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效应对于广东而言并非是其从“西电东送”中获取的主要效应,故本研究对“西电东送”对广东的经济效应不做展开研究。......
2023-11-28
6.4 “西电东送”的经济效应
6.4.1 投入效应
本研究用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两项指标来衡量能源空间配置所产生的固定资产投入效应。
“西电东送”工程对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来说,最直接影响是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从三省区的电力投资增长率以及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看,“西电东送”有效地拉动电力行业投资、扩大了社会总投资规模,促进了输出区固定资本的形成。
三省区对电力行业数据的统计在口径略有差别.云南省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合并为一个行业,贵州省将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合并为一个行业,广西将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合并为一个行业进行统计,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获得性,本研究将其当作口径完全一致的指标用于省区间的比较,同时,鉴于电力投资在电力、燃气和水生产和供应投资中的权重很大,本研究以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以下简称“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代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对云南的投入效应:表6-12显示,云南省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至2007年期间增长很快,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2.4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31亿元,7年间增长了217倍,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697亿元增加到2798亿元,仅增长3. 4倍,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大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成为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力量之一。特别是2001年,投资金额比2000年的2.4亿元增加2001年的67亿元,一年增长226倍。
从云南省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来看,从2000年至2007年,比重逐年增大,由2000年的0.3%增加到2007年的19%,说明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越来越大,在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发展趋势看,云南电力行业的投资拉动效应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根据云南省电力规划(南方电网,2009),2015年左右总装机容量将达3340.8万千瓦,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7200万千瓦,东送广东电容(南通道)达到2500万千瓦,无论是装机容量还是电力输送能力都将大幅提高,要实现上述规划目标,需要大量的电力投资,因此,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将发挥较强的投资拉动作用。
对贵州的投入效应:表6-13显示,1996—2006年贵州的电力行业投资/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12.80%增加到2003年的23.69%,尽管2004年至2006年有所回落,但仍维持20%以上的较高水平,说明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在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较强的拉动效益。从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看,除了个别年份(1998和2006年)外,1996—2006年间的其他8年均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2000年时高达94.57%,从1996到2006年的10年里,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为28.38%,投入的力度非常大。从未来若干年的趋势看,贵州电力行业的投资拉动效应仍将非常显著。
对广西的投入效应: 2003—2007年间,尽管广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但基本保持在10%—20%之间的水平,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有比较大的贡献。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比较快,从2003年的85.0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01.91亿元,4年增长了2.54倍,每年平均的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1.23%,在2004年时达到了93.3%,说明广西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入效应是非常明显的。情况详见表6-14。
表6-14 广西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电力投资情况
Tab.6-14 Fixed assets,industry,electricity investment in Guangxi Province since 2003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9
综上所述,电力行业的固定资投资对输出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西电东送”工程使得输出区的电力行业投资增长,对于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产生显著影响,推动了三省(区)全社会固定资本的形成、加快了资本积累的进程。
6.4.2 产出效应
本研究用三省(区)送粤电力产品产值占当地GDP的比重来反映产出效应。根据历年“西电东送”的数量和电价,估算出“西电东送”电力产品的价值,即“西电东送”项目的总产出。由于各省网的电力价格每年都有所不同,本研究西电送广东综合平均电价作为西电电价。表6-15列出西电电价及产值,从中可以看出,西电总产出由1995年的8.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5.2亿元,10年间西电累积总产出达320.7亿元。
