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共服务民营化:政策转变与管理研究

公共服务民营化:政策转变与管理研究

【摘要】:(三)基本政策转变:从“政府政策”到公共政策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也体现在政策方向的根本改变上。因此公共决策最大之特色即为“公共性”,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并执行的原则、方针、策略、措施、办法等等。相对于公共政策而言,行政机关赖以执行行政管理任务的许多决策严格意义上只是“政府政策”。这种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与策略,它具有唯一的根本特性即公共性。

(三)基本政策转变:从“政府政策”到公共政策

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也体现在政策方向的根本改变上。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理论看来,政策解决的是社会问题,即为了达到某些目标、处理某些问题而通过政治的过程产生了政策。公共决策解决公共问题,由具有公共权力的机构发出;而私人决策则解决私人问题,由非公共权力机构发出。因此公共决策最大之特色即为“公共性”,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并执行的原则、方针、策略、措施、办法等等。

在我国,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理解有一个过程。相对于公共政策而言,行政机关赖以执行行政管理任务的许多决策严格意义上只是“政府政策”。这里说的“政府政策”,是指行政机关用以指导或规范公共行政事务管理的各种决策,主要从行政机关本位出发,自上而下地进行决策和执行;而公共政策则相对而言是着眼于社会公众需求和满足人民、方便社会,从而使公共部门的各项措施真正深入人心,成为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手段。这种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公共利益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与策略,它具有唯一的根本特性即公共性。相对于公共政策,我国传统上的政策,特别是管制型政策,大多是公私不分,公共权力介入私人领域,不是弥补市场不足,而是为了政府自身的管理需要。例如我国服务性行业(这样的行业遍及电力航空电信、邮政、运输、水、气、银行等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性部门)里很多的所谓“行规”,不是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而是为了自己行业更好管理,有的甚至是谋取私利。因此,及时改变这种状况,是今后政府改革的重要任务。(www.chuimin.cn)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决定了其政策表现为公共的决策,这种基本转变意义重大。一旦政府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就在根本上保证了其合法性,也就是说回归了政府本质,则社会公众这一委托人利益就能够受到尊重,得到保障。即使采用了一些非公共部门管理方式,如民营化或社会化,也不会在根本上损害公共利益。从实践上看,我国政府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力量在政府治理决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民主,已经使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在体现民意上大大前进了一步。有理由相信,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为时不远了。