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阶段国防军队建设:统筹机械化和信息化

新阶段国防军队建设:统筹机械化和信息化

【摘要】:面对我军目前机械化尚未完成,同时又要努力向信息化过渡的现实,要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军情出发,正确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统筹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军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

第二节 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面对我军目前机械化尚未完成,同时又要努力向信息化过渡的现实,要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实现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发展,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军情出发,正确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统筹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

一、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军队机械化,是指建立在工业技术基础之上的工业时代或工业社会军队的基本形态。具体地说,它是在军事领域广泛利用动力技术、机械技术、材料技术,使军队具备快速机动力、高度防护力、超强打击力的武器系统、作战平台及作战体系的过程和目标。军队机械化通常构建以坦克、装甲车火炮为主体的陆军集群,以驱逐舰、护卫舰、潜艇为主体的海军集群,以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为主体的空军集群,并具备实施大兵团、宽正面、大纵深、空地一体、连续攻防作战的能力。西方国家军队的机械化从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末告一段落,历时200多年,经历了初始、发展和成熟等重要阶段。发展中国家军队的机械化目前仍处在发展之中。综观世界各国军队机械化建设实践可以看出,军队机械化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在以飞机、火炮、坦克、军舰为主要作战平台和主战装备,主要发展材料技术、动力技术、机械技术等军事工程技术,注重提高装甲机械化和火力毁伤能力。二是军队规模十分庞大,如前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军事大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军队总员额分别为420多万人和200余万人,且都拥有数万辆坦克、装甲战车,上万门自行火炮,上万架作战飞机,上千艘作战舰艇。三是军队结构横向为陆、海、空军及核力量,军种界限鲜明,各军种都编有功能相对单一、规模庞大的重兵集团;纵向为方面军(或集团军群)、集团军(军)、师、旅(团)等多个层次。四是实行横窄纵长的“树状”指挥体制,指挥作业以手工方式为主,与部分半自动化和少量自动化方式相结合,指挥通信主要靠与“树状”指挥体制相配套的无线电指挥网。五是军事理论主要是以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为核心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如“总体战”、“闪击战”、“大纵深战役”、“大纵深立体战役”、“空地一体作战”等,注重陆、海、空协同作战理论。

军队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军队战斗力形成全过程得到广泛应用的产物,是信息时代或信息社会军队的基本形态。具体地说,它是在军事活动中,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使信息的贡献比重不断上升并大于物质和能量占据主导地位,实现各系统单元要素效能的综合集成,使己方实力得以最大限度发挥、敌方实力被最大抑制的过程和目标。它通常在军事领域广泛高效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装备,有效地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军队信息化从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初始阶段同时开始,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逐步发展起来的。军队信息化目前展现的主要特征:一是大力发展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代表的信息化武器装备、隐形武器装备和新概念武器装备。主要包括制导导弹巡航导弹、制导炸弹等信息化弹药,用信息技术设备连接于C4ISR系统的各种信息化平台,以及军用智能机器人、单兵数字化装备等。二是军队规模缩减,军种界限模糊,海、空军比例扩大,天军等新兴军兵种地位作用上升,部队编成向小型化、一体化、多能化方向发展,军队人员与武器装备系统的组合进一步优化。三是指挥体制网络化,指挥手段自动化。通过建立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的网状指挥体制,实现信息流程最优化和信息流动实时化;通过C4ISR系统,把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存储和使用结为一体,实现对军事力量中各个要素、战场上各个作战单元的有效指挥和控制,使其协调一致地发挥整体效能。四是军事理论主要是信息化战争和作战理论,主要表现为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信息战、非接触作战,以及陆、海、空、天、电一体化作战理论等。

二、我军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军是在“小米加步枪”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如在武器装备方面,许多国家军队的机械化建设已完成80%,信息化装备的比例也不断上升,其中美军的机械化已接近100%,美陆军信息化武器装备已超过装备总量的一半,海、空军的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已达到70%以上。目前我军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我军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现状是:

(一)武器装备仍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信息化建设则刚刚起步

从机械化武器装备建设上看,尽管我军在常规武器的研制和生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已由建国初期主要靠引进发展到现在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但从机械化程度看,我军机械化部队的装备大多为一、二代水平,还有相当数量的部队处于摩托化水平。如果按世界军队机械化发展的历史阶段来衡量,我军机械化武器装备仅处于“成熟”阶段的初期,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在射程、速度、精度、威力和功能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上看,我军的信息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操作系统不统一、格式化信息标准空缺,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分离,系统集成度低、综合效益差。虽然我军目前拥有一些侦察、探测、干扰手段和指挥控制能力,一些常规攻击兵器与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一体化,具备了火力平台和信息作战平台的功能,但其规模数量和信息化水平总体上还处于信息化的初始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时代差”。

