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将“地表水的集水面积称为流域”,它是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流域中的“区域”更多采取地理学的定义,其划分的特征便是水。②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西电东送”中通道。......
2023-11-28
5.1 前人研究工作评述
本研究确立的能源配置效应的评价标准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与评价方法。国内外相继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大致可分为概念模型与线性组合模型两大类。
概念模型基于对可持续发展不同的理解角度,或从资源存量、或从财富积累、或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等不同角度来构思评价指标,将不同因素换算成统一量纲来衡量发展的可持续性。如生态足迹模型、绿色GDP、国家财富货币模型、能值分析模型等(Wackernagel,2002;匡耀求,2003; World Bank,1997;世界银行环境局,1998)。其中以土地面积或将生产能力全部转换成太阳能值的方法为代表(Wackernagel,2004),提供了量纲分析方法。概念模型试图将资源、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一切因素通过量纲化处理统一以货币、能值来表达发展的可持续性,但因数据难以全面统计、价值转换中存在主观性替代了客观性等问题,致使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操作性难以兼顾。
线性组合评价模型是对各种因素进行组合来反映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包含一系列发展水平。强调全面精细性,但存在将不同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用相同量纲表达出来的困惑,难以在统一尺度上作比较分析或综合判断。一般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由专家打分、判断矩阵求解权向量。人文发展指数(HDI)与牛文元等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Niu and Harris,199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为本研究确定指标权重提供方法指引。(www.chuimin.cn)
本研究还参照了现代化评价体系中动态发展的构建原则。现代化指标体系反映的是由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静态指标,以及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动态发展指标,现代化强调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研究内容与本研究相去甚远,但其选取指标时遵循的动态发展原则却为本研究提示了有益启发。
就评价内容本身而言,能源发展战略评价方面的指标体系研究为对于本研究理清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思路启发。吴巧生等(2002)认为能源战略评价就是揭示能源战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田垒(2007)利用区域能源发展战略综合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能源发展效果作出评价。杨宏林等人(2006)采用边际效用理论,基于边际效益均衡原理建立了能源空间配置优化模型,模型只考虑了经济发展用能的配置问题,提出能源配置的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没有考虑环境效益。
本研究评价的对象是能源配置产生的效应,评价的具体内容与前人关于能源发展的评价研究有所不同。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获取能源—经济—环境三赢格局的价值取向。能源配置尽可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为目标,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在构建能源配置综合效应指标体系时,借鉴AHP层次分析法,将复杂问题分解系统化。
有关地理视角下能源空间配置及其综合效应研究的文章
人们将“地表水的集水面积称为流域”,它是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经的整个区域。流域中的“区域”更多采取地理学的定义,其划分的特征便是水。②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西电东送”中通道。......
2023-11-28
由于CO2对人体没有严重危害,加之《京都协议书》的CO2减排任务主要针对发达国家,中国目前还无需承担减排CO2责任。研究提出作为水电为主体的“西电东送”开创了中国式的CDM机制的观点。CDM机制及项目通常产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2023-11-28
根据世界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在和平崛起道路下能源发展的战略框架,包括能源发展总战略、能源开发战略、能源节约战略、能源贸易战略和能源环保战略”等。徐寿波等也都对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2023-11-28
外部性理论是由庇古提出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提出的政府干预规制市场失灵的理论基础。当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不相等导致两者有差异时,出现外部性。因此庇古手段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有制度缺陷。......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