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介绍了墨子的十大主张中的七条,还有三条,分别是天志、明鬼和非命。“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所以,墨子其实是把他自己的意志说成天的意志,他这样做的目的,应当是借助天的权威,恐吓统治者,强迫统治者实行兼爱等政治主张。墨子提出,“命”这种观念是“暴王所作,穷人所术”。在墨子那里,与“命”相对的概念是“力”。......
2023-11-20
如前所述,拉法格关于经济生产方式对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过于简单、肤浅,他没有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对意识形态的“归根到底”作用。在他看来,意识形态与经济生产方式具有简单的对应性。拉法格在强调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起根源作用的同时,不自觉地忽略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但是,拉法格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质的揭露是十分深刻的。拉法格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天主教的神被进步、自由、平等、正义、祖国、博爱所替代。然而,资本主义正是在这些神的旨意下无情地盘剥着工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如同基督教一样(通过耶稣和贞女玛利亚):“服务于和现在还在服务于欺骗人民的勾当。”(3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谎话被历史唯物主义彻底地揭穿了。为了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资产阶级学者们使尽了各种伎俩。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认为,第一,竞争是“一切进步、一切经济发展的泉源”;(35)第二,供给和需求规律(这一规律是不可动摇和最永恒)。资本主义经济学家认为,正是上述两大经济规律促使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然而拉法格不同意资本主义经济学家的荒谬观点,他认为,竞争必然导致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的结果就是不断消灭成千上万个生产者的竞争而形成巨大的垄断组织。另一方面,供给和需求规律也不是永恒的经济法则。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也曾出现过没有这一规律起作用的时代,如中世纪。甚至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一规律也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可以发现,大量事实表明他们是靠垄断的手段取得高额的垄断价格。当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将各种生产资料国有化后,市场将消失,供给与需求关系自然也就不起作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按需分配产品。可见这一规律具有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历史学家用种族理论来解释历史。“按照这种理论,赋有特殊品质的特定的人种命中注定要布满整个大地和排挤所有其他的民族。”(36)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都没有能够找到支配社会进化的规律。其原因是,他们没有从经济事实中去寻找历史进化的原始动因,没有从人们的物质条件来考察人们的欲望、需要和利益。黑格尔就是这样的代表,他将自然和人类社会归为观念的历史。虽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从经济现象和物质条件出发,但他们并没有因此得出历史的真实景象。他们同样用唯心主义方法看待社会现象。他们没有将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看成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当成是永恒不变的。同时,他们只看到自然和社会对人类的制约性方面,而没有看到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一面。结果,把人类当成了自然的玩物,认为人类在历史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听任历史摆布。资产阶级经济学向工人宣布:你们认命吧!大地上总是有穷者。拉法格认为,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哲学宗教是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基础,不摆脱它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禁锢、精神麻醉、身心毒害,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
历史唯物主义从经济事实出发,找到了人类历史进化的根源。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在于“粉碎了历史唯心主义及其愚弄人们的宿命论,创造了历史哲学并训练无产阶级的思想家作出打开通向新世界——自由的劳动世界的大门的经济革命”,(37)“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使人脱离唯灵论者的宿命论的麻木状态”。(38)历史唯物主义号召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摧毁奴役他们的经济力量。资产阶级的宗教和哲学已由曾经是一种指南而变为反动和压制工人的手段。“人的智慧只有在摧毁使他昏昏欲睡的宗教和哲学体系时才能进步。”(39)拉法格引用了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公式的经典描述:“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黑格尔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辩证的,可是他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现在,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中,从历史观中被驱逐出来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40)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手段除了基督教的宗教、自由的宗教和经济的宗教三位一体的宗教之外,科学也成了宗教。具有创造性的自然科学成为压迫工人阶级的工具。其时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历史学家们大加赞赏的达尔文进化论就是如此。恩格斯曾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比美,可见进化论对科学的贡献非凡。然而,达尔文揭示的自然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定律被达尔文主义者们用来证明社会的不平等性,这些达尔文主义者们认为社会不平等性是自然规律,无法消除的。拉法格深刻提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意识形态性。他用经济事实论述了人类社会的演进,由此阐明了社会的不平等性的历史性。