表6-15 西电电价及总产值
Tab.6-15 Price and output of Western electricity
数据来源:南方电网公司,2008;张维(2000);云南省统计局,2009;贵州省统计局,2009;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9
西电总产值与三省(区) GDP的比值,反应出西电对三省区GDP的贡献。随着西电输出价值的增加,西电项目的产出占三省(区) GDP的比例逐年增长,由1995年的0.25%增长到2004年的1.41%,“西电东送”工程总产出已成为三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
6.4.3 产业互动效应
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可以得到电力与其他行业的直观的相互影响大小,进而分析行业间的产业关联程度,利用投入产出表估算电力行发展将对其他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具体的方法是衡量其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后向联系是指一个部门与向它提供中间产品投入的产业部门的联系。而前向联系则是指一个部门与吸收它的产出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的产业部门的联系。一般的,后向联系用影响力系数表示,前向联系则用感应度系数表示(Salty,1996;陈伟,2000,陈秀山,2007;邵晖,2008)。
1.后向联系影响力系数(直接后向联系与全部后向联系)
(1)直接后向联系即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陈伟,2000):
其中,xij表示第j产业部门生产中所消耗第i部门产品数量的价值,Xj表示第j产业部门的年产品价值总量。矩阵A就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反映了投入产出表中各产业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和产品之间的技术联系。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数量的价值。
表6-16列出了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下简称电力行业)对其上游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反映电力行业的直接后向联系。
表6-16 贵州省电力行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Tab.6-16 Direct consumption coefficient of Power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 in Guizhou Province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8
从表6-16所列出的直接消耗系数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密切相关,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每产出1000元,就需要直接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入189元,金融保险业投入81元,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投入59元。
利用2002年贵州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直接后向联系和加权直接后向联系指标,见表6-17。
表6-17 贵州省42个部门直接后向联系与加权直接后向联系
Tab.6-17 After direct contact and weight directly to the backward linkages of 42 departments in Guizhou Province
续上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8
按照加权的公式计算所得的值可以用来衡量各个行业后向联系程度和整体平均水平的相对大小:如果大于1,说明这个行业的后向联系是大于各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反之亦然。从表6-17可以看出,贵州省电力行业加权直接后向联系是0.87,略低于42个部门的平均水平。
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指产业部门单位产品的生产,对各产业部门的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和间接消耗量的总和,即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陈伟,2000)。
上式中的为间接消耗系数,其中k为中间产品部门,表示通过k种中间产品而形成的生产单位对i产品的全部间接消耗数量的价值。表6-18列出了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关联比较密切的其他产业部门及其之间的完全消耗系数。
表6-18 贵州省42产业部门完全消耗系数
Tab.6-18 Total input coefficients of42 industries in Guizhou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8
从表6-17列出的直接后向联系看,贵州省除了少数几个产业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外,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并不强。从表6-18列出的完全消耗系数看,在42个产业部门中,有多达20个产业部门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关联程度较为密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仍是关联程度最为密切的,其他一些制造业、加工业和一些服务业都与电力产业关联较为密切。
(2)全部后向联系即影响力系数的数学表达式为(Salty,1996;陈伟,2000):
利用2002年贵州省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列于表6-19。从中可见,贵州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全后向关联系数为0.91,这指示贵州省电力行业的全部后向联系略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即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一单位价值的产出,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为0.91个单位(表6-19)。
表6-19 贵州省42部门全部后向联系即影响力系数
Tab.6-19 Total Backward linkages of 42 industries in Guizhou
