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战略联盟模式选择

高校战略联盟模式选择

【摘要】:二、学分互换模式学分互换是适应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为人才培养提供更便利的条件而采取的措施。

第二节 高校战略联盟的模式选择

高校战略联盟作为一种松散灵活的合作,有许多方式,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的合作,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资源共享模式

教育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办好一所高水平大学,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和教育资源紧缺的状况,使教育资源能够发挥尽可能大的用途。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一书中,亨利·莱文列举了关于校际合作的例子:斯坦福大学决定建设一所最好的图书馆,与此同时,伯克利分校也力图保留它的5万册藏书。两家都建图书馆就意味着重复建设,而这两个图书馆合并会使两所大学都更高效、更富有。因此,20年前,斯坦福与伯克利决定合并他们的图书馆资源,向两所大学的学者开放。现在随着电子技术以及交通系统的发展,在两所大学间传递信息、资料、孤本、善本变得十分容易。同时,学生可以选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而在斯坦福大学未开设的课程,伯克利的学生也可以选修斯坦福大学未开设的课程。两校资源共享节约下来的资金,就能够在其他方面进行投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学分互换模式

学分互换是适应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加,为人才培养提供更便利的条件而采取的措施。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是欧洲学分转换。欧洲学分转换,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入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依照派出国家大学颁发的证书,接受(东道)国家大学可以根据合约吸纳学生入学的原则。参与国家有32个。“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隶属于欧洲委员会,创立于1988—1995年,后纳入高等教育“伊拉斯莫”计划。它通过采取灵活的学分制度来确保学分的可转让性和累积性,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创立一种简化的、易读的、可比较的学位系统。从1987—1988学年截止到1999—2000学年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约有7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伊拉斯莫”国外学习计划,涉及的高等教育机构有1800所。

三、共同开发项目模式(www.chuimin.cn)

不同高校可以就某一项目签订合同或协议,这种模式往往是通过双边协议,围绕某一项目进行合作。而项目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一项研究,甚至是联合成立一所网络大学。如美国国家技术大学于1984年建于科罗拉多州,通过卫星向全美传送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它是由24所美国著名大学的工程技术和管理学院联合提供课程,该校第一名毕业生迈克尔·瑞斯获得了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这位俄亥俄州坎布里奇城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没离开家门即完成了多所大学开设的课程,这些大学包括波士顿东北大学、民尼阿波利斯的明尼苏达大学和阿默斯特的马萨诸塞大学等。瑞斯在毕业庆典上自豪地说:“我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我有幸学到了选自全美国的课程。”这是共同项目开发成功的典范。在我国,南京大学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建立的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也是一种项目开发模式。在资金投入方面双方共同投入,一方为主,尤以外方为主;教学管理方面双方共同管理,一方为主,尤以中方为主,共同进行。南京大学每年向该中心投资人民币500余万元,霍普金斯大学每年向该中心的投资达200余万美金。

四、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模式往往是发达国家高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与发展中国家的高校联合办学。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2000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密西根大学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双方就双语教学、原版课程与教材引进、密西根大学派教师来交大上课、师资培训、教学改革、合作科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合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同济大学为利用德国高等工业学校汽车专业的优势,根据我国国情,参照德国汽车专业的教学计划,于1991年与德国高等工业学校签署了培养汽车专业工程硕士的合作办学协议。取得了人才培养、专业提升等良好效果。

五、联邦模式

欧美国家高等学校出现了一种在联邦框架内的合并,不同属性独立的学校法人联合起来,被称作联邦模式。坐落在洛杉矶以东的克莱蒙特小镇,有一所以高水平的本科博雅教育和有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而闻名美国乃至世界的私立大学,其正式名称为“克莱蒙特学院”。实际上是由5所独立的本科生院和2所研究生大学组成的“独立学院联合体”。他们分别是波莫纳学院、斯克里普斯学院、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哈维·穆德学院、比萨学院、柯克应用生命研究生院、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克莱蒙特学院没有发展为统一于一个中央权力机构下规模庞大的“多元巨型大学”。学院的领导人在考虑成立克莱蒙特学院联合体时就清楚地指出,要“与建立一所巨大的、没有差异的学院构成团体——就像牛津大学的模式一样——围绕着一所图书馆和其他设施,而这些机构都能够从中得益。通过这种方式,我期冀一方面要保护无法估量的独立个体学院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确保有大型大学那样的设施”。1925年成立的“克莱蒙特大学联盟”就执行了这样的功能,它是独立于7所学校之外的中央协调机构。这个机构有一个监督理事会,并设立了10多个特别委员会,从而形成一个工作网络,负责联合体有效的管理并监察联合体的合作。各学院之间在克莱蒙特大学联盟的协调下,开展了十分灵活的合作。这些活动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包括跨学院注册、跨学院学习、跨学院项目、兼职教授、学生校外学习项目等。克莱蒙特7所学院各有自己的价值、课程和研究重点,但是7所学院在同一个校区协作发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成就卓越的大学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