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趋势与特点:医疗费用增长因素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趋势与特点:医疗费用增长因素研究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十年会继续存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3.2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趋势与特点

3.2.1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许多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超过了10%和7%,开始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980—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构成情况见表3-2。

表3-2 1980—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构成情况

img103

续表

img104

注:1.1982、1990和2000年数据来自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他年份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0.900%抽样数据测算数据。2.2010年数据来自新华网,2011年6月17日.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 66%)、浙江(13. 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3.2.2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特点

为了摸清我国老年人口及老龄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掌握未来中国老龄问题的基本国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预测研究,于2006年6月24日对外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进预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11]《报告》认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 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 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同时,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速。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2.7亿,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94 48万,占老年人口的21.78%。

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约为少儿人口数量的2倍。这一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亿~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总人口的比重将保持在25%~30%,进入一个高度老龄化的平台期。(www.chuimin.cn)

我国人口老龄化既有与其他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自身一些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80 00万人,约是APEC其他经济体老年人口的总和。2007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1亿,是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从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完成这一过程,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瑞典用了40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目前我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趋势在未来几十年会继续存在。在2010—2050年期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年均递增600万人左右,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7%,到2025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占总人口的20%左右,2050年接近4亿人。[12]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若以60岁作为老龄标准,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0万,占总人口的18.5%,2004年达260.78万,占总人口的19.2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40.70万,占总人口的3.0%。到202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市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0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增加到416.0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自治区预计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相差约30年。[13]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因此城乡老龄化的程度正在接近,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 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 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五是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 645万人。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在1 700万~1 900万人。需要指出的是,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

六是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国家在进入老年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 000~110 000美元之间,呈现出“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我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 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根据《报告》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自2000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开始,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直到2100年,老年人口总量仍然高达3.18亿,占总人口的31.09%,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

二是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一方面,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总的来看,2030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

三是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将日益突出。经过5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到21世纪下半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以及高龄化程度都将在较高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老年人口总量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亿以上,老龄化程度为31%左右,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将保持在8000万~9000万,高龄化水平为25%~30%,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将显得越来越突出。

四是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总人口过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由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总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目前人口总规模仍然高达13亿,预计到2030年达到最大人口规模14.65亿,总人口过多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这是一个新的重要国情。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整个21世纪,这两方面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