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一运动略史五一运动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革命运动,是国际工人运动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五一运动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成为世界五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要方面。但关于中国五一运动的形成及其发展状况,迄今尚无人进行深入的研究,略有涉及的几篇文章,不系统不全面,且多疏漏和错误。根据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890年,国际无产阶级第一次举行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
2023-11-28
一、俄国革命是整个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组成部分
在谈到俄国革命的意义时,列宁认为,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业已成熟,所以不应当孤立地从俄国本身的意义出发,而应从对全世界革命运动发展的影响出发,来看待俄国革命。依照列宁的理论,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奏。推翻沙皇制度这个欧亚反动势力的支柱,必然要意味着不仅俄国获得政治自由,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俄国以外的整个政治局面。以沙皇制度为代表的国际资产阶级如果失去了自己可靠的军事政治支柱,那么他们的地位就要受到极大的削弱。从另一方面说,国际革命运动就能大大得到加速。正如列宁预言的那样,战胜沙皇制度将是“世界各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将促进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地球上各个角落的全体工人的事业”。(13)在这一点上,卢森堡与列宁的看法是相同的。卢森堡认为,一次俄国革命能够使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但“俄国革命的命运是完全取决于国际事件的。布尔什维克确定自己的政策时完全着眼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14)在世界革命未能发生的情况下俄国后来能够独自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丝毫没有减弱卢森堡的论证的有效性,而她的论证在下述一点上同列宁的观点实际上是没有区别的:在孤立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留给布尔什维克的唯一的可能性——实际上要求他们比正常情况下付出更多的牺牲、更多的鲜血和更多的眼泪。这是卢森堡著作中的又一有效的结论。她是凭着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而作出这一分析的。卢森堡不仅扎根于波兰和俄国的工人运动,她同样也扎根于德国的工人运动,她对国际工人运动有深切的了解,对法国的和英国的社会主义情况都很精通,所以她是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性的代表。当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已经走上日益与资本主义社会一体化的道路时,卢森堡坚定不移地捍卫了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她在自己的著作中精确地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政策,指出它构成了一个到头来包括一切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内的国际关系的严密网络。同样,她确切指出,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不能只在各个国家内部的真空中进行。她认为,只有把握住每一单个瞬间的全部影响和全部后果,然后将这一瞬间纳入整体范围之内,而只有在整体范围之内,每一单个瞬间才能被真正理解。(www.chuimin.cn)
卢森堡将德国革命与俄国革命一并考虑。她认为,其他国家无产阶级尤其德国对俄国革命就应当承担革命呼应责任。1918年8月号的《斯巴达克书信》上刊登了卢森堡撰写的社论《历史的责任》。在这篇文章中,卢森堡对当时正在进行的德苏单独和谈的前景深表忧虑。卢森堡认为,如果布列斯特谈判成功,德国帝国主义就有可能把兵力从东线转移到西线,从而使大战长期化。她担心,德国帝国主义的胜利不仅对德国无产阶级是个巨大的打击,而且对俄国革命也是个致命的影响。但她强调,造成这个局面的责任不应归之于俄国人,而应由德国无产阶级来承担,因为他们应该起来革命,担当历史的重任。后来,卢森堡撰写了一篇评论布尔什维克党的策略的文章——《俄国的悲剧》,这篇文章发表于该刊9月号上。在此文中,卢森堡担心,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俄国革命能否坚持下去。她认为,只有德国帝国主义后方的起义才能使俄国革命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而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却加强了德国帝国主义的力量,削弱了德国革命的力量,从而使俄国革命可能被孤立和扼杀。这一情况可能造成俄国革命的“悲剧”。解决俄国陷入“悲剧”的办法就是德国人民的起义,这是结束战争和打倒德国帝国主义的根本出路。(15)卢森堡在《论俄国革命》一文的最后乐观地写道:“未来是到处都属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16)而这种乐观的前途能否实现只能取决于俄国社会主义实践在国际规模上能否得到解决。
有关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文章
中国五一运动略史五一运动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革命运动,是国际工人运动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五一运动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成为世界五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要方面。但关于中国五一运动的形成及其发展状况,迄今尚无人进行深入的研究,略有涉及的几篇文章,不系统不全面,且多疏漏和错误。根据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890年,国际无产阶级第一次举行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
2023-11-28
于是,枢密院通告全国臣民,决定在12月14日举行正式的登基仪式。因为彼得堡和乌克兰起义正好是在俄历12月,他们又是相同组织发起的,所以历史书上把领导这次起义的成员称为“12月党人”。起义失败之后,12月党人的五位领袖雷列耶夫,恰达耶夫等人被绞死,100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600多人受到牵连被判刑。12月党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英勇无畏反抗暴政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俄国革命者。......
2023-12-05
考茨基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卢森堡的《论俄国革命》这两本小册子都是评论俄国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的,都谈到民主和专政的问题。卢森堡认为,民主和专政是不可分割的。她坚决反对考茨基把民主和专政对立起来的观点。卢森堡在《论俄国革命》中多次提到“不受限制的”民主和自由。......
2023-11-28
公元1672~公元1725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彼得此行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1698年彼得返回俄国,为了使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由于彼得的远见卓识,俄国虽然在他登基前还十分落后,但是却有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
2023-11-29
考茨基意在从根本上否定俄国革命的意义。俄国革命是对考茨基所宣扬的教条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驳斥。其次,卢森堡并没有停留在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讴歌和赞誉,更不迷信和盲从。卢森堡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实行“工人阶级专政的试验”,而且这种试验是在困难条件下进行的。卢森堡认为,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能直接拿来使用,而要采取批判性的检验。......
2023-11-28
在军事技术方面也发生了不利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变化。这次选举的胜利,不仅导致俾斯麦政府下台和"非常法"被废除,也成为恩格斯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转折点。......
2023-11-28
继古巴革命之后,尼加拉瓜革命是拉美反美、反独裁斗争的又一重大事件。1978年7月22日第三派的一支突击队扣留了一批议员和政府官员作为人质,迫使政府当局释放了一批被囚的桑解阵成员。9月9日又在全国发动起义,历时13天,波及十多个城市。民族复兴政府宣布建立“有社会正义的民主国家”,并要进行多元化政治和混合经济的改革。如1961年9月牙买加举行公民投票,决定退出联邦。经谈判,英国同意牙买加于1962年8月6日独立。......
2023-11-27
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具有革命性的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的目标终将在无产阶级的生成运动中取得胜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也不断增强。无产阶级自诞生以来就绝不屈服于不公的命运,始终为着自身的解放而斗争。无产阶级作为代表未来的新生事物,总会经历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生成过程,这一过程难免会经历曲折,但是前进的趋势不会改变,无产阶级解放的目标早晚会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成为现实。......
2023-07-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