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行政中心区设计:体现和谐社会的理念

行政中心区设计:体现和谐社会的理念

【摘要】:1)城市设计目标行政中心应努力体现和谐社会的理念。2)设计构思与策略组织以行政办公为主的片区服务中心的混合功能片区的布局以行政办公中心的选址为基础,考虑到办公楼的庄严性,选址在背后有靠的坡地上,而且前面有开阔的空间和北溪,虽然轴线无法做到正南北向,但对于山地建筑来说已是寻常的做法。为了强化面水的特征,将北溪在行政中心轴线的范围水面扩大,并用橡皮坝拦截,控制水面的标高。

6 行政中心区

【实例15】遂昌县行政中心区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of Suichang administration-center area

建设地点: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

基地面积:31.55hm2

设计时间:2010年3月

主创人员:卢济威 王 一

设计成员:刘祖健 罗 岑 王 翔

     林 婧 常 琦 钟 时

遂昌县位于浙西南,全县处于山林之中,县城是沿山坳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核心区妙高镇在城市化过程中发展三产和旅游业,在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将县政府的行政办公建筑外迁到西南方向,建设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西南片区公共服务中心(图15-1)。基地四周被山林包围,南侧以河流北溪作为边界,基地中部被51省道东西穿越,南北被环城西路穿越。省道北侧地形起伏,原有汽修厂、制砖厂、养猪场和村舍,南侧为平整的农田。总用地面积约为31hm2(图15-2、图15-3)。

1)城市设计目标

行政中心应努力体现和谐社会的理念。功能方面既要满足行政办公的使用要求,又要推进城市公共活动的展开,为市民服务。形态方面应力求亲民性和一定权威性的统一,开放自由与循规庄严结合。

行政中心区处在自然山林环境中,生态的丰富性和脆弱性并存是环境的特征,生态丰富性为城市设计提供构建丰富多彩形态的可能,生态脆弱性要求城市设计必须尊重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建设过程充分保护生态,力求人工与自然和谐整合。

规划要求结合行政中心组建西南片区公共服务中心,有利于这个城市组团功能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激发城市活力的形成。

综合上述提出设计目标:构建与自然生态和谐、并推进社会和谐的行政中心区,以及县城西南片区的公共服务中心(图15-4~图15-8)。

2)设计构思与策略

(1)组织以行政办公为主的片区服务中心的混合功能

片区的布局以行政办公中心的选址为基础,考虑到办公楼的庄严性,选址在背后有靠的坡地上,而且前面有开阔的空间和北溪,虽然轴线无法做到正南北向,但对于山地建筑来说已是寻常的做法。轴线上安排县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周边安排职能部门和会展中心;基地南侧布置宾馆、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设施;基地周边结合地形安排住宅;另外还有广场、公共绿地等。整个区域无论是功能组成还是交混程度,基本能提供昼夜具有活力的条件,达到形成县城西南片区服务中心的要求(图15-9~图15-16)。

(2)探索行政中心亲民性和权威性的结合

首先行政中心建立轴线和不对称布局和谐地整合。行政办公主楼采用内院式,南面为象征性的礼仪入口,通过大台阶形成空间引导;实际入口,即车行入口位于内院的车行道上,西南侧的职能部门、办公辅助建筑和东侧的会展中心运用不对称构图围绕轴线布置。

其次将行政中心大台阶分成两段,下段形成立体的市民活动广场,东侧会展中心兼有文化娱乐功能,西侧结合大踏步和下沉空间组织露天剧场,提供市民自娱自乐和各种民俗、庆典活动。自由布局、开敞共享,并与绿化种植结合,营造亲切和谐的气氛,形成市民乐于集聚的场所(图15-17、图15-18)。

(3)保护与利用自然环境,推进生态和谐

首先是保护地形、地貌,结合功能布局组织道路网络,依山就势、自由曲折。其次是结合地形高差组织行政中心的空间形态,从南面51省道215.00m标高到大楼前平台230.00m标高,基本符合原地形的坡度,为此还能保留一部分原有植被。第三是力求生态景观与风水理念统一,行政办公中心构建背山面水的格局,这也是选址时的重要依据。为了强化面水的特征,将北溪在行政中心轴线的范围水面扩大,并用橡皮坝拦截,控制水面的标高。山地环境防洪抗灾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为此在基地北侧的自然冲沟处,给予挖深,形成山溪与北溪连通,并设缓冲水池以保护道路(图15-19~图15-21)。

图15-1 区位图

图15-2 设计范围

图15-3 51省道北侧现状

图15-4 总平面

图15-5 沿51省道南立面(www.chuimin.cn)

图15-6 沿51省道北立面

图15-7 鸟瞰1

图15-8 鸟瞰2

图15-9 行政办公区鸟瞰

图15-10 行政办公区平面

图15-11 行政办公区扩大范围剖面

图15-12 行政办公区剖面

图15-13 市民广场鸟瞰

图15-14 市民广场平面范围

图15-15 下沉露天剧场鸟瞰

图15-16 行政中心区功能空间交混

图15-17 土地使用现状图

图15-18 城市设计土地使用体系

图15-19 道路交通体系

图15-20 防洪理水体系

图15-21 土石方平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