(二)组织编制仍滞留在机械化时代,走向信息化时代的组织编制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质量建军方针的指导下,我军进行多次调整改革,特别是几次较大规模的精简整编,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军的规模得到了有效压缩,军队结构和体制编制也不断得到优化,但就目前总体情况看,我军规模还属于数量规模型,军队体制特别是军队领导体制还没有实质性突破,机关大、层次多的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军队总体结构和作战力量编组仍具有典型的机械化时代特征。在作战指挥体制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指挥手段增加了很多,拥有了自动化的信息传递和处理手段以及局域性的自动化指挥网络,作战指挥体制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改革,但由于军队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系统集成和综合运用难以实现,机械化时代典型的横窄纵长“树状”指挥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距离信息化战争要求的横宽纵短“网状”指挥模式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三)作战理论总体上带有浓厚的机械化色彩

目前,我军机械化作战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一系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还不够全面、深入和系统,贴靠我军实际不紧,针对性不强。如传统作战样式的军事理论滞后、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军种独立作战理论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联合作战方面理论也没有。总体上看,具有我军特色的机械化作战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我军信息化作战理论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新论述、新论著不断推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也不多,或是主观推导、从理论到理论,或是照搬外军、人云亦云,或是过于超前,脱离我军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总体来看,我军信息化作战理论还很粗浅,且缺乏理性的、深刻的思考,可信度不高。(www.chuimin.cn)

(四)我军目前的人才队伍状况还不适应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从机械化建设的人才来看,指技合一的复合型指挥人才、精通技术的专家型人才、能够熟练操纵和维护武器装备的技术型人才都很有限。指挥员不懂技术、技术人员不懂军事、专家不“专”的问题还比较普遍,机械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充实。从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来看,我军整个人才队伍缺乏深厚的科技素质和信息化素质基础,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更是十分匮乏。尽管我军在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上已经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信息化人才队伍薄弱的状况。

三、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辩证关系

机械化与信息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军事形态,从发展和建设的角度来看,机械化和信息化是军队现代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信息化是建立在机械化基础之上的,二者既有各自的规定性,又密切联系。

(一)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依托,没有机械化就不能实现信息化

从信息化的形成过程来看,机械化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当作战飞机的攻击能力不断提高,严重威胁到防御一方的安全时,雷达预警技术便应运而生;当常规炸弹无法准确击中目标,大规模轰炸仍难以克服敌方的坚固防御时,进攻一方便把精确制导技术应用到常规炸弹上,制导炸弹、制导导弹、巡航导弹等信息化武器便应运而生。可见,信息化是机械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机械化在信息化的演进过程中起到了载体作用,是信息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没有机械化,信息化就是空中楼阁,只存在于虚幻之中,现实中永远不会出现。现代战争,通过物质能量的释放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摧毁敌人的军事装备与设施,是战争活动的重要内容。即使在信息时代,信息化战争仍然需要机械化装备的机动力和突击力,而不可能“是纯粹网络的决战,是纯粹芯片、黑客之间的大比拼”。尽管信息化因素在信息化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机械化因素退至非主导地位,但真正的打击力量仍然是以硬杀伤为主的软硬兼施,高质量的机械化装备是信息化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不可缺少的作战平台,而且信息化程度越高对机械化平台的要求也越高,没有武器装备的物理、化学效能的提高,信息化就难以达到很高水平。因此,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依托,没有机械化,就没有信息化。

(二)信息化是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没有信息化就不能实现机械化的跃升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军队信息化是军队机械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综观近期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与以往的战争有着明显不同。海湾战争中,尽管交战双方力量规模相差不大,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信息化程度上占有明显优势,致使战争开始后战场形势很快便“一边倒”。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牢牢地掌握着“制信息权”,实现了战场的单向透明,致使南联盟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透过这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人们不难发现,构成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信息正逐渐取代物质和能量,成为战争中的主导因素,而物质和能量是在工业时代的军事形态中衡量战斗力的主导要素,信息则是信息时代的军事形态中衡量战斗力的主导要素。这表明,机械化军事形态已开始向信息化军事形态过渡。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中机械化军事形态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军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的威力呈几何级数增长,即使目前在机械性能上已接近于“物理极限”的武器装备,经过信息技术“处理”后,其作战性能仍能得到整体跃升。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可大大改善武器的制导系统,使导弹的命中精度成倍提高;在飞机、坦克、战舰等火力平台上大量使用传感器、计算机、红外探测器、自动导航定位设备等电子设备,就可使其具有更强的探测、识别、打击、机动、突防等功能,从而实现作战性能的整体跃升。此外,在作战方面,信息化不但能够提高作战的效率和效益,还能够有效避免大规模的毁伤和破坏,使战争不断趋于“文明”化,使军事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更好地服务于政治需要,更好地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因此,信息化是机械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和唯一出路,没有信息化,机械化就无法实现能力的整体跃升。

