用,它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是指它只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
2023-11-28
在这里,真理与错误的界限并没有因为二者相互渗透而丧失,就是说真理还是真理,不是错误,错误是错误,不是真理。但这同我们说的真理向错误的转化是两回事。......
2023-11-28
歪曲和否认矛盾的观点有各式各样,其中之一是承认只有对立而没有矛盾。在我们看来,矛盾与对立是不能割裂开来的,不能说只有矛盾而没有对立,也不能说只有对立而没有矛盾。很明显,对立是亦彼亦此的矛盾,这是没有问题的。作为哲学范畴的对立,是表示对立面相互作用的意思,不管是激烈的冲突,还是一般的不和睦、有分歧,都是对立面在相互作用,只是由于矛盾性质的不同,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2023-11-28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列宁在这里讲的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倾向是指什么呢?例如生与死这两个极端,只有在生或死中,它们才是对立面。应当承认对这样的事物的对立面做一具体称谓是困难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