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危机管理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研究结果

危机管理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研究结果

【摘要】:第十三节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现状概述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国内关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晚,起点低,研究的文章数量不多,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涉及的研究内容相对也要宽泛一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尽可能完备的危机预处理方案是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关键。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可按预警、预控、预处三个子系统来进行设计。

第十三节 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现状概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晚,起点低,研究的文章数量不多,还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涉及的研究内容相对也要宽泛一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徐文认为: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陷入困境、危机四伏、前景堪忧,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所面临的危机及找出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已成为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重要课题。李丹依据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方法原则,从侧面对国内3个典型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案例进行分析述评,并将其与国外类似案例进行比较,对图书馆危机意识的实质及其重要意义、图书馆公共关系中的情感沟通方式以及行业领域内外的组织协同的作用等进行了论述。陈鹰指出:图书馆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立足于应付单位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有备无患,化险为夷,可将损害降至最低点。有了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就能够防微杜渐,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有了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就能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得心应手、胸有成竹地解决问题;有了强烈的危机管理意识,就能够拓宽现代管理的思路和办法,探索更多创新、成熟的现代管理经验,使图书馆远离危机。

2.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原则

图书馆危机各具特点,危机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因情况而有所差异。但是从总体上说,图书馆应对危机仍然有一些可以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实际上就是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总体策略。孙静认为,图书馆危机管理应遵循如下原则:意识为要、预防第一;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及时果断,快速反应;真诚沟通、信息流畅;勇担责任、公众至上;注重后效、持续发展;标本兼治、系统管理;协作互助、共赢共荣。李文萍应用危机管理的一般理论,结合部分图书馆的危机管理案例,阐述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的防范原则、预判报警原则、快速反应原则、积极主动原则、坦诚沟通原则、承担责任原则、配合协同原则、口径一致原则、媒体友好原则和经验总结原则。

3.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模式

在危机管理的模式方面,一般都是按危机发生的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逐一分析,即事前预防管理、事中控制管理、事后恢复管理。

卜世波从危机的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揭示了危机各阶段的特性,分析了两个经典的危机管理模型——5S模型及5力模型,进而提出了动静结合的图书馆危机管理模式。陈小荣以罗伯特·希斯的4R模型为研究背景,提出了构建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4R模型框架的设想,为图书馆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4.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应急预案

刘秀娥探讨了图书馆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分类、预案基本内容以及预案的编制过程,强调遵照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突发事件的类型制订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图书馆的防灾能力。徐建华在他的《现代图书馆管理》一书中提出了建立预警系统实现危机管理的步骤及方法。卞咸杰构建了档案危机管理预警系统,他从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和档案部门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方面,分析档案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构建的意义,介绍了危机管理预警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预警决策和应急处置等几个子系统,提了预警系统构建中要注意的几点务实性的建议。黄荣东指出:在危机频繁发生的今天,图书馆需要建立危机预案来对各种突发的危机进行预先管理。制定尽可能完备的危机预处理方案是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关键。图书馆危机管理预案可按预警、预控、预处三个子系统来进行设计。

5.图书馆具体业务的危机管理

张惠梅、李章涛从危机控制的角度,分析了读者投诉的原因及投诉形式,并从读者投诉危机的化解和防范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可行的危机处理方式。李锦兰认为,网络化环境,加剧了图书馆资源不足与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生存危机、形象危机及信任危机,她提出图书馆应借用系统论中的集成管理方法来解决服务危机。邓爱东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图书馆危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量化。他采用决策论中的层次分析科学思想,建立了图书馆危机因素的综合分析模型,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实现对图书馆危机因素的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危机因素在图书馆危机管理中的影响程度,以便能在危机管理中按危机因素轻重给予防范。陈春燕对图书馆人力资源危机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图书馆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三个步骤:危机防范、危机处置和危机总结,并重点在危机防范中总结出图书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做好的四方面工作,以保证在源头杜绝人力资源危机的发生。

6.危机管理与图书馆联盟

目前,国内数字图书馆联盟研究分三个主要方向:(1)概论型。主要是总体性介绍数字图书馆联盟,包括起源、在国外的发展历程、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应用、发展方向等。(2)交叉型。是讨论其他事物或方法在数字图书馆联盟中的应用,或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其他方面的具体应用。(3)技术实现及应用型。这类文献等同于国外的实证研究,一般就数字图书馆联盟中的某个问题,从技术上阐述实现的方法步骤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等。

刘传玺在分析当前图书馆联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战略联盟的概念,对其特点进行阐述,并探讨了图书馆战略联盟的发展策略。陈香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联盟的产生与发展,论述了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及其作用,并分析了图书馆联盟的模式及其合作内容。赵东在介绍建立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中国图书馆联盟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一些特点以及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的基础上,着重论述图书馆联盟的运行机制、组织文化及其特征以及图书馆联盟的经济基础——博弈论发展平台,还有数字时代图书馆联盟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策略。