马克思《资本论》出版后,遭到保·勒卢阿·博利约的批评。他在《经济学家杂志》以“集体主义。新社会主义批判研究”为题来批判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为了捍卫马克思,拉法格也在此杂志作了反驳。保·勒卢阿·博利约攻击马克思“以矫揉造作的体系迷惑世人,而这些体系在缺乏洞察力的人们看来似乎就是科学”,(41)针对这一现实,拉法格指出,马克思并不想构建体系,而强调批判的方法,马克思追求的是科学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它的矛盾性和弊病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但已经显露端倪,这时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依靠天才的猜想设计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案。到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自身的经济特性和阶级对抗性充分表现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完全有可能彻底透视这个社会,与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不同,他们并不是再次借助理性“虚构”一个理想社会,而是对在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基础上自然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中发现了通往未来社会的正确道路。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拉法格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经济现象都是过程的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了黑格尔关于事物过程论的思想,以此论证资本也是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的存在要以商品流通的存在为前提”。(42)资本只是在商品生产和贸易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阶段才出现的。欧美两大陆的贸易和市场的建立在16世纪揭开了资本的近代史。而当产品的商品属性全部转化为社会属性时,资本也就消失了。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存在过商业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三大资本类型。是谁参与剩余价值的分割?剩余价值表现在流通领域,但在生产领域形成。这三大资本都参与了剩余价值的瓜分,当然不是绝对公平分配的,在不同类别资本中,金融资本(即银行资本)可能得到最多,其次是商业资本。剩余价值应该归谁?马克思认为是活劳动而不是死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机器如果没有活劳动就没有任何价值。拉法格认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讲究科学的,它不同于保·勒卢阿·博利约的学说。后者关于公正、效用、自由的思想要替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它试图证明剩余价值应当属于资本。马克思的剩余价值仍旧是科学的理论,难于驳倒的。拉法格指出:“马克思是一位有党派的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惜牺牲一切。但是,他首先是一位讲究科学的人:他公正地研究经济现象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决不向社会偏见让步’。”(43)马克思主义首先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它实现了意识形态的真实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拉法格以经济事实为切入口,找到了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www.chuimin.cn)
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了详细研究。他认为,对于唯物史观的研究,我们必须从实际发生的历史过程和现象中去理解和研究,而不能从“术语”、“词句”中去理解。因为,“术语”、“词句”等一般符号是仅凭激情、利益、偏见、成见、幻想所构筑起来的表现思想的方法,这种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拉布里奥拉道出了虚假意识形态的主观根源的次要性。资产阶级虚假意识形态的主观根源是职业政客、政论家、报人故意行使的伎俩。资产阶级虚假意识形态“最终开始构成一大堆偏见,并形成一种障碍,它会产生无知,妨碍清楚而全面地认识现实”。(44)马克思主义新学说的任务就是要消除幻象,达到对现实的客观化或自然化认识即本来面目的认识。所以从这一立场出发来研究唯物史观,必然得不出真实的结果。如果像费尔巴哈一样,把“唯物主义”理解为吃、喝、玩、乐之类的,把它看成比精神更下级的东西,那可就错了。这是咬文嚼字者犯的错误。唯物史观向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描述历史的方法。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打破并超越了主观偏见,它不是主观臆想。什么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不是研究自然界活动规律,而是研究社会中人的生活方式,它不是要研究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的行动、人的需要,而是要研究产生它们的背后的原因,研究它们相互间的关系,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唯物史观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试图借助一定的方式用思维来再现经历过若干世纪的社会生活的起源和复杂化”,(45)唯物史观不是要“用物质的人去反对观念的人”,(46)唯物史观是承认观念的意义的,但它的任务是揭示产生观念的原因是什么,不断追问导致观念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虚假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除了有个别人物臆想出来的外,主要还是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己蒙上了唯心主义覆盖物,这唯心主义覆盖物是“妨碍认清事件真实原因”。(47)人类告别野蛮时代进入文明社会,能够改进农业,建立财产、国家、城市,唯心主义把人类取得这些成就的力量归结为上帝、神、英雄的造化,而唯物史观则认为,这些都只不过是经济发展水平使然。“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他们在一定的经济水平上由于必然性而能够做到和必然要做到的。”