四、统筹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正在对世界军事领域产生全方位、革命性的影响,同时也使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式发展。这一论述,不但阐明了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同时也为我们统筹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根据以上论述的精神实质,统筹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在思想认识上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走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时并举的道路,决不能等机械化建设彻底完成后再启动信息化建设。美国等发达国家军队走的是一条机械化成熟之后再发展信息化的路子,他们的机械化在国家工业化支持下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因而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基本上是“水到渠成”,历史跨度小,不具有跳跃性。而我军面临的形势是,国家工业化和军队机械化建设的路程还没走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以及由此催生的信息化战争形势,已向我们发出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像发达国家军队一样等走完了机械化的路程才去搞信息化建设,必然会再次丧失发展良机,进一步拉大我军与发达国家军队的“时代差”。二是要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和最终目标。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但并不等于两者平分秋色而没有重点。从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看,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是军队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提升军队机械化建设水平的主要途径,没有信息化就不能实现机械化的跃升。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必须要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用信息化建设来牵引机械化建设,带动机械化建设。三是不能逾越机械化。机械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机械化,信息化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也就谈不上发展。如果置机械化建设于不顾,而在信息化建设上全面出击,则必然要吃欲速则不达的苦果,还可能导致一个时期内军队建设尤其是装备建设遭受重大损失。当然,可以超越机械化建设的某些发展阶段,但不能逾越机械化。要坚决消除无视客观实际,把机械化看作废物,盲目追求信息化,以信息化取代一切的认识误区,正确认识机械化建设对军队全面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统筹机械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以机械化为基础,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信息化是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是衡量军队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新军事变革的实质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军队的武器装备、组织体制、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以及后勤保障方式等进行彻底改造,推动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向信息化军队转变。为此,要在继续推进机械化建设,打牢信息化建设基础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有利条件,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要按照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信息基础设施、航天信息系统、武器装备信息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领域,进行体制整合和机制优化,形成统一领导、统一筹划、科学管理、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集中力量研发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加强侦察情报、指挥控制、探测预警、电子战和通信系统建设,发展电子战、网络战装备,不断提高我军信息战能力。要加强综合集成建设,实现情报信息、指挥控制系统与武器平台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提升整体作战能力。二是要以信息化为牵引,提高机械化建设水平。机械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机械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水平。机械化建设要以信息化为牵引,努力提高信息含量,脱离了信息化的机械化是没有前途的机械化。目前,我军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机械化的基础还相当薄弱。要用机械化铸造信息化的平台,必须充分利用我军几十年来机械化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快机械化建设的步伐。要以信息化需求牵引机械化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机械化武器装备,推动机械化建设向高层次、高水平跃升。要以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对机械化条件下形成的体制编制、人才培养、军事训练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用信息化改变机械化的原有面貌,以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三是要将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融为一体。要使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不能分家、搞“两张皮”。在提高武器装备机械化能力的同时必须考虑信息化的因素,在提高武器装备信息化能力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机动能力和打击能力。要注重把情报侦察、雷达预警、电子对抗、信息传递、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分系统融为一体。注重加强信息系统与武器平台交链的研发,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效链接,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四是要突出建设重点。要始终把信息化建设放在首位,用信息化建设来牵引机械化建设,带动机械化建设。发展机械化和发展信息化装备,要以发展信息化装备为主;同一武器增强火力和增强信息力,要以增强信息力为主。当前,要着重解决制约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瓶颈”问题。要加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解决作战“指挥控制”问题;要加快发展预警飞机和高性能的侦察装备,解决战略战役层次的“看得见”问题;要加强通讯网络建设,建立起覆盖面广、抗毁性强、野战与固定相结合的信息传输系统,解决信息交换“实时化”的问题;发展电子战和网络战装备,提高信息攻防能力,解决“制信息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