7.图书馆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容春琳指出,公共图书馆已进入一个危机渐增的时期,但危机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薄弱之处:缺乏危机管理意识,缺乏危机管理机构,缺乏危机管理预案,缺乏统一协作配合,漠视“成长危机”,危机处理措施不力等,并就此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应对之策,即组建中枢指挥机构,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健全危机管理系统,调动信息沟通渠道,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执行特别管理制度。章艳宇认为,我国图书馆在危机管理机制上存在危机意识淡薄、常设危机管理机构缺乏、预警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危机管理应急和恢复机制缺乏等诸多不足。因此,需要从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危机管理法规政策机制、危机应急和恢复机制等方面对其加以完善。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www.chuimin.cn)

美国是最早开展危机预警方面研究的国家,形成了一些成套的理论与学说,主要有风险管理学说、危机管理学说、组织诊断学说以及经济预警学说。国外在图书馆管理中多用到的是灾难管理、突发事件管理或风险管理,较少使用危机管理这一概念,这说明国外更注重预防。

从研究的方面看,各国危机管理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美国学者通常把危机管理的对象局限于纯粹的危机,并且重点放在危机的处理上;而英国学者则对危机管理的定义侧重于对经济的控制和处理程序上,即危机管理是组织为了减少不确定时间的影响,对组织各种业务活动资源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二者均对组织危机的成因研究不足,且研究内容多集中于危机本身,而忽略了组织日常的危机预警管理。2004年12月美国学者马修斯和费舍编写的《图书馆与档案馆的灾难管理》一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图书馆灾难管理的理论研究、成功经验和有效措施,是一本有关图书、档案部门危机管理的重要参考书。日本的危机管理立法对图书馆危机管理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本强调对危机的法制管理,对传染病的防治、自然灾害的防灾抗灾以及恐怖事件的处置等均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在总共7篇日文文献中,涉及案例分析的只有3篇,其中1篇广泛收集了日本群马县127所图书馆的488件危机案例,并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在123篇文献中,有27篇文献涉及图书馆危机计划,其中有的文献通过研究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实践活动,提出了危机恢复的策略及注意事项,9篇文献重点介绍了图书馆如何进行危机恢复,减少损失。具体来说,这部分文献详细阐述了危机计划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某个图书馆所制订的灾难计划的不足,介绍了图书馆灾难计划的组成部分,即灾难预防、准备、反应、恢复等以及危机计划的制订、实施与完善等各个阶段的任务,包括如何增强图书馆员危机意识与应对能力、成立危机管理部门、与专业的危机处理公司合作等内容,并构建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模式,如通过图书馆合作来制订共同危机计划。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从国家图书馆、州立图书馆到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联盟都已建立并发展了自己的灾难控制预案或突发事件预案,目的就是为了预防突发事件对图书馆造成的影响,有代表性的例如:苏格兰国家图书馆于1985年编辑出版的《苏格兰地区图书馆灾难控制计划手册》,被认为是图书馆防灾预案的范本。其他预案还有英国伦敦地区学术图书馆联盟、内陆帝国图书馆灾难响应网络、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灾难预案、加拿大国家图书馆突发事件预案及响应指南等。同时,国外的图书馆协会或联盟还组织图书馆运动来应对和消除图书馆危机。如美国图书馆联盟除了组织成员制定灾难预案,购买救灾物资外,还在应对由于政府行为、经济因素等造成的危机时,发起拯救图书馆运动,在帮助图书馆赢得政府和公众关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随着图书馆联盟合作领域的扩展和深入,一些原有的图书馆联盟协作内容拓展到实施危机管理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如英国伦敦地区学术图书馆联盟;也有一些专门为协作实施危机管理而形成的新的图书馆联盟,如美国纽约地区的图书馆协作防灾联盟、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的一个为了在准备和应对危机中相互援助而建立的图书馆合作组织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分析

1.研究的相同点

综观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成果,我们发现,其研究有下面这些相同点。

(1)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上述分析可知,这些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都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成果为介绍性描述性的文章,或者仅对图书馆危机管理某一环节问题进行探讨,未能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性文献。

(2)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与实践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国内外许多学者均借鉴组织危机管理方面的理论与方法来从事该领域的研究。

(3)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的大部分研究者来自图书情报界,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参与较少,相关文章也主要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期刊上。

(4)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均没有应对火灾的预案。

2.研究的不同点

虽然国内外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存在上述这样一些共同点,但在具体的一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不同。国外理论研究基础深厚,但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2)研究的实践条件不同。国外许多国家在该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为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和基本实践平台,而我国仍处于尝试阶段,实践项目较少,且不具有代表性。

(3)研究方法不同。国外学者大都采用实证研究。而我国学者仍以规范研究为主,这些研究方法多属于思辨式研究。

(4)研究目的不同。国外研究注重解决问题,而国内研究注重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