(48)唯物史观向旧的解释历史方法提出了全新的问题,它划分清楚了实际起作用的关系综合体与观念之间的关系。揭去历史事实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蒙上的那些覆盖物,就会得到真实的意识形态,这就是唯物史观要做的。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唯物史观决不意味着仅仅突出强调经济原因,而把其余的一切当作不需要的、然而却是人们情愿承担的负担扔掉,当作某种次要的东西,或者干脆当作微不足道的东西,或者完全当作不存在的东西扔掉。“我们的学说不是要把历史发展的整个复杂的进程归结为经济范畴,而只是要用构成历史事实的基础的经济结构(马克思语)来归根到底(恩格斯语)解释每一个历史事实。这样的任务要求分析并找出最简单的因素,然后再把彼此相联系的每个因素连结起来,即综合法。”(49)这里,拉布里奥拉更多地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因素的作用。拉布里奥拉肯定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无可争辩性:不是人们的意识的形式决定他们的社会存在,而是相反,他们的存在决定他们的意识。同时,意识形式也就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把历史定义为:“历史——不仅是社会的经济解剖,而且是蒙住和遮盖这种解剖的种种现象,包括它在幻想中的种种反映的总和。”(50)不管意识的形式如何,也不管意识的发展程度如何,它终究会与社会生活相伴随。拉布里奥拉已经把历史唯物主义提升到了一种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论。
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承认意识形态诸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它们都承认意识形态的作用。但是唯心主义不能说明意识形态何以产生与变化,即不能发现意识形态“原因背后的原因”,而唯物史观则进一步追问意识形态产生与变化的根源,同时科学说明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意识形态对人类历史的作用被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
梅林首先指出浪漫历史学派的封建社会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然后驳斥资产阶级学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诬蔑。这种诬蔑主要有两种:其一指责历史唯物主义否认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否认观念力量和道德动力在历史中的意义;其二指责历史唯物主义忽略了气候、种族等等的影响。也就是说,前者指责历史唯物主义不把人类当作精神的、有灵魂的生物,而后者则指责它不把人类当作自然物。对于这些诬蔑,梅林都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的驳斥。
有关第二国际理论家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文章
以上介绍了墨子的十大主张中的七条,还有三条,分别是天志、明鬼和非命。“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所以,墨子其实是把他自己的意志说成天的意志,他这样做的目的,应当是借助天的权威,恐吓统治者,强迫统治者实行兼爱等政治主张。墨子提出,“命”这种观念是“暴王所作,穷人所术”。在墨子那里,与“命”相对的概念是“力”。......
2023-11-20
我认为,《逻辑哲学论》的这个思路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这就是从事实出发,即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事物的总和。罗素认为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对他有影响,他关于世界的看法和维特根斯坦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他把这种看法称为逻辑原子论。实际上,这样的理解与《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恰恰是相符合的。......
2024-01-22
经验一次次地证明了培根的一句著名格言:“略知哲学,人的心灵倾向于无神论;深入哲学,人的心灵导向于宗教。”在培根写出上述至理名言的同时,他忘记加上:深入哲学而带给心灵的上帝完全不同于略知哲学而远离的那位上帝。知识必然是互相联系的,而各种宗教正像语言必然是互相对立的。因此,任何有活力且健全的宗教都有一种标志性的特质。习惯往往以哲学和宗教是否真实来对它们进行判断,而这个方面正是哲学和宗教的弱点。......
2023-12-04
自然崇拜是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作具有生命、意志和伟大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满文化是满族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信仰和继承着与通古斯人的古老的多神信仰一致的萨满教。萨满教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萨满教原始信仰行为的传布区域相当广阔,囊括了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本地巫教是本地土著的一种原始宗教文化。......
2023-08-13
宗教教义在对待事实方面居然也会提出自己的主张。这就使宗教在被当作诗歌时显示出高贵,而被当作科学时必然成为谬误。自由派主张尽量少用理论化的和必须服从的表述来改善宗教,这是为了减少宗教符号,使宗教目的世俗化;它要求去掉所谓宗教是人类生活的根据和理想的说法,只保留一个模糊的超然的信仰。这样的宗教同样是幻想。......
2023-12-04
《左传》和《国语》是中国史家的鼻祖。《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
2023-10-26
例如古希腊艺术就是希腊人想象神和认识真理的最高形式。所以诗人和艺术家们对于希腊人来说,就是他们的神的创造者,这就是说,艺术家们替希腊民族建立了关于神的事迹、生活和影响的明确观念,因此也就是替他们建立了明确的宗教内容。这种从艺术转到宗教的进展可以说成这样:艺术只是宗教意识的一个方面。......
2023-12-06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早的原始五行说见于《尚书·洪范》。[4](一)儒家作为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流派,儒家奠定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底色,成为中国哲学的“中轴”。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荀子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吸收其他各家学说,进一步丰富了早期的儒家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最高范畴是“道”。......
2023-08-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