续上表
续上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8
2.前向联系感应度系数
前向联系感应度数学表达式为(Barizilai,1994):
利用2002年贵州省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结果列于表6-20,从中可见,贵州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前向联系系数为2.60,位于贵州省所有行业第一位,对其他行业的供给驱动明显。即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一单位价值的产出,对其他部门的供给驱动为2.60个单位。
表6-20 贵州省42个部门前向感应度系数
Tab.6-20 Forward linkages of42 industries in Guizhou
续上表
续上表(www.chuimin.cn)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8
“西电东送”还涉及到其他西部省份对东部输送电力能源,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云南和广西。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产业关联效应也需要与云南、广西进行横向比较。表6-21列出了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后向联系系数(影响力系数)和前向联系系数。从表可见,三省(区)电力行业后向联系系数都接近1,电力行业的需求驱动接近行业的平均水平,但都小于1,说明电力行业对其上游产业的依赖小于行业的平均水平。电力行业的前向联系系数都大于1,说明电力行业的供给驱动效应明显,对其下游产业拉动明显。贵州省电力行业的供给驱动最为明显,前向联系系数为2.6,远远超过了全部行业的平均水平。
表6-21 “西电东送”输出区三省(区)电力行业前、后向联系系数
Tab.6-21 Forward linkages and Backward linkages of Power industry of Output Area three Provinces(regions) in“West-to-East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8
3.“西电东送”的产业结构演变效应
“西电东送”在不同程度上优化了三省(区)的产业结构。表6-22、表6-23、表6-24数据表明,三省(区)一产在逐年减少,二产比重逐年增大。电力行业带动了整个工业的发展。
表6-22 云南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单位:%)
Table 6-22 Propor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in GDP of Yunnan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局,2009
表6-23 贵州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单位:%)
Table 6-23 Propor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in GDP of Guizhou
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2009
表6-24 广西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单位:%)
Table 6-24 Proportion of three industries in GDP of Guangxi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9
4.电力对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云南相关产业的影响:“西电东送”能源工程的生产体系建设带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能耗产业的发展相应也得到快速发展。云南高耗能行业的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以生铁、铁合金、(成品)钢材、水泥、氧化铝等冶金行业以及发电设备制造业。如表6-25所示,生铁产量由2000年的309.42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202.77万吨,增长了1.8倍。
表6-25 云南高能耗产业产品产量
Tab.6-25 High-energy industrial products output in Yunnan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局,2009
对贵州的相关产业影响:电力的对高耗能行业的拉动作用。电力行业带动了贵州煤炭产业的发展,延伸了煤炭的产业链。随着省内电源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强,上网电价低廉,吸引资本不断进入贵州,高耗能行业的产品产量在近年大幅增长,表6-26列出了贵州从2001—2006的高能源行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以生铁、铁合金、氧化铝等为代表的冶金行业,2006年生铁产量比上年增长36.9%。
表6-26 贵州高能耗产业产品产量年增长速度 (单位:%)
Tab.6-26 Annual growth rate of High-energy industrial products output in Guizhou
数据来源:邵晖,2008;贵州省统计局,2008
对广西相关产业的影响:“西电东送”带动广西高耗能行业的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以铁合金、氧化铝、钢材、水泥等为代表的冶金行业。如表6-27,2000—2007年间,铁合金增长了3.8倍。
表6-27 广西高能耗产业产品产量
Tab.6-27 High-energy industrial products output in Guangxi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2009
小结:“西电东送”经济效益的有利影响是促进了输出区经济发展。一是增加投资,拉动GDP增长。二是提高了收入,改善了分配结构。三是产业形成互动,优化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加大,但也聚集了高能耗产业进入。
电力行业的后向联系即影响力系数表示电力部门生产一个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求量或影响力。贵州、云南、广西电力行业的加权影响力系数分别为0.91、0.84、0.93,均小于1,电力行业对各部门的需求驱动小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说明电力行业后向联系即对其上游产业的依赖较小。主要原因是电力生产的中间投入产品比较单一,以煤炭为主,对其他行业的产品需求量较小。
电力行业的前向联系即感应度系数表示产生电力产品一个单位的综合最终产品(加权最终产品)对各个行业产品的拉动或支撑作用。贵州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前向联系系数为2.6,即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一单位价值的产出,对其他部门的供给驱动为2.6个单位,位于贵州省所有行业第一位,对其他行业的供给驱动明显。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云南、广西电力行业的前向联系分别为2.14、1.73,电力行业对下游产业的作用在国民经济整体中的作用也是显著的。可见,“西电东送”西部三省(区)电力行业作为一个产业,它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主要是表现在电力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对各个行业的支撑作用。
贵州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所以电力行业的拉动作用符合电力生产的特点。仅从直接后向关联看,贵州省除了少数几个产业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外,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并不强,但从完全消耗系数看,在42个产业部门中,有多达20个产业部门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关联程度较为密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仍是关联程度最为密切的。耗能较高的行业对电力行业的拉动作用较大,或者反过来说电力对这些行业的支撑作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更为显著。
“西电东送”对输入出经济效益的不利影响包括:可能固化西部在分工链条中的低端地位。“西电东送”把经过初级加工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输送到广东,比以往有一定的增值,东部的电力成本下降,原本要淘汰的衰退产业暂时短时间内可以不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西电东送”项目固化了东西部原有的分工秩序,使西部处于分工链条的低端,比较利益分割较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十一五”规划中贵州和广西均把煤炭化工、金属冶炼与压延业等高耗能产业作为的重点发展产业,三省(区)存在产业结构同质化竞争的趋势,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使西部完成国家的降低能耗的任务更加艰巨。未来电力供给格局动态性风险性评估显示,西电需求会产生竞争。为保障东部的电力供应,西部将会遭受发展机会的损失。
6.4.4 收入分配效应
“西电东送”对输入区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财政收入、与企业收入三个方面。
1.提高居民收入
电力行业收入水平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通过工业整体工资水平上升,令整个社会平均收入得到拉升。
云南省:据统计资料(云南省统计局,2004)电力行业的工资水平在第二产业内部处于较高的水平,电力行业的人均工资水平仅低于烟草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工资是10931元,其中电力行业的工资水平为17948元,超出第二产业平均水平65%。2002年电力行业的人均收入是全社会的人均收入的4.7倍,拉动云南第二产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上升了2.95%,拉动工业平均工资水平增长4.3%。1990—2008年间,云南省城镇民人均收入从1514.8元增长到13250.2元,年均增长速率51.4%,最高时达168.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540元增长到2634元,年均增长速率约40%,见表6-28。
贵州省:据资料显示(贵州省统计局,2005),2003年贵州电力行业平均工资比第二产业平均水平高74.1%,是社会平均收入的5.3倍,电力行业拉动第二产业的收入水平上升6.4%,拉动工业平均收入水平上升7.4%。
表6-28 云南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历年增长情况
Tab.6-28 Yunan revenue,income growth over the years
数据来源:云南省统计局,2009
表6-29 贵州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历年增长情况
Tab.6-29 Guizhou revenue,income growth over the years
数据来源:贵州省统计局,2005,2009
表6-29显示,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122.2元,增加到2008年的11758.76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4.3%。2003年财政总收入增长幅度最大,比上年增加25.29%。2007年居民收入增长最快,达到城镇居民收入比上年增长17.13%。农村人均纯收入也在同一年突破了增长率的最高历史记录达到19.62%。
表6-31显示,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3年的2895元增加到2007年的12200元。15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1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速度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53.7下降到2007年的41.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0.2。
表6-30 广西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历年增长情况
Tab.6-30 Guangxi revenue,income growth over the years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9
“西电东送”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减少收入分配的区域差异。收入的区域结构平衡化对于所有发展中的区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工程项目的空间分布将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区域结构。以贵州为例分析“西电东送”在平衡收入的区域差异化方面的作用。贵州的新建电源位于主要位于收入分配结构中的贫富两极分化地带:遵义、六盘水、贵阳等原来收入水平较高的地区占了49%,而毕节、安顺、同仁等收入最低的三个地区占了44.8%(陈秀山、徐瑛,2005)。这种电力产业的空间布局将使得收入较高的地区经济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收入较低的地区借新建电源项目的投产运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和平均收入水平间的差距。收入分配结构的均衡化是“西电东送”项目在贵州省产生的一个重要正效应。作为多民族聚集的省份,各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地级市之间经济的均衡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2.增加财政收入
三省(区)财政收入逐年提高。表6-28显示,1990—2008年间,云南省地方财政一预算收入从77.4亿元增长到614亿元,年均增长速度43%,最高时达83.8%。表6-30显示,2000—2008年间,贵州省地方财政总收入从153亿元增长到675亿元,年均增长速率22%。表6-30显示,广西地方财政总收入从1993年的95.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18.8亿元,年均增长速率12.3%。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电力增值税和高能耗产业税费收益。
电力增值税逐年递增。电力直接为财政创收,贵州省电力行业发展带来的财税增量在三个西部省区中最为显著。电力行业纳税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仅次于烟草的纳税大户,成为贵州省重要产业支柱。1999—2003年间是电源项目密集建设期,随着盘南、响水、发耳、六枝等大型煤电项目的投产运行,贵州省电力增值税逐年递增。1999—2002年中,全省电力增值税由9.07亿元增加到14.16亿元,2003年达19亿元。到2005年,全省装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600亿千瓦时以上,实现税收20亿元,相当于1999年的2.5倍(范群,2005)。其中,经济基础较好的六盘水市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02年GDP为100亿元,财政收入为10亿元,到“十一五”末GDP已增加到约500亿元,财政收入增加到50亿元。2003年GDP增长速度为13%,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于30%。欠发达地区毕节发挥了后发优势,2003年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7.01%。电力行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煤炭税费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贵州电力带动煤炭开发,使煤炭产量猛增。作为全国煤电大县的盘县,电力行业的发展带动煤炭采掘业的发展。2003年盘南电厂和与之配套建设的响水煤矿共计投资15亿元(谢兵,2004),拉动了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运输业、建筑建材业、商贸服务等行业的发展。伴随小煤窑的逐步淘汰,陆续建设的五轮山、发耳矿等400万—800万吨/年的大煤矿的开工投产,煤炭产量逐年递增。2003年煤炭税费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25%的地区有金沙、纳雍、织金县,分别为39.88%、30.13%、27.97%。贵州省形成了依靠煤炭资源支撑财政收入的格局。
3.增加企业收入
按指标体系确定的收入效应中以企业收入增长率来反映企业的营利情况,由于微观企业收入难以获得。本研究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用电力企业收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间接衡量电力企业的收入情况,以此对电力企业收入的变化情况作出推测。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中收入形成账户规定,电力企业收入是指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中剔除工资、生产税之后的营业盈余。根据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局,2007),贵州电力行业2003年时为5.96万人,2005年为6.53万人,电力行业从业人数变化较小。假定工资、生产税不变的情况下,贵州省电力企业的收入变化主要取决于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据统计年鉴(贵州省统计局,2009),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从2000—2007年间是逐年递增的,如果电力企业收入占据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是恒定的或者是增加的,那么,电力企业的收入则是逐年递增的。
陈秀山(2005)在调研南方地区典型电厂的基础上,综合媒体公布的数据,给出贵州电力企业在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并依据电力企业的股权构成计算出电力企业收入的境内、境外分割比例,在贵州省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中,电力企业的收入占65.45%,云南省电力企业收入占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为58.21%,说明两省电力企业的收入在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中占据重要份额。超过一半数量形成了电力企业的收入。由于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从2000—2007年间是逐年递增的,因此作为电力行业的工业增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力企业收入也是逐年递增的。“西电东送”令贵州电力企业的收入提升。
有关地理视角下能源空间配置及其综合效应研究的文章
赵细康、王丽娟开展了“西电东送”CO2减排效应的定量研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对火电排放物进行分类计算,用各类污染物的减排量指标来定量反映“西电东送”的减排效应。......
2023-11-28
人们将“地表水的集水面积称为流域”,它是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流域中的“区域”更多采取地理学的定义,其划分的特征便是水。②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西电东送”中通道。......
2023-11-28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评价方法。概念模型试图将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一切因素通过量纲化处理统一以货币、能值来表达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因数据难以全面统计、价值转换中存在主观性替代了客观性等问题,致使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操作性难以兼顾。......
2023-11-28
由于CO2对人体没有严重危害,加之《京都协议书》的CO2减排任务主要针对发达国家,中国目前还无需承担减排CO2责任。研究提出作为水电为主体的“西电东送”开创了中国式的CDM机制的观点。CDM机制及项目通常产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